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970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移动终端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值;根据预先对所述移动终端电池电量最大值所划分的N个电量区段s1,s2,..sN,,确定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对应的电量区段的集合S,其中S={s1,s2,..sM},M≤N;以及确定当前时间,根据预先对固定周期划分的K个时间区段p1,p2,..pK,确定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区段P;根据预先统计的可用时长与电量区段、时间区段的对应关系t=f(s,p),确定在时间区段P内,电量区段集合S所对应的可用时长t1,t2,..tM;计算得到移动终端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可用时长的预测值。该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出移动终端电池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可用时长,从而更有利于用户合理的安排移动终端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用品,移动终端的使用让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更加方便和高效。然而由于技术的瓶颈,移动终端的电池容量一直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很多场合,由于电池容量不足而导致的移动终端无法继续正常使用,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移动终端的作用,方便人们安排移动终端的使用,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确定都是基于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整体情况进行粗略的确定,但是,由于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移动终端的频率不同,所以在不同的时间段,相同的电量可用时长也可能会不同。因此,如何能根据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移动终端的习惯确定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包括:确定移动终端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值;根据预先对所述移动终端电池电量最大值所划分的N个电量区段s1,s2,..sN,,确定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对应的电量区段的集合S,其中S={s1,s2,..sM},M≤N;以及确定当前时间,根据预先对固定周期划分的K个时间区段p1,p2,..pK,确定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区段P;根据预先统计的可用时长与电量区段、时间区段的对应关系t=f(s,p),确定在时间区段P内,电量区段集合S所对应的可用时长t1,t2,..tM;计算得到移动终端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可用时长的预测值。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装置,包括:电量区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值,并根据预先对所述移动终端电池电量最大值所划分的N个电量区段s1,s2,..sN,,确定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对应的电量区段的集合S,其中S={s1,s2,..sM},M≤N;时间区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时间,并根据预先对固定周期划分的K个时间区段p1,p2,..pK,确定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区段P;可用时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先统计的可用时长与电量区段、时间区段的对应关系t=f(s,p),确定在时间区段P内,电量区段集合S所对应的可用时长t1,t2,..tM;剩余电量可用时长确定模块,用于计算得到移动终端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可用时长的预测值。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预先设定的电量值区间,获得并记录在该时间段所述电量值区间对应的使用时间,再通过将电池剩余电量包括的电量值区间对应的使用时间累加,从而确定出电池剩余电量的可用时长。由于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移动终端的频率不同,所以本技术方案可以较为准确的确定出移动终端电池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可用时长。从而更有利于用户合理的安排移动终端的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用时长与电量区段、时间区段的对应关系统计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优选实施方式流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用时长与电量区段、时间区段的对应关系统计装置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装置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由一个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实体,也可以是安装于移动终端中的一个功能模块,这里所说的移动终端,一般指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本专利技术对其具体形式不进行限定。下面以安装于手机中的手机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装置为执行主体,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确定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对应的电量区段的集合S。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电池的电量值从满电量到零电量被预先划分成若干个连续的电量区段。举例说明,以电量值以百分比表示为例,电量值可以被划分成电量100%~9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30%~20%、20%~10%、10%~0%这10个连续的电量区段。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划分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划分方法,本专利技术在此对电量区段如何划分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电量区段都包括两个端点,分别为高值端点和低值端点,举例说明,电量区段50%~40%的高值端点为50%,低值端点为40%。在用户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手机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装置首先检测到手机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值,例如,前剩余的电量值为50%。当检测到当前的剩余电量值后,根据上面预先划分的10个电量区段,确定50%电量值所对应的电量区段的集合。该集合包括50%~40%、40%~30%、30%~20%、20%~10%、10%~0%5个电量区段。步骤S102,确定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区段P。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预先将一个固定周期划分成若干个时间区段,例如,可以将一天24小时设定为一个固定周期,并将其划分成6个时间段,分别是0时~6时、6时~12时、12时~18时、18时~24时。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固定周期可以选择一天,也可以是一周,还可以是一个月,对时间区段的划分也可以采有其它的方法,对于固定时间周期的选择和对时间区段的划分,本专利技术在此不需对其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用户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手机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装置首先根据手机内置的时钟来确定当前的时间点,例如,当前的时间点为12:30。在确定当前时间点后,根据上面预先划分的4个时间区段,确定12:30所处的时间区段为12时~18时。步骤S103,确定在时间区段P内,电量区段集合S所对应的可用时长t1,t2,..tM。