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320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其包括有盒本体、盒套体以及保护盒,其中,盒本体包括两第一侧壁、四勾片、两第二侧壁、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置放台,各勾片分别连接在各第一侧壁内侧面两端,并相互勾设以固定两第一侧壁,容置空间由各第一侧壁与各第二侧壁围设形成,置放台设在容置空间内,各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与各勾片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弧状的防裂缘,盒套体套设盒本体且压制各第二侧壁,保护盒可封盖地装设该盒本体以及盒套体,于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组装时不易裂开、且具有保护盒保护的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其包括有盒本体、盒套体以及保护盒,其中,盒本体包括两第一侧壁、四勾片、两第二侧壁、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置放台,各勾片分别连接在各第一侧壁内侧面两端,并相互勾设以固定两第一侧壁,容置空间由各第一侧壁与各第二侧壁围设形成,置放台设在容置空间内,各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与各勾片之间分别形成有一弧状的防裂缘,盒套体套设盒本体且压制各第二侧壁,保护盒可封盖地装设该盒本体以及盒套体,于是,本技术可提供一种组装时不易裂开、且具有保护盒保护的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专利说明】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存放物品的容器,尤指一种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基因检测服务,可利用采集棒采集使用者的细胞,再将采集到的细胞进行基因检测,让使用者可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所述的基因检测用到的采集棒是放在包装盒中贩卖的,现有的包装盒请参阅图6以及图7所示,其包括有一盒本体70以及一置放台80,其中,该盒本体70呈矩形且包括两长内壁71、四勾片72、两短内壁73、一容置空间74、一盖体75以及一信封空间76,各该勾片72分别连接在各该长内壁71两端,各该勾片72与相连的该长内壁71之间可弯折,该邻近的勾片72相互勾设使各该长内壁71固定呈相向关系,该盒本体70以各该长内壁71与各该短内壁73围设出该容置空间74,该盖体75可封盖该容置空间74,该信封空间76形成在该盖体75的夹层,并可用来放置回邮信封,该置放台80放于该容置空间74内且可用来放置采集棒。然而,由于各该勾片72与相对应的长内壁71之间的连接处77呈直角,易使应力集中,当包装盒在组装过程中受到挤压时,各该勾片72与长内壁71之间的连接处77容易裂开,且现有包装盒缺乏外盒保护,在运送过程中受到碰撞或挤压时,该盒本体70的四个外侧转角处容易分离,使该盒本体70变形,因此需要以胶带90加以固定,较不美观,所述缺失,确实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用于包装采集棒的包装盒的各该勾片与长内壁的连接处容易裂开,以及盒本体的四个转角处容易分离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解决目前技术问题的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本技术解决先前技术问题所提出的一种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其包括有:一盒本体,其包括两第一侧壁、四勾片、四防裂缘、两第二侧壁、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置放台,其中,两该第一侧壁相向设置且分别包括一内侧面以及一顶面,该顶面连接在该内侧面的一侧,其中的两勾片分别连接在其中一内侧面的两端,另两勾片分别连接在另一内侧面的两端,各该勾片与各该内侧面的连接处呈弯折状,且两该相对的勾片相互勾设,各该防裂缘呈弧状且分别形成在各该内侧面、各该勾片与各该顶面之间,两该第二侧壁呈相向设置且分别遮盖各勾片,且各该第二侧壁分别包括一内侧面,该容置空间是由各该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与各该第二侧壁的内侧面围设形成,该置放台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以及一盒套体,其套设该盒本体且包括一套合空间以及两压制面,其中,该套合空间形成在该盒套体内,且在该盒套体的至少一侧形成一开口,该套合空间套设该盒本体,各该压制面形成在该盒套体两端,且分别压制各该第二侧壁。所述的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其中该盒本体进一步包括多个减压孔,各该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上穿设有至少一个减压孔。所述的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其进一步包括一保护盒,该保护盒包括一盒空间以及一盒盖,其中,该盒空间装设该盒本体与该盒套体,该盒盖选择性地封盖该盒空间。