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具有柔性;致动器,用于使显示主体变化和驱动显示主体;初始形状形成基底,在显示主体发生变化和被驱动之前维持显示主体的初始状态。柔性显示装置允许用户通过驱动致动器精确地控制柔性显示装置的变化状态并降低用于使柔性显示装置发生变化和驱动柔性显示装置的功耗。因此,通过使用柔性显示装置,可以改善用户方便性,并且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利用低的功耗被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2月1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3-001553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申请的公开通过引用其全部包含于此。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被改进为控制柔性显示装置的物理变化的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柔性显示装置指的是一种通过将显示单元形成在诸如聚酰亚胺的柔性基底上而具有柔性的装置。由于柔性显示装置的形状可以改变为使其尺寸减小以便于携带,因此柔性显示装置是非常方便的。 然而,直到现在没有精确控制柔性显示装置的物理变化的手段。为此,由于用户必须粗糙地折叠或展开柔性显示装置,因此当用户使柔性显示装置的尺寸减小以携带柔性显示装置时,用户难以精确地将形状改变成为减小后的形状,并且当用户展开柔性显示装置以观看屏幕时,用户难以精确地将形状改变成为平坦的形状。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不便,需要一种具有新的结构的柔性显示装置,通过该新的结构柔性显示装置的变化状态可以被精确地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该柔性显示装置被改进为精确控制柔性显示装置的变化状态并且降低用于使柔性显示装置变化和驱动柔性显示装置的功耗。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具有柔性;致动器,用于使显示主体变化和驱动显示主体;初始形状形成基底,在显示主体发生变化和被驱动之前维持显示主体的初始状态。 致动器可以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活性聚合物层。 当将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时,电活性聚合物层可以延伸由此使柔性显示装置进行变化。 电活性聚合物层可以包括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或聚偏二氟乙烯共三氟乙烯(PVFT)。 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材料。 致动器可以由使电活性聚合物层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一个基本单元形成。 致动器可以具有堆叠多个基本单元的结构,其中,在每个基本单元中,使电活性聚合物层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 初始形状形成基底可以使显示主体的初始状态维持为折叠状态,当致动器被驱动时,显示主体可以转变为平坦状态。 初始形状形成基底可以由合金材料形成,所述合金材料包括镁、铝和铅中的至少一种。 显示主体可以附着到初始形状形成基底的一个表面,而致动器可以附着到初始形状形成基底的另一个表面。 显示主体可以附着到致动器的一个表面,而初始形状形成基底可以附着到致动器的另一个表面。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 图2示出在柔性显示装置被驱动之前图1中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初始状态; 图3示出驱动图1中的柔性显示装置的过程; 图4A示出图1中的柔性显示装置的致动器的结构; 图4B和图4C示出图4A中示出的致动器在驱动致动器之前和之后的状态; 图5和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对图1中的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了修改的柔性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通过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 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柔性显示装置100。 如图1中所示,柔性显示装置100包括具有柔性的显示主体130、附着在显示主体130的一个表面上的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和附着在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的另一个表面上的致动器110。在图1中,标号101表示粘合层。 显示主体130表示包括堆叠在柔性基底上的用于实现图像的薄膜晶体管(TFT)和发光器件以及用于覆盖和保护TFT和发光器件的包封层的结构。在下文中,该结构被简单地称作显示主体130。由于显示主体130使用柔性基底代替固体玻璃基底,因此显示主体130可以自由地弯曲到显示主体130的最大柔性的程度。 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通过对具有低的弹性模量的镁、铝或铅等的合金在模具中进行铸造形成,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用于将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初始状态维持为折叠状态,如图2中所示。即,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经由铸造形成为U形形状的折叠状态,并且除非沿相反的方向施加外力,否则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维持该折叠状态。因此,与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结合的显示主体130在不被使用时维持折叠状态。 致动器110通过布置在致动器110和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之间的粘合层101附着到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致动器110具有电活性聚合物层113置于彼此面对的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12之间的结构,如图4A中所示。致动器110利用由于电活性聚合物层113根据施加到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12的电压进行延伸而产生弯曲力的原理被驱动。 图4B和图4C是关于驱动致动器110的原理的视图。首先,如图4B中所示,当没有电流流动时,电活性聚合物层113维持其初始厚度和初始长度L1。在该状态下,当将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12时,如图4C中所示,电活性聚合物层113的长度L2延伸。换言之,图4C中示出的长度L2比图4B中示出的长度L1长。这里,由于致动器110的一个表面附着到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并因此受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约束,因此致动器110的另一表面进一步延伸,从而产生弯曲力。另一方面,当施加到第一电极111和第二电极112的电压被去除时,电活性聚合物层113返回到图4B的产生弯曲力之前的状态。这里,由于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的初始状态是U形形状的折叠状态,因此如图4B中所示的施加电压之前的状态是折叠状态,而如图4C中所示的施加电压之后的状态是平坦状态(或者展开状态)。 图3示出致动器110产生弯曲力的驱动状态。在就这一点而言,当柔性显示装置100由于初始形状形成基底120维持在其U形形状的折叠状态时,在驱动致动器110时,弯曲力产生,从而柔性显示装置100展开到平坦状态。 由于弯曲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主体,具有柔性;致动器,用于使显示主体变化和驱动显示主体;初始形状形成基底,在显示主体发生变化和被驱动之前维持显示主体的初始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13 KR 10-2013-0015532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主体,具有柔性;
致动器,用于使显示主体变化和驱动显示主体;
初始形状形成基底,在显示主体发生变化和被驱动之前维持显示主体的
初始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致动器包括彼此面对的第
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置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活性聚合物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当电压施加到第一电极和
第二电极时,电活性聚合物层延伸由此使柔性显示装置发生变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电活性聚合物层包括从由
聚偏二氟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偏二氟乙烯共三氟乙烯和它们的组合组
成的组中选择的材料。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包括
氧化铟锡材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庸硕,鱼基汉,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