岩心压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4014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岩心压实装置,这种岩心压实装置包括框架座、柱塞式液压缸、填料管、填砂管、填砂管后托座,柱塞式液压缸水平坐落在框架座的后端,其柱塞前端设置有压实头,压实头上设置刻度线,填砂管与填料管连接且相通,填料管与压实头相对应设置,填砂管、填料管、压实头处于同一水平轴线;柱塞式液压缸后端恰好坐在框架座后支座中,柱塞式液压缸前端处于后支撑板中;框架座的前支座具有U型槽,前支撑板也具有U型槽,填料管和填砂管的两端均具有法兰,填料管一端的法兰处于框架座前支座的U型槽中,填料管另一端的法兰处于前支撑板的U型槽中,填砂管前端的法兰安装在填砂管后托座上,填砂管后端的法兰处于框架座前支座的U型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均匀地一次性压实岩心,且填料管和填砂管不受直径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岩心压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用岩心加工过程中岩心的压实
,具体涉及岩心压实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石油方面的实验中,岩心的使用必不可少,因此对于岩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以往使用的岩心,由于岩心的压力分布不均匀以及不能一次性压实,岩心压实过程中,压实一次,需要向填砂管内再加一次填料,导致岩心的质量下降,从而误导实验的结果,不能更好的分析出实验的数据,最终使结果偏离,导致实验失败。既耗费了精力又浪费了时间和物资。另外,市场上常见的岩心大多不能耐高温高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岩心压实装置,这种岩心压实装置用于解决目前制作岩心时岩心受力不均,导致实验质量下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岩心压实装置包括框架座、柱塞式液压缸、填料管、填砂管、填砂管后托座,柱塞式液压缸水平坐落在框架座的后端,其柱塞前端设置有压实头,压实头上设置刻度线,填砂管与填料管连接且相通,填料管与压实头相对应设置,填砂管、填料管、压实头处于同一水平轴线;框架座的两端具有支座,为前支座和后支座,两个支座中间设置有两块支撑板,为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柱塞式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心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岩心压实装置包括框架座(6)、柱塞式液压缸(1)、填料管(3)、填砂管(4)、填砂管后托座(5),柱塞式液压缸(1)水平坐落在框架座(6)的后端,其柱塞前端设置有压实头(2),压实头(2)上设置刻度线(11),填砂管(4)与填料管(3)连接且相通,填料管(3)与压实头(2)相对应设置,填砂管(4)、填料管(3)、压实头(2)处于同一水平轴线;框架座(6)的两端具有支座,为前支座(7)和后支座(8),两个支座中间设置有两块支撑板,为前支撑板(9)和后支撑板(10),柱塞式液压缸(1)后端恰好坐在框架座后支座(8)中,柱塞式液压缸(1)前端处于后支撑板(10)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心压实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岩心压实装置包括框架座(6)、柱塞式液压缸(I)、填料管(3)、填砂管(4)、填砂管后托座(5),柱塞式液压缸(I)水平坐落在框架座(6)的后端,其柱塞前端设置有压实头(2),压实头(2)上设置刻度线(11),填砂管(4)与填料管(3)连接且相通,填料管(3)与压实头(2)相对应设置,填砂管(4)、填料管(3)、压实头(2)处于同一水平轴线;框架座(6 )的两端具有支座,为前支座(7 )和后支座(8 ),两个支座中间设置有两块支撑板,为前支撑板(9 )和后支撑板(10 ),柱塞式液压缸(I)后端恰好坐在框架座后支座(8)中,柱塞式液压缸(I)前端处于后支撑板(10)中;框架座的前支座(7)具有U型槽,前支撑板(9)也具有U型槽,填料管(3)的两端均具有法兰(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田明磊刘欢冯翠菊王旭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