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排放装置及方法与扩容蒸发器冷凝水排放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154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排放装置及方法与扩容蒸发器冷凝水排放装置及方法,所述液体排放装置包括储液罐及缓存罐,所述缓存罐及储液罐连通,所述储液罐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及出液口,所述缓存罐设有出气口及进液口,所述缓存罐的进液口连通于待排液体装置,所述储液罐的出气口、缓存罐的出气口均连通于待排液体装置,所述缓存罐与储液罐之间、储液罐的出气口处、储液罐的进气口与出液口处均设有控制阀,所述缓存罐的容积为所述储液罐的容积的0.1-0.9倍。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液体排放装置可提高待排水装置的处理能力,产品单位能耗同时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系统下冷凝水的收集、排放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印染行业淡碱回收使用的蒸发器一般为八?十六级的扩容蒸发器,它由蒸发器主体、真空系统、冷凝水排放系统等组成。该装置在真空环境下运行,在运行过程中,装置不断将碱液中的水分蒸发成水蒸气,并将水蒸气冷凝下来,收集到一个冷凝水罐中,并通过重力将冷凝水排出系统外。如果冷凝水不能有效排放,则蒸发过程不能有效进行。目前,这种扩容蒸发器使用的冷凝水排放装置,冷凝水储水罐在排水时,扩容蒸发器主体的冷凝水不能排放到冷凝水储水罐中,冷凝水将重新回到扩容蒸发器主体,达不到对淡碱液的浓缩效果,降低了扩容蒸发器的处理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在真空状态下,可提高处理能力,产品单位能耗同时下降的液体排放装置。一种液体排放装置,包括储液罐及缓存罐,所述缓存罐及储液罐连通;所述储液罐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及出液口,所述缓存罐设有出气口及进液口,所述缓存罐的进液口连通于待排液体装置,所述储液罐的出气口、缓存罐的出气口均连通于待排液体装置,所述缓存罐与储液罐之间、储液罐的出气口处、储液罐的进气口与出液口处均设有控制阀,所述缓存罐的容积为所述储液罐的容积的0.1-0.9倍。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体排放装置,可在真空状态下,通过缓存罐,把储水罐处于排水的时间也均利用进行真空排水系统的液体排出浓缩工作,即在储水罐排水期间,利用缓存罐继续保持真空排水系统的液体排出步骤。且通过多次的设计及使用得出所述缓存罐的容积为所述储水罐的容积的0.1-0.9倍之间,缓存的效果最佳,体积过小,缓存的力度不够,多余的冷凝水会回流至扩容蒸发器主体,体积过大,则会浪费资源,增加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存罐的容积为所述储液罐的容积的0.2倍。使得所述缓存的力度与成本的控制达到平衡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存罐设有出液口,所述缓存罐的出液口连通于所述储液罐。通过出水口与管道的连通,便于拆卸,也便于检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存罐的进液口及出液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缓存罐的顶部和底部。使得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排出,不需要外界动力,节约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罐设有进液口,所述储液罐的进液口连通于所述缓存罐的出液口。通过储水罐的进水口与缓存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的连通,便于拆卸,也便于检修、更换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排放方法。一种液体排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关闭所述储液罐的进气口与出液口,打开所述储液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缓存罐与储液罐,待排液体装置排出液体经缓存罐至储液罐;打开所述储液罐的进气口与出液口,关闭所述储液罐的出气口,断开所述缓存罐与储液罐之间的连接,待排液体装置排液体至缓存罐,所述储液罐排出液体。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液体排放方法,设备要求低,操作简便,易于控制,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真空状态下,可提高扩容蒸发器的处理能力,产品单位能耗同时下降的扩容蒸发器冷凝水排放装置。一种扩容蒸发器冷凝水排放装置,包括扩容蒸发器主体、储水罐及缓存罐,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缓存罐及储水罐依次连通;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设有进气口,所述储水罐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及出水口,所述缓存罐设有出气口,所述储水罐的出气口、缓存罐的出气口均连通于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的进气口,所述缓存罐与储水罐之间、扩容蒸发器主体的进气口与储水罐的出气口之间、储水罐的进气口与出水口处均设有控制阀;所述缓存罐的容积为所述储水罐的容积的0.1-0.9倍。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扩容蒸发器冷凝水排放装置,通过在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储水罐之间增加缓存罐,把储水罐处于排水的时间也均利用进行扩容蒸发器主体排水浓缩工作,即在储水罐排水期间,利用缓存罐继续保持扩容蒸发器主体的排出冷凝水步骤,避免扩容蒸发器主体的冷凝水重新回到扩容蒸发器主体,达到对淡碱液的浓缩效果,经测试,扩容蒸发器主体在运行时,冷凝水储水罐每5分钟排水一次,排水时间约为45秒,排水时,扩容蒸发器没有浓缩效果。经计算,提高扩容蒸发器的处理能力约45/(300+45) = 13%。且通过多次的设计及使用得出所述缓存罐的容积为所述储水罐的容积的0.1-0.9倍之间,缓存的效果最佳,体积过小,缓存的力度不够,多余的冷凝水会回流至扩容蒸发器主体,体积过大,则会浪费资源,增加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设有出水口,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的冷凝水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的底部,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的冷凝水出水口连通于所述缓存罐。