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修复污染土壤中金属离子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资源环境
,涉及一种修复污染土壤中金属离子的装置,可用于修复煤矸石路基材料污染土壤中的金属离子。
技术介绍
20世纪90年代以前,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采用挖掘填埋法,这种方法是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固化处理,降低其迁移率,在短时间内阻隔了污染的传播,但土壤中残留的有毒成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容易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对植物的肥效,且土壤异位修复法在抽取土壤的过程中就容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随后出现的电动力学技术对于原位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非常有效,特别适用于修复低渗透性土壤。电动力学修复土壤是通过电渗析、电泳、电迁移的作用,在低直流电下,污染物向电极室运移,并集中处理。然而,重金属等污染物在土壤中富集、沉淀并没有根本达到去除污染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或结合新技术以提高污染去除率。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将电动力学与渗透性反应墙(PRB)结合起来,与外接的PRB方式和单独的电动力学相比,原位PRB联用电动力学能发挥各自的优点,能更有效的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硝酸盐、硫酸盐等有害物质。PRB反应器中的活性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复污染土壤中金属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电动力学和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PRB联合修复装置,所述联合修复装置包括土壤室(1)和分别设于土壤室(1)两端的阳极室(3)、阴极室(2),所述土壤室(1)与阳极室(3)之间、土壤室(1)与阴极室(2)之间各设有一层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PRB(4),所述阳极室(3)内设有阳极(7),所述阴极室(2)内设有阴极(6),所述阳极(7)和阴极(6)分别与直流电源(5)的两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修复污染土壤中金属离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电动力学和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PRB联合修复装置,所述联合修复装置包括土壤室(I)和分别设于土壤室(I)两端的阳极室(3)、阴极室(2),所述土壤室(I)与阳极室(3)之间、土壤室(I)与阴极室(2)之间各设有一层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PRB (4),所述阳极室(3)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立,杜勇立,黄满红,杨明,张燕青,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东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