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俊永专利>正文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765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43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体(1),在下护板体(1)上设有条状加强筋(10),加宽加强筋(14)和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加宽加强筋(14)左边设有通风孔(11),通风孔(11)是由通风孔上头(12)和通风口(2)组成的,通风孔(11)的正下方是商标图样(13),商标图样(13)和加宽加强筋(14)的正下方是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的上面设有发动机放油检修口(6)和变速箱放油检修口(8),下护板体(1)的边缘分别是:齿轮状边缘(3),右弧形边缘(5),直线边缘(7)和左弧形边缘(9),下护板体(1)边角设有定位安装孔(4)。安装使用时,齿轮状边缘(3)正对车头方向。上述设计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能够保护汽车发动机不受损;对汽车发动机有防撞、防腐蚀的作用,使发动机舱内保持清洁、降低噪音。(*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护板。
技术介绍
汽车发动机安装在车桥上,其下部是裸露的。汽车行车时,经常遇到路况不好的时候,马路上经常出现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状况,在出现路面凸出的时候,发动机可能会托底,使发动机受到损害。汽车行驶在积水路面或者雨天时、飞溅的泥浆、沙砾等异物溅入发动机舱、从而使发动机舱内的发动机、线路及电子设备受到侵蚀。安装设计合理的护板还能降噪导流。所以很多人选择在发动机外安装下护板来保护发动机,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下护板都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很好的被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的汽车发动机下护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体(I),在下护板体(I)上设有条状加强筋(10),加宽加强筋(14)和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加宽加强筋(14)左边设有通风孔(11),通风孔(11)是由通风孔上头(12)和通风口(2)组成的,通风孔(11)的正下方是商标图样(13),商标图样(13)和加宽加强筋(14)的正下方是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的上面设有发动机放油检修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体(1),在下护板体(1)上设有条状加强筋(10),加宽加强筋(14)和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加宽加强筋(14)左边设有通风孔(11),通风孔(11)是由通风孔上头(12)和通风口(2)组成的,通风孔(11)的正下方是商标图样(13),商标图样(13)和加宽加强筋(14)的正下方是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的上面设有发动机放油检修口(6)和变速箱放油检修口(8),下护板体(1)的边缘分别是:齿轮状边缘(3),右弧形边缘(5),直线边缘(7)和左弧形边缘(9),下护板体(1)边角设有定位安装孔(4)。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18 CN 201320025582.X1.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包括下护板体(I),在下护板体(I)上设有条状加强筋(10),力口宽加强筋(14)和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加宽加强筋(14)左边设有通风孔(11),通风孔(11)是由通风孔上头(12)和通风口(2)组成的,通风孔(11)的正下方是商标图样(13),商标图样(13)和加宽加强筋(14)的正下方是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油底壳梯形加强筋(15)的上面设有发动机放油检修口(6)和变速箱放油检修口(8),下护板体(I)的边缘分别是:齿轮状边缘(3),右弧形边缘(5),直线边缘(7)和左弧形边缘(9),下护板体(I)边角设有定位安装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条状加强筋(10),并且至少不少于2条,根据不同车型的需要,可以适当的增加条状加强筋(10)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条状加强筋(10),长是160-700mm,宽是40_80mm,条状加强筋(10)凹进下护板体(I)的尺寸是3_6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永
申请(专利权)人:赵俊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