通过出水口与管道的连通,便于拆卸,也便于检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存罐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缓存罐的进水口连通于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的冷凝水出水口,所述缓存罐的出水口连通于所述储水罐。通过进水口及出水口与管道的连通,便于拆卸,也便于检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扩容蒸发器冷凝水排放方法。一种扩容蒸发器冷凝水排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关闭所述储水罐的进气口与出水口,打开扩容蒸发器主体的进气口与储水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缓存罐与储水罐,扩容蒸发器主体排水经缓存罐至储水罐;打开所述储水罐的进气口与出水口,关闭扩容蒸发器主体的进气口与储水罐的出气口,断开所述缓存罐与储水罐之间的连接,扩容蒸发器主体排水至缓存罐,所述储水罐排水。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扩容蒸发器冷凝水排放方法,设备要求低,操作简便,易于控制,不 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扩容蒸发器主体;20、储水罐;30、控制阀;40、排气管道;41、进气管道;42、排水管道;50、缓存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扩容蒸发器冷凝水排放装置,参见图1,包括扩容蒸发器主体10、储水罐20及缓存罐50,所述缓存罐50的尺寸为所述储水罐20的尺寸的一半。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10设有进气口、出水口,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10的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10的底部,所述储水罐20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及出水口,所述储水罐20的进气口连接有进气管道41,所述缓存罐50设有出气口、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缓存罐50的进水口及出水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缓存罐50的顶部和底部,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10的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10的顶部,所述缓存罐50的出气口设置于所述缓存罐50的顶部,所述储水罐20的出气口、缓存罐50的出气口均通过排气管道40并联连通于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10的进气口,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10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道42连通于所述缓存罐50的进水口,所述缓存罐50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道42连通于所述储水罐20的进水口 ;所述缓存罐50与储水罐20之间、扩容蒸发器主体10的进气口与储水罐20的出气口之间、储水罐20的进气口与出水口处均设有控制阀30,所述控制阀30为气动阀;所述扩容蒸发器主体10、缓存罐50及储水罐20依次处于上下位置,使得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排出,不需要外界动力,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扩容蒸发器冷凝水排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关闭所述储水罐20的进气口与出水口处的控制阀30,打开所述缓存罐50与储水罐20之间、扩容蒸发器主体10的进气口与储水罐20的出气口之间的控制阀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及缓存罐,所述缓存罐及储液罐连通;所述储液罐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及出液口,所述缓存罐设有出气口及进液口,所述缓存罐的进液口连通于待排液体装置,所述储液罐的出气口、缓存罐的出气口均连通于待排液体装置,所述缓存罐与储液罐之间、储液罐的出气口处、储液罐的进气口与出液口处均设有控制阀,所述缓存罐的容积为所述储液罐的容积的0.1‑0.9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及缓存罐,所述缓存罐及储液罐连通; 所述储液罐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及出液口,所述缓存罐设有出气口及进液口,所述缓存罐的进液口连通于待排液体装置,所述储液罐的出气口、缓存罐的出气口均连通于待排液体装置,所述缓存罐与储液罐之间、储液罐的出气口处、储液罐的进气口与出液口处均设有控制阀,所述缓存罐的容积为所述储液罐的容积的0.1-0.9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罐的容积为所述储液罐的容积的0.2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罐设有出液口,所述缓存罐的出液口连通于所述储液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罐的进液口及出液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缓存罐的顶部和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设有进液口,所述储液罐的进液口连通于所述缓存罐的出液口。6.一种液体排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关闭所述储液罐的进气口与出液口,打开所述储液罐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缓存罐与储液罐,待排液体装置排出液体经缓存罐至储液罐; 打开所述储液罐的进气口与出液口,关闭所述储液罐的出气口,断开所述缓存罐与储液罐之间的连接,待排液体装置排液体至缓存罐,所述储液罐排出液体。7.一种扩容蒸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明温佳楠骆小来吴海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