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油气分离开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2224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页岩油气分离开采系统,包括发射部、采集部、若干个正六边形排列呈蜂窝结构的直井列阵,发射部设置有发射井和设置于其内的声波发射器,采集部设置有开采井和设置于其内的气体采集装置;发射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几何中心,开采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六个角顶点,或者开采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几何中心,发射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六个角顶点;每一眼开采井汇聚周围若干个声波发射器发射的声波,产生声波的空隙及裂缝的共振及叠加,使轻质的页岩气自开采井内壁振逸而出,并利用微粒物质的扩散特性不断使矿层的页岩气渗出后进入气体采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使用化学制剂,因而对环境无害,既可简化工艺又可减少水的消耗,开采效率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页岩油气分罔开采系统
本技术涉及页岩油气探采领域,尤其是一种页岩油气分离开采系统
技术介绍
页岩油、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页岩油气的成分,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主体上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它可以生成于有机成因的各种阶段天然气主体上以游离相态(大约50%)存在于裂缝、孔隙及其它储集空间,以吸附状态(大约50%)存在于干酪根、粘土颗粒及孔隙表面,极少量以溶解状态储存于干酪根、浙青质及石油中。同时也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地层中。此外,有机质含量高的黑色页岩、高碳泥岩等常是最好的页岩油气发育条件。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泥页岩裂隙气、泥页岩油气藏、泥岩裂缝油气藏、裂缝性油气藏等大致与此相当,但其中没有考虑吸附作用机理也不考虑其中天然气的原生属性,并在主体上理解为聚集于泥页岩裂缝中的游离相油气,因此属于不完整意义上的页岩气。而中国的泥页岩裂缝性油气藏分别在烃类的物质内容、储存相态、来源特点及成分组成等方面存自身特点。根据以上这些情况再加上一些开采地点缺水的特性,一般的利用大量的热蒸汽打入地下深层进行页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页岩油气分离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部、采集部、若干个正六边形排列呈蜂窝结构的直井列阵,其中,发射部设置有发射井和设置于其内的声波发射器,采集部设置有开采井和设置于其内的气体采集装置;发射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几何中心,开采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六个角顶点,或者开采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几何中心,发射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六个角顶点;每一眼开采井汇聚周围若干个声波发射器发射的声波,产生声波的空隙及裂缝的共振及叠加,使轻质的页岩气自开采井内壁振逸而出,并利用微粒物质的扩散特性不断使矿层的页岩气渗出后进入气体采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油气分离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部、采集部、若干个正六边形排列呈蜂窝结构的直井列阵,其中,发射部设置有发射井和设置于其内的声波发射器,采集部设置有开采井和设置于其内的气体采集装置;发射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几何中心,开采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六个角顶点,或者开采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几何中心,发射井设置于正六边形的六个角顶点;每一眼开采井汇聚周围若干个声波发射器发射的声波,产生声波的空隙及裂缝的共振及叠加,使轻质的页岩气自开采井内壁振逸而出,并利用微粒物质的扩散特性不断使矿层的页岩气渗出后进入气体采集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页岩油气分离开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井列阵的空间分布密度根据声波在页岩油气矿层的吸收及衰减幅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黎明刘伯昂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