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临床医学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腰部疾病其病因多源 于脊柱病变,美国NIH统计:美国每年脊柱手术量超过100万例,其中腰椎手术超过25万例,治疗费用近60亿美元,我国脊柱病变患者数量比欧美国家更多,施行脊柱手术是他们中大多数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在所有脊椎节段中,枢椎被认为是较难实施椎弓根螺钉置入的节段之一,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系:①枢椎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均较小,置钉难度大;②枢椎椎弓根周围重要结构多,一旦损伤,后果严重;③由于椎动脉孔解剖变异的存在,枢椎椎弓根的解剖结构不同于普通颈椎,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上三种原因中,尤其是最后一种,可能是导致枢椎椎弓根置钉较难掌握的重要原因。手术导航技术起源于神经外科,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脊柱外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等领域,由于脊柱外科手术中病例较多且风险较大,因此导航技术的应用最为迫切与广泛,目前国内外脊柱后路导航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传统透视方法,现应用广泛,缺点:定位精确性不高,2.1s0-C臂术中三维导航,影像数据由C型臂X线机在术中即时影像三维重建获取,3.将术前螺旋CT检查所获得数据输入计算机导航系统,在导航系统三维影像引导下进行手术,4.目标跟踪的三维图像导航系统,5.在手术室安装专用的CT设备导航,其缺点是需要在手术室专门配备CT设备,需要特制的手术床,花费大等问题,6.首先获得三维旋转X线图像,再将获得MRI,将前者注册于后者,进行图像处理及导航,是既适于骨又适于软组织的手术导航,然而,设备的昂贵严重影响本法的普及和推广,7.机器人辅助导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实时评估与校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实时评估与校正的方法包括:步骤一,系统参数标定,实现C臂X射线机与CT设备坐标参数的统一,使病人经过两者成像后的结果,在系统中处于统一坐标系中;步骤二,获取的术中正侧位X片与术前CT序列片,分别把它们转换至各自相应的立体坐标系下,最后通过欧拉转换方法把它们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步骤三,术前CT的脊柱三维重建及椎节标定;通过对CT断层图像中脊柱特征及CT片中高亮度信号进行提取,分割获取脊柱断层图片,进行三维重建,获取脊柱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网格面片的构建,而后进行三维模型重构与渲染,获得脊柱三维模型;步骤四,二维X片脊柱与3D脊柱模型的椎节对应;根据术中置钉后正侧位X片脊椎与3D脊柱模型的的图像特征与医学特征共同确定椎节对应关系;步骤五,术中脊柱的准实时三维重构;根据术中置钉后正侧位X片脊椎与3D脊柱模型的图像特征,通过每一单个椎体阶段的2D‑3D配准,准实时的三维重构病人术中三维脊柱形态;步骤六,术中锥弓根螺钉定位与三维重构;步骤七,给出可视化的置钉指导置钉后实时监测结果,对于错误以及具有风险的置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实时评估与校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实时评估与校正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系统参数标定,实现C臂X射线机与CT设备坐标参数的统一,使病人经过两者成像后的结果,在系统中处于统一坐标系中; 步骤二,获取的术中正侧位X片与术前CT序列片,分别把它们转换至各自相应的立体坐标系下,最后通过欧拉转换方法把它们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 步骤三,术前CT的脊柱三维重建及椎节标定;通过对CT断层图像中脊柱特征及CT片中高亮度信号进行提取,分 割获取脊柱断层图片,进行三维重建,获取脊柱的三维点云数据;通过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网格面片的构建,而后进行三维模型重构与渲染,获得脊柱三维模型; 步骤四,二维X片脊柱与3D脊柱模型的椎节对应;根据术中置钉后正侧位X片脊椎与3D脊柱模型的的图像特征与医学特征共同确定椎节对应关系; 步骤五,术中脊柱的准实时三维重构;根据术中置钉后正侧位X片脊椎与3D脊柱模型的图像特征,通过每一单个椎体阶段的2D-3D配准,准实时的三维重构病人术中三维脊柱形态; 步骤六,术中锥弓根螺钉定位与三维重构; 步骤七,给出可视化的置钉指导置钉后实时监测结果,对于错误以及具有风险的置位螺钉,给出警告及提示,及时的校正与补救术中的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实时评估与校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实时评估与校正的方法脊柱节段属于刚体,而整个脊柱属于非刚体,通过刚体目标的2D/3D影像配准,实现非刚体关节目标的三维重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实时评估与校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实时评估与校正的方法通过2D影像估计椎弓根螺钉的3D位置,并重构手术置钉后病人脊柱的3D形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后路手术术中实时评估与校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的具体方法: 第一步,对于CT断层图像,通过阈值法,提取高亮度骨质图像数据; 第二步,通过CT图像序列获取的序列骨质图像数据,根据CT图像的像素大小、层厚与层扫间距,构建真实的人体骨骼三维点云; 第三步,病人脊柱三维模型的分离与椎节的标定,病人骨骼三维点云数据中包含了其脊柱的三维点云数据,可在前述第二步中进行分离,但为获得有序标识椎体节段的脊柱模型,把脊柱三维模型的分离与椎节标定同时进行;首先,通过CT图像序列中的骨质图像数据,根据人体医学盆骨、肋骨及肩锁骨特征,在病人骨质三维点云数据获取盆骨与肋骨位置;下一步,根据盆骨与腰椎在人体骨骼医学中关系,判断腰椎节段,进行标定并分离盆骨与椎体点云数据;然后,根据肋骨与胸椎在人体骨骼医学中关系,判断胸椎节段,进行标定并分离肋骨与椎体点云数据;再后,根据肩锁骨与颈椎在人体骨骼医学中关系,判断颈椎节段,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谭志国,张朝跃,邹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周勇,谭志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