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824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弯管机,包括底座及底座上方的工作台、五个模轮、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抽芯油缸,其中,所述抽工作台上方设有五个分两排并行设置的模轮,所述模轮由工作台下方的第一液压马达驱动,每个模轮设置有与管材形状适配的凹槽;所述工作台后方为导轨,所述抽芯油缸设置于导轨上并在第二液压马达的驱动下可沿导轨滑动,所述抽芯油缸前端开设有用以放置管材的承载槽,并自该承载槽内凸出一与管材形状适配的抽芯杆,所述抽芯杆末端位于两排模轮之间。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将主动轮和从动轮同时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通过液压马达带动主动轮和从动轮,可将管材弯成较大半径,从半径1.5m至无穷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管材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弯管机。
技术介绍
弯管机作为一种金属管材加工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弯管机种类比较多,但是受弯管摆臂半径的限制,大的半径实现不了,且现有的弯管机一般都是由油缸或电机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弯管机,操作方便,且适于弯曲半径较大的管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弯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底座上方的工作台、五个模轮、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抽芯油缸,其中,所述抽工作台上方设有五个分两排并行设置的模轮,所述模轮由工作台下方的第一液压马达驱动,每个模轮设置有与管材形状适配的凹槽;所述工作台后方为导轨,所述抽芯油缸设置于导轨上并在第二液压马达的驱动下可沿导轨滑动,所述抽芯油缸前端开设有用以放置管材的承载槽,并自该承载槽内凸出一与管材形状适配的抽芯杆,所述抽芯杆末端位于两排模轮之间。其中,所述抽芯杆为空心,并在芯内装油。其中,其中三个模轮为主动轮,另两个模轮为从动轮,主动轮和从动轮并排设置。有益效果: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将主动轮和从动轮同时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通过液压马达带动主动轮和从动轮,可将管材弯成较大半径,从半径1.5m至无穷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弯管机结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弯管机结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底座2工作台3模轮4第一液压马达 6抽芯油缸 31主动轮32从动轮7导轨 62抽芯杆【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弯管机,包括底座I及底座I上方的工作台2、五个模轮3、第一液压马达4和第二液压马达5、抽芯油缸6,其中,所述工作台2上方设有五个分两排并行设置的模轮3,所述模轮3由工作台2下方的第一液压马达4驱动,每个模轮3设置有与管材形状适配的凹槽(未图示);所述工作台2后方为导轨7,所述抽芯油缸6设置于导轨7上并在第二液压马达(未图示)的驱动下可沿导轨7滑动,抽芯油缸6前端开设有用以放置管材的承载槽(未图示),并自该承载槽(未图示)内凸出一与管材形状适配的抽芯杆62,所述抽芯杆62末端位于两排模轮3之间。其中,所述抽芯杆62为空心,并在芯内装油。其中,其中三个模轮3为主动轮,31另两个模轮3为从动轮32,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并排设置。工作时,将需要折弯的管材沿抽芯杆62推进承载槽内,然后启动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抽芯油缸6在第二液压马达的驱动下推动管材沿导轨7向模轮3方向移动,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在第一液压马达的驱动下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带动所述管材向前移动,并弯折成需要的形状。在本技术中,主动轮31和从动轮32相对位置可以调节,从而弯曲出不同半径的管材。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弯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底座上方的工作台、五个模轮、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抽芯油缸,其中,所述抽工作台上方设有五个分两排并行设置的模轮,所述模轮由工作台下方的第一液压马达驱动,每个模轮设置有与管材形状适配的凹槽;所述工作台后方为导轨,所述抽芯油缸设置于导轨上并在第二液压马达的驱动下可沿导轨滑动,所述抽芯油缸前端开设有用以放置管材的承载槽,并自该承载槽内凸出一与管材形状适配的抽芯杆,所述抽芯杆末端位于两排模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弯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底座上方的工作台、五个模轮、第一液压马达和第二液压马达、抽芯油缸,其中,所述抽工作台上方设有五个分两排并行设置的模轮,所述模轮由工作台下方的第一液压马达驱动,每个模轮设置有与管材形状适配的凹槽;所述工作台后方为导轨,所述抽芯油缸设置于导轨上并在第二液压马达的驱动下可沿导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云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西文机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