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掉电保护系统及方法,包括掉电检测模块、电源模块、CPU最小系统、FPGA处理模块,复位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的分别对其他四个部分进行供电;掉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掉电,并输出监控信号;FPGA处理模块与掉电检测模块相连,用于检测掉电检测模块输出的监控信号;CPU最小系统与FPGA处理模块相连,接收来自FPGA处理模块的掉电告警信号,并输出复位控制信号;复位控制模块与CPU最小系统相连,用于对其进行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使用备用电池体积大,成本高,寿命短,可靠性差等缺点,利用系统本身自有资源,提供了一种在系统突然掉电情况下,及时备份和保护系统数据及程序的方法。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实现容易,可靠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FPGA的掉电保护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电子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掉电保护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对设备的可靠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各种突发情况下设备能够保护系统,之后正常启动及运行成为衡量可靠性必不可少的标准之一。在设备突然掉电的过程中,由于系统的各个部分处于不可控的电平状态,程序文件及数据就可能被破坏,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因此,在可靠性要求高的设备中,必须提供掉电保护电路。目前,有几种掉电保护的方法:一种可以为设备提供备用电源,保证在主电源出现故障或者掉电的情况下,备用电源可以工作为设备进行供电;也有通过备用电池配合充放电电路或电源管理芯片,在系统电源掉电后,利用备用电池为设备供电,保证设备在一段时间内部分功能工作正常。上面的几种方法均能够保证设备在掉电后正常运行或部分正常运行,但也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使用备份电源,需要衡量设备功耗,成本,体积等诸多方面要求,尤其在目前成本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备份电源只有在特殊要求下才会使用。2.使用电池,配合充放电电路或电源管理芯片,为节省成本和平衡设备掉电后的功能需求,使用电池成为很多情况下不错的选择。但电池电池在PCB布局时会占用较大面积,即使对设备体积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也存在寿命短,可靠性较差,成本高等缺点,况且充放电电路大多比较复杂,增加电源管理芯片又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利用设备现有资源,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能够在掉电瞬间,检测出掉电信号,并控制复位控制模块,对设备的CPU最小系统进行复位,以保护系统程序文件及数据,保证之后的系统正常启动和运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FPGA的掉电保护系统,包括掉电检测模块、电源模块、CPU最小系统、FPGA处理模块、复位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掉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掉电检测模块、FPGA处理模块、CPU最小系统及复位控制模块相连,对其进行供电;掉电检测模块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检测是否掉电,并输出监控信号;FPGA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掉电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检测掉电检测模块输出的监控信号;CPU最小系统的输入端与FPGA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收来自FPGA处理模块的掉电告警信号,并输出复位控制信号;复位控制模块与CPU最小系统相连,用于对其进行复位。进一步,所述掉电检测模块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稳压管D1和光耦H1。进一步,所述掉电检测模块的电源输入经过分压电阻R1和R2与稳压管D1一端相连。进一步,所述稳压管D1另一端与光耦H1之间,是由R3和R4组成的电流通路。进一步,所述光耦H1的输出端连接有上拉电阻R5,并输出掉电检测信号。进一步,所述FPGA处理模块包括接收I/O,发送I/O,Ir接口模块,接收I/O分别与发送I/O,Ir接口模块连接;接收I/O用于接收掉电检测模块输出的掉电信号;发送I/O用于将掉电信号转发给CPU最小系统;此外,FPGA还需要通过Ir接口,将掉电信号上报给主设备,产生告警信号。进一步,所述CPU最小系统主要包括连接在一起的CPU处理模块,FLASH程序存储模块。进一步,所述CPU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来自FPGA处理模块的掉电信号,并和FLASH程序存储模块一起接收来自复位控制模块的复位信号;进一步,所述的复位控制模块包括系统监控芯片,用于接收来自CPU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同时产生复位信号,将CPU最小系统复位。进一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DC-DC转换芯片、储能电感L1、储能电容C1。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掉电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掉电检测模块输出电压的波动,若电压波动到达阈值,则引起检测模块电压输出变化;步骤2、FPGA处理模块通过I/O接口检测电平,并进行判断,若为高电平,说明是掉电状态;判断为低电平,为正常状态;步骤3、CPU最小系统检测到FPGA处理模块输出的高电平,发送复位控制信号至复位控制模块;步骤4、复位控制模块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立即启动,向CPU最小系统发出复位信号。具体过程为:电源模块的输入正常情况下,输出端经过储能电感L1及储能电容C1为FPGA处理模块,CPU最小系统,掉电检测电路及复位控制模块供电,保证其正常工作。掉电检测电路检测的掉电信号正常。