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功效增进有:1.各该防裂缘呈弧状,且形成在各该第一侧壁的内侧面、各该勾片与各该顶面之间,使此处在组装时不易因受到挤压扭曲而裂开,该盒套体利用各该压制面压制各该第二侧壁,使该盒本体的四个外侧转角不易分离。2.各该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上穿设有至少一个减压孔,当该盒本体以机器伸入该容置空间撑开组装时,可分散机器撑开该盒本体的压力,以保护盒本体不易因受力而变形。3.该保护盒装设该盒本体与该盒套体,亦可进一步装设回邮信封,且该保护盒可进一步保护该盒本体与该盒套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盒本体展开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组装流程图。图5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组装流程图。图6是现有采集棒包装盒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现有采集棒包装盒的部分盒本体展开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10盒本体11第一侧壁111内侧面112顶面12勾片13防裂缘14第二侧壁141内侧面15减压孔16容置空间17置放台20盒套体21套合空间22压制面23开口30保护盒31盒空间32盒盖33开口 40采集组件50回邮信封《现有技术》70盒本体71长内壁72勾片 73短内壁74容置空间75盖体76信封空间77连接处80置放台90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技术所提供的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的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有一盒本体10、一盒套体20以及一保护盒30。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所示,该盒本体10为矩形状且包括两第一侧壁11、四勾片12、四防裂缘13、两第二侧壁14、六减压孔15、一容置空间16以及一置放台17,其中,两该第一侧壁11呈相向设置且分别具有一内侧面111以及一顶面112,该顶面112连接在该内侧面111的长侧边上,其中的两勾片12分别连接在其中一内侧面111的两端,另两勾片12分别连接在另一内侧面111的两端,各该勾片12与各该内侧面111的连接处可弯折,且两相向勾片12相互勾设以固定各该第一侧壁11的位置,各该防裂缘13呈弧状且形成在各该内侧面111、各该勾片12与该相对应的顶面112之间,两该第二侧壁14分别遮盖各该相互勾设的勾片12且呈相向设置,且各该第二侧壁14分别包括一内侧面141,其中的四减压孔15分别两两穿 设在两该第一侧壁11的内侧面111上,另两减压孔15分别穿设在两该第二侧壁14的内侧面141上,该容置空间16是由各该第一侧壁11的内侧面111与各该第二侧壁14的内侧面141围设形成,该置放台17设置在该容置空间16内,该置放台17可置放采集组件40。该盒套体20呈矩形状且包括一套合空间21以及两压制面22,其中,该套合空间21形成在该盒套体20内,且在该盒套体20的至少一侧形成一开口 23,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该套合空间21在该盒套体20的两侧皆形成开口 23,该盒套体20利用该套合空间21套设该盒本体10,各该压制面22形成在该盒套体20的两端,且该盒套体20利用各该压制面22分别压制各该第二侧壁14,以防止该盒本体10的四个外侧转角受到挤压而分离变形。该保护盒30呈矩形封闭状且包括一盒空间31以及一盒盖32,其中,该盒空间31形成在该保护盒30内且具有一开口 33,该保护盒30可以利用该盒空间31装设组装好的该盒本体10与该盒套体20,且该盒空间31亦可进一步装设回邮信封50,该盒盖32可封盖该开口 33,当使用者采集完检体并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包装采集组件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盒本体,其包括两第一侧壁、四勾片、四防裂缘、两第二侧壁、一容置空间以及一置放台,其中,两该第一侧壁相向设置且分别包括一内侧面以及一顶面,该顶面连接在该内侧面的一侧,其中的两勾片分别连接在其中一内侧面的两端,另两勾片分别连接在另一内侧面的两端,各该勾片与各该内侧面的连接处呈弯折状,且两该相对的勾片相互勾设,各该防裂缘呈弧状且分别形成在各该内侧面、各该勾片与各该顶面之间,两该第二侧壁呈相向设置且分别遮盖各勾片,且各该第二侧壁分别包括一内侧面,该容置空间是由各该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与各该第二侧壁的内侧面围设形成,该置放台放置在该容置空间内;以及一盒套体,其套设该盒本体且包括一套合空间以及两压制面,其中,该套合空间形成在该盒套体内,且在该盒套体的至少一侧形成一开口,该套合空间套设该盒本体,各该压制面形成在该盒套体两端,且分别压制各该第二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惠馨关淑君林咏翔
申请(专利权)人:大江基因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