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条烟取出工具,涉及烟草机械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机加热部位的条烟难以被取出的问题。该条烟取出工具包括吸风装置和手柄;吸风装置的一端与手柄相连接,吸风装置的另一端具有与吸风装置的内腔相连通的吸风口,吸风装置能由吸风口将气流吸入吸风装置的内腔。上述条烟取出工具便于将加热部位的条烟吸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条烟取出工具
本技术涉及烟草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条烟取出工具。
技术介绍
为保持卷烟的香味和防潮,现有技术中,生产者会在卷烟的条盒外面包裹一层透明纸,在包装机如图1所示的5、6、7三个工位进行透明纸的折叠与热封,其中7工位设置有第二提升器。在提升过程中提升通道两端的加热板对条烟两端的透明纸进行加热以实现热封,其内部三层堆叠的烟条在推板的作用下将最上面的烟条提升到出口通道输出。当长时间停机或生产停机扫尾时,为避免加热部分的条烟温度过高导致火灾,要求将加热部位的烟条全部取出。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用螺丝刀将条烟刺破,然后将条烟挑出。或者,使用胶带将条烟粘贴带出。由于出口通道要对条盒透明纸的两端面热封,为保证热封质量,间隙较小,故操作人员在取出条烟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影响了工作效率,又容易被烫伤。技术内 容本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条烟取出工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机加热部位的条烟难以被取出的问题。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将在后文详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条烟取出工具,其中,包括吸风装置和手柄;所述吸风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接,所述吸风装置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吸风装置的内腔相连通的吸风口,所述吸风装置能由所述吸风口将气流吸入所述吸风装置的内腔。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风装置设置有所述吸风口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所述吸风口设置在所述平面上,所述平面能贴附在待吸附的条烟的表面上。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风装置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吸盘。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盘呈波纹管状。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风装置包括吸附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吸风装置的内腔以及所述吸风口均设置在所述吸附部上;所述吸附部背离所述吸风口的部分与所述连接部两者为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部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与所述手柄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双头螺杆、第一螺母以及第二螺母,其中:所述双头螺杆贯穿所述连接通孔,且所述双头螺杆两个螺纹端中其中之一嵌于所述吸风装置内且该端与所述第一螺母形成螺纹连接;所述双头螺杆两个螺纹端中其中另一延伸出所述吸风装置且该端与所述第二螺母形成螺纹连接;所述手柄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且该端与所述第二螺母背离所述双头螺杆的部分形成螺纹连接。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双头螺杆介于其两个螺纹端的部分设置有凸缘,所述连接通孔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凸缘嵌于所述限位凹槽内。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缘沿所述双头螺杆的周向方向设置在所述双头螺杆的周向外表面;所述凸缘与所述双头螺杆两者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外壁为锥面,且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在其轴向方向上直径尺寸较大的一端与所述吸附部两者固定连接或两者为一体式结构。在优选或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手柄背离所述吸风装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握持部件,所述握持部件背离所述吸风装置的部分为曲面形且所述握持部件沿背离所述吸风装置的方向外径尺寸逐渐减小。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内腔与吸风口共同能够形成一个负压腔室,在需要取出包装设备加热部位的条烟时,将吸风口贴紧在条烟表面,然后将负压腔室内的空气通过挤压或抽气装置排出,利用大气压力可以将处于加热部位的条烟吸出。上述条烟取出工具,可方便地取出完整的条烟,降低烟用生产材料的消耗,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保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条烟透明纸成形过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条烟取出工具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C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条烟取出工具的吸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条烟取出工具的双头螺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条烟取出工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条烟取出工具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手柄;2、第二螺母;3、双头螺杆;4、第一螺母;50、吸盘;31、凸缘;51、第一阶梯孔;52、第二阶梯孔;53、第三阶梯孔;60、握持部件;54、吸风口 ;55、内腔;70、条烟;10、条烟取出工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可以参照附图图1?图7以及文字内容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以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区别点。下文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技术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2?图7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技术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技术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见图2、图4和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条烟取出工具,包括吸风装置(优选为吸盘50)和手柄I。吸风装置的一端与手柄I相连接,吸风装置的另一端具有与吸风装置的内腔55相连通的吸风口 54,吸风装置能由吸风口 54将气流吸入吸风装置的内腔55。参见图4,上述内腔55与吸风口 54共同能够形成一个负压腔室,在需要吸附条烟70时,将吸风口 54贴紧在条烟70表面,然后将负压腔室内的空气通过挤压或抽气装置排出,利用大气压力可以将处于加热部位的条烟吸出。吸风装置具有多种结构,可以采用能够压缩的材质,比如橡胶。当然,若能够通过抽真空能的方式使得吸风装置的内腔55内处于负压状态,吸风装置也可以选用刚性材料。吸风装置优选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吸盘50,吸盘50的部分轮廓可呈波纹管状。以使用橡胶材质的吸盘50为例,吸盘50压缩和张开时产生的体积变化会导致其内外大气压差,利用气压差产生的吸附力可将条烟70吸出。使用时,将吸盘50具有吸风口 54的那一端挤压贴在待吸附的条烟70表面上,然后用力向上抬手柄1,就能将条烟70从狭小的区域取出来。为保证条烟取出工具10与条烟70之间贴合的密封性,吸风装置设置有吸风口 54的那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吸风口 54开设在平面上,平面能紧密贴附在待吸附的条烟70的表面上。下面介绍吸风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吸风装置包括吸附部和连接部,吸附部可参见图4中吸盘50的下部,连接部可参见图4中吸盘50的上部。其中:吸风装置的内腔55以及吸风口 54均设置在吸附部上;吸附部背离吸风口 54的部分与连接部两者为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连接部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与手柄I形成可拆卸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条烟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装置和手柄;所述吸风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接,所述吸风装置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吸风装置的内腔相连通的吸风口,所述吸风装置能由所述吸风口将气流吸入所述吸风装置的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条烟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装置和手柄; 所述吸风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相连接,所述吸风装置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吸风装置的内腔相连通的吸风口,所述吸风装置能由所述吸风口将气流吸入所述吸风装置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烟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装置设置有所述吸风口的一端的端面为平面,所述吸风口设置在所述平面上,所述平面能贴附在待吸附的条烟的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条烟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装置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吸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条烟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呈波纹管状。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条烟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装置包括吸附部和连接部,其中: 所述吸风装置的内腔以及所述吸风口均设置在所述吸附部上;所述吸附部背离所述吸风口的部分与所述连接部两者为固定连接或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连接部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与所述手柄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条烟取出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双头螺杆、第一螺母以及第二螺母,其中: 所述双头螺杆贯穿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陈文明,郑东文,江茜,邓辉,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