在用户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手机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装置会根据电池的历史使用信息,统计出不同的电量区段处于不同的时间区段时的可用时长。可选的,手机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装置可以预置一个不同电量区段在不同时间区段的初始记录。用于还没有统计用户数据时,预测手机电池的可用时长。当然,这个初始记录是不准确的,在手机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装置统计到用户的使用数据后,可以将所述初始记录删除。在确定了当前电池剩余电量值所对应的电量区段的集合以及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区段后,根据预先统计的可用时长与电量区段、时间区段的对应关系,确定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移动终端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值;根据预先对所述移动终端电池电量最大值所划分的N个电量区段s1,s2,..sN,,确定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对应的电量区段的集合S,其中S={s1,s2,..sM},M≤N;以及确定当前时间,根据预先对固定周期划分的K个时间区段p1,p2,..pK,确定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区段P;根据预先统计的可用时长与电量区段、时间区段的对应关系t=f(s,p),确定在时间区段P内,电量区段集合S所对应的可用时长t1,t2,..tM;计算得到移动终端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可用时长的预测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移动终端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值;根据预先对所述移动终端电池电量最大值所划分的N个电量区段s1,s2,..sN,,确定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对应的电量区段的集合S,其中S={s1,s2,..sM},M≤N;以及确定当前时间,根据预先对固定周期划分的K个时间区段p1,p2,..pK,确定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区段P;根据预先统计的可用时长与电量区段、时间区段的对应关系t=f(s,p),确定在时间区段P内,电量区段集合S所对应的可用时长t1,t2,..tM;计算得到移动终端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可用时长的预测值,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的统计方法,包括:获得移动终端电池的历史使用信息,从所述历史使用信息中,选取L(L≥1)个固定周期对应的历史使用信息;针对所选取的每个固定周期分别统计:电池在该周期内,各个电量区段在各个时间区段的可用时长;对所述L个固定周期的统计结果计算平均值,得到所述对应关系t=f(s,p);其中,所述电池在该周期内,各个电量区段在各个时间区段的可用时长的统计方法包括:当某一电量区段si(1≤i≤N)高值端点和低值端点均处于某一时间区段pj(1≤j≤K)时,统计所述电量区段si从高值端点下降到低值端点所用的时长为电量区段si处于时间区段pj时的可用时长ti,j;当电量区段si高值端点和低值端点至少有一个不处于某一时间区段pj时,确定电量区段si在时间区段pj内的部分电量区段对应的实际使用时长,并根据所述部分电量区段对应的实际使用时长统计出电量区段si处于时间区段pj时的可用时长ti,j。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在该周期内,各个电量区段在各个时间区段的可用时长的统计方法,包括:当移动终端电池电量从电量区段si高值端点下降,但未下降到低值端点时,如果所述移动终端关机或所述电池被充电,则不统计所述电量区段si对应的可用时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电量所对应的电量区段的集合,具体为: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和所有高值端点小于等于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低值端点的电量区段;所述计算具体为:将所述时间区段P内的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对应的可用时长*(所述剩余电量值-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的低值端点的电量值)/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的长度+所述时间区段P内的高值端点小于等于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低值端点的电量区段对应的可用时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所述对应关系t=f(s,p)之后,进一步包括:将其上传至网络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移动终端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可用时长的预测值之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剩余电量可用时长展示给用户。6.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移动终端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值;根据预先对所述移动终端电池电量最大值所划分的N个电量区段s1,s2,..sN,,确定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对应的电量区段的集合S,其中S={s1,s2,..sM},M≤N;以及确定当前时间,根据预先对固定周期划分的K个时间区段p1,p2,..pK,确定当前时间所处的时间区段P;根据预先统计的可用时长与电量区段、时间区段的对应关系t=f(s,p),确定在时间区段P内,电量区段集合S所对应的可用时长t1,t2,..tM;计算得到移动终端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可用时长的预测值,其中,所述对应关系的统计方法,包括:获得移动终端电池的历史使用信息,从所述历史使用信息中,选取L(L≥1)个固定周期对应的历史使用信息;针对所选取的每个固定周期分别统计:电池在该周期内,各个电量区段在各个时间区段的可用时长;对所述L个固定周期的统计结果计算平均值,得到所述对应关系t=f(s,p);其中,所述对所述L个固定周期的统计结果计算平均值,具体为:计算前L-1个固定周期内的电量区段si(1≤i≤N)处于某一时间区段pj(1≤j≤K)时的可用时长的平均值将第L周期的电量区段si处于某一时间区段pj时的可用时长ti,j与所述平均值t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计算,得到一个权值;计算[t*(L-1)+权值*ti,j]/(L-1+权值)。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在该周期内,各个电量区段在各个时间区段的可用时长的统计方法,包括:当移动终端电池电量从电量区段si高值端点下降,但未下降到低值端点时,如果所述移动终端关机或所述电池被充电,则不统计所述电量区段si对应的可用时长。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电量所对应的电量区段的集合,具体为: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和所有高值端点小于等于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低值端点的电量区段;所述计算具体为:将所述时间区段P内的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对应的可用时长*(所述剩余电量值-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的低值端点的电量值)/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的长度+所述时间区段P内的高值端点小于等于所述剩余电量值所处的电量区段低值端点的电量区段对应的可用时长。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所述对应关系t=f(s,p)之后,进一步包括:将其上传至网络侧。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移动终端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可用时长的预测值之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剩余电量可用时长展示给用户。11.一种移动终端电池可用时长的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量区段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移动终端电池当前的剩余电量值,并根据预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仕猛李丁盼李鸿
申请(专利权)人: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