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及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501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及制作工艺,涉及一种既能够有效地解决桁架式内腹板组拼工艺制作的内腹板单元吊运过程中易变形、工作效率低,又能够确保钢箱梁总拼时内腹板单元和顶板单元间的焊缝质量,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桁架式内腹板组装精度,从而达到控制总拼精度的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及工艺,钢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由上横梁板单元,下横梁板单元和中间支撑单元构成,上横梁板单元与顶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下横梁板单元与底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中间支撑单元与上横梁板单元和下横梁板单元构成正反V字形波支撑结构。优点:一是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使用过程中变形小,有利于质量控制;二是本发明专利技术变形修正在板单元上完成,生产效率提高;三是成本低,见效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为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及制作工艺,涉及一种既能够有效地解决桁架式内腹板组拼工艺制作的内腹板单元吊运过程中易变形、工作效率低,又能够确保钢箱梁总拼时内腹板单元和顶板单元间的焊缝质量,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桁架式内腹板组装精度,从而达到控制总拼精度的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及工艺,钢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由上横梁板单元,下横梁板单元和中间支撑单元构成,上横梁板单元与顶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下横梁板单元与底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中间支撑单元与上横梁板单元和下横梁板单元构成正反V字形波支撑结构。优点:一是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使用过程中变形小,有利于质量控制;二是本专利技术变形修正在板单元上完成,生产效率提高;三是成本低,见效快。【专利说明】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及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能够有效地解决桁架式内腹板组拼工艺制作的内腹板单元吊运过程中易变形、工作效率低,又能够确保钢箱梁总拼时内腹板单元和顶板单元间的焊缝质量,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桁架式内腹板组装精度,从而达到控制总拼精度的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及工艺,属箱梁桁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钢箱梁常规的桁架式内腹板组拼工艺为整个将内腹板组拼为整体,常规的桁架式内腹板组拼工艺制作内腹板生产占用场地大,板单元吊运过程中易变形,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工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能够有效地解决桁架式内腹板组拼工艺制作的内腹板单元吊运过程中易变形、工作效率低,又能够确保钢箱梁总拼时内腹板单元和顶板单元间的焊缝质量,同时又能有效地控制桁架式内腹板组装精度,从而达到控制总拼精度的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及工艺,属箱梁桁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制造领域。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专利技术在结构设计上,将钢箱梁桁架式内腹板单元拆分为上横梁板单元A= (N1+N2+N3),下横梁板单元C= (N4+N5+N6+N7+N8)和中间支撑单元(B=N9+N10+N11)三个部件:上横梁板单元(A)参与与顶板单元的制作,组拼焊接为顶板单元。可以确保上横梁桥面顶板的焊缝质量;下横梁板单元(C)参与与底板单元的制作,组拼焊接为底板单元。化零为整既减少总体拼装时的零件种类也减少后期焊接变形修整量;两个中间支撑单元件(B)在总体拼装时上端通过耳板与上横梁板单元(A)连接、下端通过接头板与下横梁板单元(C)连接。这样即能保证内腹板与顶板间的焊接质量,又提高了总拼的工作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焊接质量,控制桁架式内腹板的组装精度问题。技术方案1:一种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钢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由上横梁板单元(A),下横梁板单元(C)和中间支撑单元(B)构成,上横梁板单元(A)与顶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下横梁板单元(C)与底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中间支撑单元(B)与上横梁板单元(A)和下横梁板单元(C)构成正反V字形波支撑结构。技术方案2:—种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工艺,将钢箱梁桁架式内腹板单元拆分为上横梁板单元(A),下横梁板单元(C)和中间支撑单元(B)三个部件:上横梁板单元(A)与顶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确保焊缝质量,下横梁板单元(C)与底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两个中间支撑单元件(B)构成正或反V字形波支撑结构且正或反V字形波支撑结构上端通过耳板与上横梁板单元(A)连接、下端通过接头板与下横梁板单元(C)连接。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易行,使用过程中变形小,有利于质量控制;二是本专利技术变形修正在板单元上完成,生产效率提高;三是成本低,见效快;四是本专利技术可操作性强,在满足桁架式内腹板组焊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2。一种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钢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由上横梁板单元A,下横梁板单元C和中间支撑单元B构成,上横梁板单元A与顶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下横梁板单元C与底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中间支撑单元B与上横梁板单元A和下横梁板单元C构成正反V字形波支撑结构。上横梁板单元(A)由N1、N2和N3构成,NI和N3组焊为倒T型横梁,N2为T型横梁上的加劲板位于横梁中部。下横梁板单元(C)由N4、N5、N6、N7和N8构成,N4和N6组焊为T型横梁,N5为T型横梁上的加劲板位于横梁中部,N8接头板焊接在N6板上,N7为接头板加劲板分别于N6和N8焊接。中间支撑单元(B)由N9耳板、NlO和Nll支撑板(或支撑型钢)构成,NlO将两块Nll连接在一起,Nll支撑板上端与N9耳板连接,Nll支撑板下端连接在N8接头板上。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有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专利技术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其特征是:钢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由上横梁板单元(A),下横梁板单元(C)和中间支撑单元(B)构成,上横梁板单元(A)与顶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下横梁板单元(C)与底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中间支撑单元(B)与上横梁板单元(A)和下横梁板单元(C)构成正反V字形波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其特征是:上横梁板单元(A)由N1、N2和N3构成,NI和N3组焊为倒T型横梁,N2为T型横梁上的加劲板位于横梁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其特征是:下横梁板单元(C)由N4、N5、N6、N7和N8构成,N4和N6组焊为T型横梁,N5为T型横梁上的加劲板位于横梁中部,N8接头板焊接在N6板上,N7为接头板加劲板分别于N6和N8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其特征是:中间支撑单元(B)由N9耳板、NlO和Nll支撑板(或支撑型钢)构成,NlO将两块Nll连接在一起,Nll支撑板上端与N9耳板连接,Nll支撑板下端连接在N8接头板上。5.一种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工艺,其特征是:将钢箱梁桁架式内腹板单元拆分为上横梁板单元(A),下横梁板单元(C)和中间支撑单元(B)三个部件:上横梁板单元(A)与顶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确保焊缝质量,下横梁板单元(C)与底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两个中间支撑单元件(B)构成正或反V字形波支撑结构且正或反V字形波支撑结构上端通过耳板与上横梁板单元(A)连接、下端通过接头板与下横梁板单元(C)连接。【文档编号】E01D19/00GK103981801SQ201410038501【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专利技术者】张亚娟, 王晓辉, 康兵选, 樊昕哲, 刘婷婷, 何艳萍 申请人: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组拼结构,其特征是:钢箱梁桁架式内腹板由上横梁板单元(A),下横梁板单元(C)和中间支撑单元(B)构成,上横梁板单元(A)与顶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下横梁板单元(C)与底板单元组拼焊接为整体,中间支撑单元(B)与上横梁板单元(A)和下横梁板单元(C)构成正反V字形波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娟王晓辉康兵选樊昕哲刘婷婷何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