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975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包括连接在管理板上的电源装置、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耦合板、PLC载波板,耦合板上设置第一耦合线圈,第二耦合线圈,以太网信号通过输入接口接入PLC载波板,PLC载波板通过高频信号线连接耦合板,通过第一耦合线圈发送经调制后的以太网信号到电力线上,通过第二耦合线圈发送经调制后的以太网信号到双绞线上,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至调制解调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传输距离长,网络适应性好,部署灵活、带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好、管理方便、维护简单特点,适合网络传输速率达到20M以上高速宽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技术背景传统互联网在接入用户端时采用LAN或ADSL的接入方式,具有诸多缺点。采用LAN的接入方式,其运营商施工成本高,工期长,客户端上网位置不灵活。采用ADSL的接入方式,其运营商的施工成本高,工期长,而且资费高,网速受气候的影响,客户端上网位置不灵活。人们研究开发了一种电力线载波技术,将其应用在电力线上,通过电力线传输宽带、视频、音频信号,通过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是一种应用于电力线通信的中小型局域网的网络接入汇聚设备,它包括管理板和耦合电路以及PLC载波板,其一端连接外部以太网,一端通过信号耦合把以太网信息桥接到电力线上,通过PLC载波板的转换,通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传输和接收以太网信号,可以使原有的同轴电缆网络以很低的投资升级成为一个电信级的可运营、可管理的宽带接入网络。但是,由于电力线上的噪音比较大,因此耦合到电路线上的以太网信号传输距离有限,若住所面积较大,存在信号传输中断的现象,因此不适合做高速宽带的网络传输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相结合的技术装置,突破了传统互联网接入方式的瓶颈,将同轴线、双绞线分线盒到户与电力线相结合,适合网络传输速率达到20M以上高速宽带数据传输的一种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包括连接在管理板上的电源装置、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耦合板、PLC载波板,耦合板上设置第一耦合线圈,第二耦合线圈,以太网信号通过输入接口接入PLC载波板,PLC载波板通过高频信号线连接耦合板,闭路线分线盒到用户与电力线相结合,通过第一耦合线圈发送经调制后的以太网信号到电力线上,通过第二耦合线圈发送经调制后的以太网信号到双绞线上,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至调制解调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出接口还连接至电力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装置包括POE供电装置和220伏直流电供电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耦合板上设置的第一耦合线圈,第二耦合线圈以信号耦合器替换。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连接在管理板上的强弱电结合装置和防雷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用户电表为国家电力系统为用户安装的分户电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可以为20M以上高速宽带扩容技术使用。本专利技术将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信号,将双绞线,同轴线与电力线相结合,电力线作为物理层传输介质,提供上下行对称的以太网数据安全传输的传输通道,具有传输距离长,网络适应性好,部署灵活、带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好、管理方便、维护简单,运营商施工成本低、工期短的优势,同时有效避免了与现有家电产品的冲突,减少相互之间干扰,是各大运营商部署数据网络的有力武器,适合网络传输速率达到20M以上高速宽带,为网络运营商提供宽带接入“最后1000米”的解决方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1,包括连接在管理板7上的电源装置2、输入接口 3和输出接口 4,耦合板8、PLC载波板9组成,所述管理板,是基于SNMP网络管理,具备完善的管理功能,如报警,VLAN管理,集成Q0S,带宽限制等功能。耦合板上设置第一耦合线圈5,第二耦合线圈6组成,输入接口接入以太网信号,将以太网信号接入PLC载波板,PLC载波板通过高频信号线连接耦合板,所述PLC载波板使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将以太网信号通过调制解调以载波的形式接入耦合板的第一耦合线圈,所述耦合板是将PLC载波板调制的载波信号通过PLC信号线以电感式耦合的方式和电力线的火线耦合在一起,以太网信号通过第一耦合线圈发送经调制后的以太网信号到电力线上,通过第二耦合线圈发送经调制后的以太网信号到同轴线、双绞线上,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至同轴线、双绞线调制解调器输出以太网信号,同时连接至电力线输出网络信号,该装置为20M以上高速宽带扩容技术使用的装置。为满足不同需求,所述电源装置包括2种供电方式,一种是POE供电装置21,为本专利技术接入48V电源的同时传输网络信号;一种是220伏直流电供电装置22,通过跳线接入到管理板。所述耦合板上设置的第一耦合线圈,第二耦合线圈可以信号耦合器,信号耦合器可根据实际线路大小来搭配不同直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I还包括连接在管理板7上的强弱电结合装置10和防雷装置11,强弱电结合装置10使得用户端在用电高峰期上网不受电压波动影响,安全稳定;防雷装置11使得设备在恶劣的高温天气和强风暴雨气候时,运行稳定。本专利技术所述用户电表为国家电力系统为用户安装的分户电表,包括目前使用的智能电表和机械电表,以及未来国家电力系统技术升级而为用户安装的各种不同的分户电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I的电源规格为100V-240VAC60/50HZ,调制技术为OFDM技术。运用了 128_bitAES加密技术,让资料传输自动加密保护。该电力网桥为自适应产品,使用时随插即用。网络传输速率约65-85M,且实现电力三相互通,电力线频率范围为4.3-20.9MHz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装置不但可以用于普通的互联网上网,而且可用于承载语音、数据、视频图像、可视电话、IPTV、V0IP、摄像监控、家庭智能中心等多种用途。应用本专利技术时,把网络线与外部网络相结合,如与路由器,交换机等连接,用一条网络线插入本专利技术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接通电源后,即可使用,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传输速率20Mbps,传输距离建议在1000米以内。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包括连接在管理板上的电源装置、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耦合板、PLC载波板,耦合板上设置第一耦合线圈,第二耦合线圈,以太网信号通过输入接口接入PLC载波板,PLC载波板通过高频信号线连接耦合板,其特征在于:闭路线分线盒到用户与电力线相结合,通过第一耦合线圈发送经调制后的以太网信号到电力线上,通过第二耦合线圈发送经调制后的以太网信号到双绞线上,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至调制解调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包括连接在管理板上的电源装置、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耦合板、PLC载波板,耦合板上设置第一耦合线圈,第二耦合线圈,以太网信号通过输入接口接入PLC载波板,PLC载波板通过高频信号线连接耦合板,其特征在于:闭路线分线盒到用户与电力线相结合,通过第一耦合线圈发送经调制后的以太网信号到电力线上,通过第二耦合线圈发送经调制后的以太网信号到双绞线上,所述输出接口用于连接至调制解调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光纤结合的用户电表后的电力网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网三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