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救生舱储能降温系统除霜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境控制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救生舱内冰蓄冷降温系统的除霜装置,对冰蓄冷降温系统的蓄冰柜外表面与内管道自动除霜,保障降温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介绍
救生舱是当井下发生突发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安全撤至地面的遇险人员提供等待救援、能够生存的紧急避险场所,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冒顶坍塌,隔绝有毒有害气体侵入,舱体保持绝对密闭。当井下发生粉尘、瓦斯爆炸后,救生舱面对高温烟气的冲击,需确保舱内温度在35 °C以下,保证舱内避险人员的生命安全。现阶段,广泛采用冰蓄冷技术作为救生舱储能降温系统,这种方式安全可靠、对周围环境没有污染,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备机状态下,蓄冰柜体表面冷凝水流到舱内,对舱内仪器、药品都会造成影响;柜体内取冷管道冷凝结霜,甚至结冰封堵取冷管道,造成降温系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靠性好,有效避免冷凝水流入救生舱内,且能对取冷管道起到除霜效果的用于救生舱储能降温系统除霜装置。本技术用于救生舱储能降温系统除霜装置,包括蓄冰柜、冷凝水槽、积液盒、排水管道、排水泵以及液位传感器,所述的蓄冰柜上设有压风管道,压风管道一端通过压风电磁阀与压风主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压风调节阀通入到蓄冰柜的上风口内,蓄冰柜的下风口与积液盒连接,所述的冷凝水槽设置在蓄冰柜下箱体的下部四周,成坡度布置,并于积液盒连接,其中蓄冰柜尾部最高,至积液盒为最低,在积液盒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以及排水管道,所述的排水管道通过排水泵与蓄冰柜内部连通。这种结构的特点在于,通过压风管道送风至蓄冰柜柜体内的取冷管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救生舱储能降温系统除霜装置,包括蓄冰柜、冷凝水槽、积液盒、排水管道、排水泵以及液位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蓄冰柜上设有压风管道,压风管道一端通过压风电磁阀与压风主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压风调节阀通入到蓄冰柜的上风口内,蓄冰柜的下风口与积液盒连接,所述的冷凝水槽设置在蓄冰柜下箱体的下部四周,成坡度布置,并于积液盒连接,其中蓄冰柜尾部最高,至积液盒为最低,在积液盒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以及排水管道,所述的排水管道通过排水泵与蓄冰柜内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救生舱储能降温系统除霜装置,包括蓄冰柜、冷凝水槽、积液盒、排水管道、排水泵以及液位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蓄冰柜上设有压风管道,压风管道一端通过压风电磁阀与压风主管道连接,另一端通过压风调节阀通入到蓄冰柜的上风口内,蓄冰柜的下风口与积液盒连接,所述的冷凝水槽设置在蓄冰柜下箱体的下部四周,成坡度布置,并于积液盒连接,其中蓄冰柜尾部最高,至积液盒为最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文祥,姚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杭钻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