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775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将多个导电部件彼此电连接起来,能够更可靠地维持电连接。电连接器(1)具有:保持于壳体(3)的压接型触头(2a)、反作用力转换机构(51a、51b)和电线保持部(8、45a)。压接型触头(2a)具有用于与包覆电线(101a)的芯线部(104)接触的第1接触部(11a、11b)、和用于与对象侧触头(102a)接触的第2接触部(21a、21b)。反作用力转换机构(51a、51b)将通过第1接触部(11a、11b)与包覆电线(101a)的接触使得第1接触部(11a、11b)受到的反作用力(F1、F2)转换成使第2接触部(21a、21b)与对象侧触头(102a)相互加压的力(F11、F21)。电线保持部(8、45a)保持芯线部(1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连接两个导电部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用于电连接两个导电部件的电连接器已被公知(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294217号公报的“摘要”、图4、图7等)。日本特开2005-294217号公报中记载的电连接器具有压接型触头。压接型触头具有两对压接刃(35、39)和与一对压接刃(39)连续的一对弹性接触片(32)。两对压接刃(35、39)形成用于容纳包覆电线(2)的凹槽(37、41)。包覆电线(2)插入于所述凹槽(37、41)。由此,通过凹槽(37、41)的包覆电线(2)的包覆部(21)被两对压接刃(35、39)切断。其结果是,包覆电线(2)的芯线(22)在从包覆部(21)暴露出的状态下与压接刃(35、39)接触,从而与压接刃(35、39)电连接。并且,弹性接触片(32)夹着基板侧连接器(4)的触头(51),从而与触头(51)电连接。在日本特开2005-294217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中,插入于两对压接刃(35、39)的各凹槽(37、41)中的芯线(22)以扩大各凹槽(37、41)的宽度的方式一边移位一边插入到凹槽(37、41)中。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将第1导电部件与第2导电部件电连接起来,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壳体;触头,其保持于所述壳体,所述触头具有用于与所述第1导电部件接触的第1接触部、和用于与所述第2导电部件接触的第2接触部;反作用力转换机构,其用于将通过一方的所述接触部与对应的一方的所述导电部件的接触使得一方的所述接触部受到的反作用力转换成使另一方的所述接触部与对应的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件相互加压的力;以及保持部,其用于保持一方的所述导电部件,以维持一方的所述导电部件与一方的所述接触部接触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12 JP 2013-0249821.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将第I导电部件与第2导电部件电连接起来,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 壳体; 触头,其保持于所述壳体,所述触头具有用于与所述第I导电部件接触的第I接触部、和用于与所述第2导电部件接触的第2接触部; 反作用力转换机构,其用于将通过一方的所述接触部与对应的一方的所述导电部件的接触使得一方的所述接触部受到的反作用力转换成使另一方的所述接触部与对应的另一方的所述导电部件相互加压的力;以及 保持部,其用于保持一方的所述导电部件,以维持一方的所述导电部件与一方的所述接触部接触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头具有将所述第I接触部与所述第2接触部连接起来的臂部, 所述反作用力转换机构包括跷跷板结构,所述跷跷板结构具有:支点部,其形成于所述臂部;以及支点支承部,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并支承所述支点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接触部设置有一对,以夹住所述第I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光大熊谷大辅桝谷嘉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