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在油管底部设有泄沙盖,固定阀总成穿入油管中并放置在泄沙盖的凹槽上,固定阀总成与油管形成空隙,柱塞总成部分穿入固定阀总成中,油管短节套住泄沙盖并固定在油管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抽取煤井中水过程中能有效避免防漏失和防沙卡问题,大大增加了该泵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时间,从而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具有很好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属于煤层气排采管
。
技术介绍
随着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示范区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在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方面的突破,形成了一套适合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技术体系,同时也推动煤层气从勘探阶段过渡到了生产阶段,目前我国煤层气井3000多口,其中排采井多数利用常规油气开采管式泵来进行排采作业,但是因煤层气自身储层物性特征与常规油气储层的差异,使得煤层气排采管式泵经常出现砂卡和泵效不高的现象,具体的问题如下:地层返排的煤粉或砂粒堆积在管式泵固定阀上,使得管式泵抽采过程漏水,最终造成泵效偏低,严重时甚至抽不上水的问题;地层返排的砂粒及煤粉进入柱塞,使得抽油机运转过程中卡泵,导致抽油机运转不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方便的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能有效防沙卡和防漏失,确保施工进度,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在油管底部设有泄沙盖,固定阀总成穿入油管中并放置在泄沙盖的凹槽上,,固定阀总成与油管形成空隙,柱塞总成部分穿入固定阀总成中,油管短节套住泄沙盖并固定在油管底部。前述的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中,在固定阀总成与泄沙盖间设有弹簧。前述的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中,所属泄沙盖截面为凹形,在泄沙盖中部设有通孔,在泄沙盖的凸面上设有环状泄沙孔,在环状泄沙孔内设有单流阀。前述的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中,环状泄沙孔的顶部为半球形。前述的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中,所述固定阀总成采用油气管式泵结构,从上往下依次为泵筒、阀罩、固定阀和阀座,该阀座为凸型结构。前述的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中,柱塞总成采用双游动阀结构,柱塞总成上端和下端均为游动阀,其中下端的游动阀设有一个柱塞,柱塞下面带有橡胶垫圈。前述的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中,泄沙盖与油管和油管短节通过丝扣连接。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把该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放入井中固定,然后通过提升柱塞总成(此原理与注射器原理类似),此时固定阀总成内压强变小,含煤沙的水通过油管短节流入固定阀总成空腔内,然后再压下柱塞总成,固定阀总成中的固定阀封死固定阀总成流入口,含煤沙的水通过柱塞总成流入到油管内,通过重复驱动柱塞总成,含煤沙的水会在油管中沉积越来越多直到通过油管流出井外;其中防漏失原理为在该排采管式泵使用一段时间后,煤层里返出的煤粒和沙粒经常会沉积在固定阀的阀座上,使得阀座漏失,导致泵效降低,此时可松开地面抽油机悬绳器,控制柱塞向下挤压进固定阀总成,在柱塞的挤压下固定阀总成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后(在固定阀总成与泄沙盖间设有弹簧,该固定阀总成可下达到与泄沙盖接触位置),再操控柱塞上提,在弹簧的作用下固定阀总成弹起,带着阀座上面的煤粒和砂粒浮起,最后利用柱塞抽吸水时与水一起抽出刀油管内,若在阀座上煤沙较多,可重复上述操作,直到阀座完全畅通,而防沙卡原理是,原有技术的排采管式泵中固定阀总成与油管是间隙配合,在把含煤沙的水抽入油管内后,由于含有大量煤沙,该煤沙由于重力回沉积在油管与固定阀总成和柱塞总成间,不能随着水流入井外,在重复抽取过程中,大量的煤沙会沉积在油管与固定阀总成和柱塞总成间,造成卡泵甚至磨损泵,而通过本技术,在油管底部设有泄沙盖,使得油管与固定阀总成和柱塞总成间有一间隙,煤沙会沉积在卸沙盖上,当煤沙的自重及水的压力足够大时,会促使泄沙盖中的单流阀打开,煤沙则通过单流阀又重新流入油管短节内直至井底,从而实现防沙卡问题。