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450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包括底板、边框、定位孔、绝缘片、过渡片、无氧铜片、主引线、辅助引线;绝缘片为长方形且烧结在底板上;定位孔位于底板上;边框安装在绝缘片四周并烧结在底板上;过渡片烧结在绝缘片上,无氧铜片烧结在过渡片上;主引线和辅助引线均烧结在边框上并从边框侧面引出;主引线位于无氧铜片上方,主引线与无氧铜片的上下间距为0.3~0.6mm;主引线位于边框内侧处与无氧铜片通过内引线连接;内引线呈一定角度与无氧铜片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引线的内引线直接连接在过渡片上,且内引线接地部位形成一定角度,可有效减少内引线与热沉片之间的连接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包括底板、边框、定位孔、绝缘片、过渡片、无氧铜片、主引线、辅助引线;绝缘片为长方形且烧结在底板上;定位孔位于底板上;边框安装在绝缘片四周并烧结在底板上;过渡片烧结在绝缘片上,无氧铜片烧结在过渡片上;主引线和辅助引线均烧结在边框上并从边框侧面引出;主引线位于无氧铜片上方,主引线与无氧铜片的上下间距为0.3~0.6mm;主引线位于边框内侧处与无氧铜片通过内引线连接;内引线呈一定角度与无氧铜片连接。本技术主引线的内引线直接连接在过渡片上,且内引线接地部位形成一定角度,可有效减少内引线与热沉片之间的连接电阻。【专利说明】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外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电力设备上的继电器都有继电器外壳。现有继电器外壳的底板上的Beo绝缘片、Mo过渡片、无氧铜片装配焊接在一起形成热沉片,有利于保证热沉各层的相对位置、更好的控制热沉界面空洞、更好的保证无氧铜片表面的平面度,便于用户焊接芯片和键合引线。现有的继电器外壳的主引线通过内引线接地,该部分的连接形成接触电阻,该电阻的大小影响继电器外壳的电性能,即影响产品的质量,接触电阻越小越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 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一定角度的主引线的接地方式,从而减少接触电阻的固体继电器外壳。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包括底板、边框、定位孔、绝缘片、过渡片、无氧铜片、主引线、辅助引线;所述绝缘片为长方形且烧结在底板上;所述定位孔位于底板上;所述边框安装在绝缘片四周并烧结在底板上;所述过渡片烧结在绝缘片上,所述无氧铜片烧结在过渡片上;所述主引线和辅助引线均烧结在边框上并从边框侧面引出;所述主引线位于无氧铜片上方,所述主引线与无氧铜片的上下间距为0.3^0.6mm;所述主引线位于边框内侧处与无氧铜片通过内引线连接;所述内引线呈一定角度与无氧铜片连接。所述主引线为两个,所述主引线为无氧铜材质。所述辅助引线为两个,两个辅助引线设置在其中一个主引线的两侧。所述内引线与过渡片连接处的角度为10 0^SO0o所述边框为可伐材质。所述主引线和辅助引线与边框的连接处均设有陶瓷绝缘子。所述内引线为无氧铜材质。本技术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主引线的内引线直接连接在过渡片上,且内引线接地部位形成一定角度,可减少焊接空洞对引线电阻的影响以及防止焊料“过熔渣化”或“没有漫流”对引线电阻的影响,可有效减少内引线与热沉片之间的连接电阻,有效提闻广品的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主引线与过渡片连接处的剖视图。其中:1、底板;2、边框;3、定位孔;4、绝缘片;5、过渡片;6、主引线;7、辅助引线;8、陶瓷绝缘子;9、内引线;10、无氧铜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2、3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包括底板1、边框2、定位孔3、绝缘片4、过渡片5、无氧铜片10、主引线6、辅助引线7 ;所述绝缘片4为长方形且烧结在底板I上;所述定位孔3位于底板I上;所述边框2安装在绝缘片4四周并烧结在底板I上;所述过渡片5烧结在绝缘片4上,所述无氧铜片10烧结在过渡片5上;所述主引线6和辅助引线7均烧结在边框2上并从边框2侧面引出,所述主引线6位于无氧铜片10上方,所述主引线6与过无氧铜片10的上下间距为0.3^0.6mm ;所述主引线6位于边框2内侧处与无氧铜片10通过内引线9连接;所述内引线9呈一定角度与无氧铜片10连接。 定位孔3可用于将继电器外壳进行安装使用。所述主引线6为两个,所述主引线6为无氧铜材质。两个主引线6均烧结在边框2的其中一个外边上,且两个主引线6到该外边的中点的距离相等。所述辅助引线7为两个,两个辅助引线7设置在其中一个主引线6的两侧。辅助引线7采用铜芯可伐。所述内引线9与过渡片5连接处的角度为10 0^SO0o所述边框2为可伐材质,由可伐合金制成。所述主引线6和辅助引线7与边框2的连接处均设有陶瓷绝缘子8。所述内引线9为无氧铜材质。底板I为钨铜材质,绝缘片4为氧化铍材质,边框2为可伐合金材质;所述绝缘片4的四个边与对应边框之间均有间隙;所述绝缘片4为氧化铍材质。其中采用97%氧化铍(BeO)0所述过渡片5为钥(Mo)片。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I)、边框(2)、定位孔(3)、绝缘片(4)、过渡片(5)、无氧铜片(10)、主引线(6)、辅助引线(7);所述绝缘片(4)为长方形且烧结在底板(I)上;所述定位孔(3)位于底板(I)上;所述边框(2)安装在绝缘片(4)四周并烧结在底板(I)上;所述过渡片(5)烧结在绝缘片(4)上,所述无氧铜片(10)烧结在过渡片(5)上;所述主引线(6)和辅助引线(7)均从边框(2)侧面引出;所述主引线(6)位于无氧铜片(10)上方,所述主引线(6)与无氧铜片(10)的上下间距为0.3^0.6mm ;所述主引线(6)位于边框(2)内侧处与无氧铜片(10)通过内引线(9)连接;所述内引线(9)呈一定角度与无氧铜片(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引线(6)为两个,所述主引线(6)为无氧铜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引线(7)为两个,两个辅助引线(7)设置在其中一个主引线(6)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线(9)与过渡片(5)连接处的角度为10 0^SO0o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为可伐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引线(6)和辅助引线(7)与边框(2)的连接处均设有陶瓷绝缘子(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引线(9)为无氧铜材质。【文档编号】H01H45/04GK203774187SQ201420094947【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4日 【专利技术者】郑学军 申请人:青岛凯瑞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引线接地部位设有一定角度的固体继电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边框(2)、定位孔(3)、绝缘片(4)、过渡片(5)、无氧铜片(10)、主引线(6)、辅助引线(7);所述绝缘片(4)为长方形且烧结在底板(1)上;所述定位孔(3)位于底板(1)上;所述边框(2)安装在绝缘片(4)四周并烧结在底板(1)上;所述过渡片(5)烧结在绝缘片(4)上,所述无氧铜片(10)烧结在过渡片(5)上;所述主引线(6)和辅助引线(7)均从边框(2)侧面引出;所述主引线(6)位于无氧铜片(10)上方,所述主引线(6)与无氧铜片(10)的上下间距为0.3~0.6mm;所述主引线(6)位于边框(2)内侧处与无氧铜片(10)通过内引线(9)连接;所述内引线(9)呈一定角度与无氧铜片(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凯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