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263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背光源驱动电路具有简单结构。该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开关模块和LED组;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MOSFET、第一三极管、第一基极偏置电阻和第一基极分压电阻;第一电阻第一端连接第一端口,第一电阻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第一端;MOSFET源极连接第一端口,漏极连接LED组,栅极连接第二电阻第一端;第二电阻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基极偏置电阻第一端和第一基极分压电阻第一端,第一基极偏置电阻第二端连接第二端口,第一基极分压电阻第二端和第一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三端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液晶显示器主要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提供光线,使得显示面板能够显示画面。具体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用于驱动背光源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常用的背光源包括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与其相应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单电源、驱动模块和LED组,其中,单电源提供的大小为24V电压,经过驱动电路升压后,提供给LED组,从而驱动LED发光。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驱动模块包括多个电阻、电容器、二极管和三极管等零器件,使得整个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复杂,零器件温升高,从而使得整个背光源驱动电路的稳定性低,转换效率低,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该背光源驱动电路具有简单的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供电模块、开关模块和LED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开关模块和LED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输出电压,所述第三端口接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第一三极管、第一基极偏置电阻和第一基极分压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LED组,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开关模块和LED组;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输出电压,所述第三端口接地; 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第一三极管、第一基极偏置电阻和第一基极分压电阻; 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端口,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LED组,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基极偏置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基极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基极偏置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端口,所述第一基极分压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第四端口,所述第四端口输出脉宽调制信号;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三极管、第二基极偏置电阻和第二基极分压电阻; 其中,所述第四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基极偏置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基极偏置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基极分压电阻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