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反射和全反射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0759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8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射和全反射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属太阳能集热和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上表面透明薄膜,渐变壁厚全反射实体膜和亲水毛细管构成。多个此装置可排列组合,形成数量众多太阳能海水淡化薄膜,组合起来漂浮在海面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毛细现象使海水上升到毛细管上端,太阳光经过表层透明薄膜入射,遇到内表面发生反射或者全反射,最终将太阳光汇聚到黑色的亲水纤维毛细管上产生热能,实现海水蒸发。上升的水蒸气通过表层透明薄膜与外界空气对流换热,并在透明薄膜内侧冷凝生成淡水,淡水通过反射面内壁滑落,从支撑圆筒壁面上的出水孔流入壳体下部储存。这些淡水经累计输送给用户,也可以在海上种植小型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反射和全反射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接利用太阳能在海面上进行海水淡化,提取淡水的装置,属太阳能集热、海水淡化和水处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反射和全反射的聚光器的微型结构,利用太阳能直接产生淡水的装置。
技术介绍
从海水中提取淡水的方法有多种,但在目前技术上比较成熟的有两大类,一类是采用反渗透膜技术的膜法海水淡化系统,另一类为利用热能驱动的蒸馏法海水淡化系统。由于渗透膜技术使用费用高,主要是反渗透膜本身的使用寿命不长,具有一次性投资大、需要消耗常规电能等缺陷。利用热能驱动的海水淡化系统是最成熟的,也是目前海水淡化工业的主流,但此类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热能。由于此类系统一般还处在真空负压下工作,因此它还需要强度坚固和抗腐蚀性良好的壳体材料,这增加了它的造价和运行成本。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既节能又环保,因而受到人们推崇。如果在海面上能够直接进行海水淡化,无疑对在海上的 生产和生活提供巨大便利条件。但现有的太阳能海上淡化装置存在下面4个明显的缺陷;(I)需要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或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成本很高,不利于推广;(2)现有装置中海水的存量大,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反射和全反射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壳体(13)、透明全反射膜(4)、透明薄膜(1)、支撑圆筒(11)、亲水毛细管束(5)和毛细管套筒(6);所述透明全反射膜(4)的外形为两端开口大小不一的弧形面回转体,弧形面回转体为实体结构,其内侧反射面(2)和外侧反射面(3)均为弧形面,透明全反射膜(4)大端至小端的壁厚形成上窄下宽的结构;毛细管套筒(6)内装有并列设置的亲水毛细管束(5);其整体连接关系为:透明全反射膜(4)的小端与支撑圆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圆筒(11)的另一端与壳体(13)的底板(9)固定连接,透明全反射膜(4)的大端与壳体(13)的开口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反射和全反射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壳体(13)、透明全反射膜(4)、透明薄膜(I)、支撑圆筒(11)、亲水毛细管束(5)和毛细管套筒(6);所述透明全反射膜(4)的外形为两端开口大小不一的弧形面回转体,弧形面回转体为实体结构,其内侧反射面(2)和外侧反射面(3)均为弧形面,透明全反射膜(4)大端至小端的壁厚形成上窄下宽的结构;毛细管套筒(6)内装有并列设置的亲水毛细管束(5); 其整体连接关系为:透明全反射膜(4)的小端与支撑圆筒(11)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圆筒(11)的另一端与壳体(13)的底板(9)固定连接,透明全反射膜(4)的大端与壳体(13)的开口端连接,透明薄膜⑴将壳体(13)的开口端和透明全反射膜⑷的大端封闭,透明全反射膜(4)的内侧反射面(2)和透明薄膜(I)形成封闭的蒸发-冷凝腔(14),毛细管套筒(6)固定在壳体(13)的底面上且位于支撑圆筒(11)内,毛细管套筒(6)内亲水毛细管束对应的壳体(13)底面镂空;支撑圆筒(11)的圆周面上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出水孔(7),壳体(13)的壁面上开有淡水输送孔(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反射和全反射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蒸发-冷凝腔(14)内充入密度小于水蒸气的气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反射和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飞伍纲冯朝卿熊建银康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