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抽取煤井中水过程中能有效避免防漏失和防沙卡问题,大大增加了该泵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时间,从而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具有很好实用价值。【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防沙盖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中固定阀总成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中柱塞总成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柱塞总成、2-固定阀总成、3-弹簧、4-泄沙盖、5-油管短节、6-油管、7-凹槽、8-空隙、9-通孔、10-泄沙孔、11-单流阀、12-泵筒、13-阀罩、14-固定阀、15-阀座、16-游动阀、17-柱塞、18-橡胶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如附图所示:包括油管6,在油管6底部设有泄沙盖4,固定阀总成2穿入油管6中并放置在泄沙盖4的凹槽7上,该泄沙盖4截面为凹形,在泄沙盖4中部设有通孔9,在泄沙盖4的凸面上设有环状泄沙孔10,在环状泄沙孔10内设有单流阀11,并该环状泄沙孔10的顶部为半球形,在固定阀总成2与泄沙盖4间设有弹簧3,固定阀总成2与油管6形成空隙8,该固定阀总成2采用油气管式泵结构,从上往下依次为泵筒12、阀罩13、固定阀14和阀座15,该阀座为凸型结构,柱塞总成I部分穿入固定阀总成2中,该柱塞总成I采用双游动阀结构,柱塞总成I上端和下端均为游动阀16,其中下端的游动阀设有一个柱塞17,柱塞17下面带有橡胶垫圈18,油管短节5套住泄沙盖4并固定在油管6底部,并泄沙盖4与油管6和油管短节5通过丝扣连接。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把该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放入井中固定,然后通过提升柱塞总成(此原理与注射器原理类似,此时固定阀总成内压强变小,含煤沙的水通过油管短节流入固定阀总成空腔内,然后再压下柱塞总成,固定阀总成中的固定阀封死固定阀总成流入口,含煤沙的水通过柱塞总成流入到油管内,通过重复驱动柱塞总成,含煤沙的水会在油管中沉积越来越多直到通过油管流出井外。防漏失原理为:在该排采管式泵使用一段时间后,煤层里返出的煤粒和沙粒经常会沉积在固定阀的阀座上,使得阀座漏失,导致泵效降低,此时可松开地面抽油机悬绳器,控制柱塞向下挤压进固定阀总成,在柱塞的挤压下固定阀总成向下运动一定距离后(在固定阀总成与泄沙盖间设有弹簧,该固定阀总成可下达到与泄沙盖接触位置,再操控柱塞上提,在弹簧的作用下固定阀总成弹起,带着阀座上面的煤粒和砂粒浮起,最后利用柱塞抽吸水时与水一起抽出刀油管内,若在阀座上煤沙较多,可重复上述操作,直到阀座完全畅通。防沙卡原理为:原有技术的排采管式泵中固定阀总成与油管是间隙配合,在把含煤沙的水抽入油管内后,由于含有大量煤沙,该煤沙由于重力回沉积在油管与固定阀总成和柱塞总成间,不能随着水流入井外,在重复抽取过程中,大量的煤沙会沉积在油管与固定阀总成和柱塞总成间,造成卡泵甚至磨损泵,而通过本技术,在油管底部设有泄沙盖,使得油管与固定阀总成和柱塞总成间有一间隙,煤沙会沉积在卸沙盖上,当煤沙的自重及水的压力足够大时,会促使泄沙盖中的单流阀打开,煤沙则通过单流阀又重新流入油管短节内直至井底,从而实现防沙卡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包括油管(6),其特征在于:在油管(6)底部设有泄沙盖(4),固定阀总成(2)穿入油管(6)中并放置在泄沙盖(4)的凹槽(7)上,固定阀总成(2)与油管(6)形成空隙(8),柱塞总成(1)部分穿入固定阀总成(2)中,油管短节(5)套住泄沙盖(4)并固定在油管(6)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包括油管(6),其特征在于:在油管(6)底部设有泄沙盖(4),固定阀总成(2)穿入油管(6)中并放置在泄沙盖(4)的凹槽(7)上,固定阀总成(2)与油管(6)形成空隙(8),柱塞总成(I)部分穿入固定阀总成(2)中,油管短节(5)套住泄沙盖(4)并固定在油管(6)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其特征在于:在固定阀总成(2)与泄沙盖(4)间设有弹簧(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气井排采专用的防砂防漏失排采管式泵,其特征在于:所属泄沙盖(4)截面为凹形,在泄沙盖(4)中部设有通孔(9),在泄沙盖(4)的凸面上设有环状泄沙孔(10),在环状泄沙孔(10)内设有单流阀(11)。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同生,高弟,杨世梁,邓鸢,赵霞,金军,桑树勋,周效志,叶姜,赵凌云,白利娜,罗开艳,陈捷,高为,曾家瑶,杜江,王有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