当系统出现掉电情况,电源模块输入电压下降到一定阈值,经过掉电检测电路后,输出异常信号给FPGA处理模块,FPGA处理模块检测到异常信号,转发给CPU最小系统的CPU处理模块,CPU处理模块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复位控制模块,复位控制模块立即发出复位信号给CPU最小系统,将其中的CPU处理模块和FLASH程序存储模块等模块复位,以此来保护系统程序和数据,保证系统能够在电源输入恢复正常后,正常启动和运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使用备用电池体积大,成本高,寿命短,可靠性差等缺点,利用系统本身自有资源,在不增加额外电路成本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在系统突然掉电情况下,快速及时备份和保护系统数据及程序的方法。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实现容易,可靠性高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源模块,掉电检测电路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FPGA处理模块,CPU最小系统,复位控制模块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掉电保护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掉电保护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由于给系统各部分供电及提供检测电压;掉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是否掉电;FPGA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并转发掉电检测信号;CPU最小系统,用于接收掉电检测信号,并发出复位控制信号;复位控制模块,用于输出复位信号。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设备的输入电源电压,即被检测电压,输出端连接有储能电感L1和储能电容C1,经过储能电感及电容后,输出电压连接后级链路,对其进行供电。由于设备的电源往往远高于FPGA,CPU等I/O工作及接口电压,需要将检测电压进行分压和处理。正常工作输入电压先经过电阻R1和R2组成的一级分压,再经过稳压管D1后,变成3.2V左右的直流电压,输入给具有隔离和开关功能的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有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发光二极管和具有开关功能的三极管。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上拉电阻到3.3V(Power)。R2与R3组成的电路在发光二极管处于断路状态时,提供电流通路。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稳压管D1输出,负极接分压电阻R3的一端。发光二极管还与R4相连,R3的另一端接地。电源电压正常时,发光二极管发光处于导通状态时,光电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集电极为低电平,即掉电检测信号为低电平;电源电压下降,降到某一阈值,发光二极管不发光处于断路状态时,光电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集电极为高电平,即掉电检测信号为高电平。FPGA处理模块通过I/O接口,接收掉的检测电压,判断是否掉电,一方面将状态信息,通过Ir接口,上报给上一级设备,同时,通过I/O接口,将状态信息传递给CPU最小系统的CPU处理模块。CPU处理模块接收到掉电状态,如为掉电状态,就发出复位控制信号,给复位控制电路。复位控制电路在接收到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FPGA的掉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掉电检测模块、电源模块、CPU最小系统、FPGA处理模块、复位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掉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掉电检测模块、FPGA处理模块、CPU最小系统及复位控制模块相连,对其进行供电;掉电检测模块,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检测是否掉电,并输出监控信号;FPGA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掉电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检测掉电检测模块输出的监控信号;CPU最小系统的输入端与FPGA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收来自FPGA处理模块的掉电告警信号,并输出复位控制信号;复位控制模块与CPU最小系统相连,用于对其进行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FPGA的掉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掉电检测模块、电源模块、CPU最小系统、FPGA处理模块和复位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掉电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掉电检测模块、FPGA处理模块、CPU最小系统及复位控制模块相连,对其进行供电;掉电检测模块,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用于检测是否掉电,并输出监控信号;FPGA处理模块的输入端与掉电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用于检测掉电检测模块输出的监控信号;CPU最小系统的输入端与FPGA处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收来自FPGA处理模块的掉电告警信号,并输出复位控制信号;复位控制模块与CPU最小系统相连,用于对其进行复位;所述掉电检测模块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稳压管D1和光耦H1;所述稳压管D1的一端与与分压电阻R1和R2的中间处连接,另一端与光耦H1连接,并且稳压管D1与光耦H1之间是由电阻R3和R4组成的电流通路,电阻R3和R4串联,电阻R3一端与光耦H1和稳压管D1连接,另一端与光耦H1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光耦H1的输出端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静,游为华,张明利,周世军,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