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地区低空飞行目标的红外监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1968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05
一种敏感地区低空飞行目标的红外监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通过外部网络相连的中心站和远端站;其中中心站包括通过内部网络相连的综合数据显示终端和综合监控终端;远端站包括红外光电设备、硬盘录像机、数据融合终端和显控终端,其中红外光电设备、数据融合终端和显控终端通过内部网络相连,红外光电设备同时与硬盘录像机相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能够实现远程命令控制,可实时观察整个飞行服务站范围内的飞行目标视频数据;提供的方法传输延迟低,实时性高;能够提供清晰直观的飞行目标视频数据;远端站和中心站由透传技术直接连接进行数据通信,视频数据延迟较低;能够对于敏感地区虚假目标以及搜救过程提供直观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敏感地区低空飞行目标的红外监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控制自动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敏感地区低空飞行目标的红外监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通用航空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通用航空正在大范围推广使用ADS-B,飞行器可通过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将飞行中各种参数传到飞行服务站。飞行服务站再对这些参数进行处理,并根据飞行员的请求提供进一步的服务。但是,在敏感地区,如国家边境线附近,非法入侵的目标有可能通过发送伪造的ADS-B数据包而将自己伪装成合法飞行器。如果只利用低空雷达进行监控,则只能检测出目标位置,而无法辨别出目标是否为合法的通航飞行器,因此,必须辅以其它的监视手段对敏感地区的空域状态进行监视。另外,对于一些低空飞行的航空器出现事故的情况,传统的飞行服务站只能根据航迹信息来判断和重现目标的飞行态势,而无法直观显示当时的飞行状态,红外视频监视技术可以提供一目了然的视频数据,便于分析和判断飞行器的飞行状况和事故原因。红外监视功能可以实时显示飞行目标的形状、大小与飞行姿态,包括机型、仰角、方位等详细信息。在敏感地区,红外监视技术可作为飞行服务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敏感地区低空飞行目标的红外监视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敏感地区低空飞行目标的红外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过外部网络相连的中心站(1)和远端站(2);其中中心站(1)包括通过内部网络相连的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和综合监控终端(4);远端站(2)包括红外光电设备(5)、硬盘录像机(6)、数据融合终端(7)和显控终端(8),其中红外光电设备(5)、数据融合终端(7)和显控终端(8)通过内部网络相连,红外光电设备(5)同时与硬盘录像机(6)相接;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用于发送红外控制命令和显示红外视频,综合监控终端(4)接收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发送的红外控制命令并转发至远端站(2);远端站(2)中的显控终端(8)接收到上述红外控制命令后转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敏感地区低空飞行目标的红外监视系统的红外监视方法,系统包括:通过外部网络相连的中心站(1)和远端站(2);其中中心站(1)包括通过内部网络相连的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和综合监控终端(4);远端站(2)包括红外光电设备(5)、硬盘录像机(6)、数据融合终端(7)和显控终端(8),其中红外光电设备(5)、数据融合终端(7)和显控终端(8)通过内部网络相连,红外光电设备(5)同时与硬盘录像机(6)相接;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用于发送红外控制命令和显示红外视频,综合监控终端(4)接收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发送的红外控制命令并转发至远端站(2);远端站(2)中的显控终端(8)接收到上述红外控制命令后转发至数据融合终端(7),数据融合终端(7)根据红外控制命令引导红外光电设备(5)调整采集状态并实时采集红外视频数据,硬盘录像机(6)接收红外视频数据并传输至中心站(1);所述的红外监视方法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红外控制命令发送的S1阶段、红外控制命令传输的S2阶段、视频数据采集的S3阶段和视频数据传输及显示的S4阶段;其中,在S1阶段中,综合数据显示终端(3)选中飞行目标航迹,并通过中心站内部网络将红外控制命令发送至综合监控终端(4),然后进入S2阶段;在S2阶段中,综合监控终端(4)接收到上述红外控制命令后通过透传技术转发至远端站(2)中的显控终端(8),然后进入S3阶段;在S3阶段中,显控终端(8)接收并解析上述红外控制命令,获得飞行目标的航迹源号,并将航迹源号通过远端站内部网络发送至数据融合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云飞徐晖樊乐吴仁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