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国华专利>正文

桌面印前彩色数码打稿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0255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打印机之彩色数码打稿工艺。其特点是先将CMYK彩图样经计算机组版文件处理成含有4个色版的分别与C、M、Y、K相对应的已分色的PostScript文件或已分色的PDF灰度文件,然后送入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分四次在同样纸面上完成CMYK图样的彩色复合打印。其优点是彩色还原准确,且可产生分色处理后的单色打印样稿。适合于在各类打印机上应用,尤其是低档的RGB打印机采用本工艺也能产生较理想的彩色打印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彩色印前流程中的数码打稿工艺。目前,国内外所使用的彩色打印机,大多为RGB方式,虽然打印头有4色、6色、甚至7色,但内部解释均是RGB模式,打印输出时以一次方式完成,其缺点是彩色过于饱和,不能正确还原CMYK图像的色彩,而高、中档的彩色打印机,采用PostScript模式或PostScript仿真打印,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CMYK打印稿的彩色还原问题,但这种打印方式是建立在目前并不完全成熟的CIE彩色管理方式上,在打印过程中将CMYK模式转为CIE的Lab模式,然后通过打印机的ICC特性文件转换成打印机所接受的数据,其打印色彩的准确性依赖于ICC特性文件的正确性。由于ICC特性文件的建立与各厂家打印机本身的性能、打印油墨的性能有关,并且通常的ICC特性文件的建立仅是建立在几十个色块校色的基础上,达不到完整的彩色还原,故一般性能的打印机不能适用于印前彩色数码打稿。现有的打样机如怡敏信热升华打稿机、柯达公司的Approvd XP打样机、Polaroid公司的Po-laproof打样机等少量几个品牌,其精致的制作工艺水平、自带的色彩管理系统加之对ICC特性文件的精心校正,色彩效果几乎达到了为印刷界所接受的程度,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其设备及软件价格奇高,一般都在8-20万美元,不是每个公司都有这种财力而购买,性能价格比不理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应于低、中、高档打印机,且能达到准确的彩色还原效果,并能大幅度降低印前彩色打稿(样)成本的彩色打印工艺。本专利技术使用已分色的PostScript文件(通常可RIP解释成对应于兰C、品红M、黄Y、黑K的四个黑白页面)或已分色的PDF文件(通常由四个连续的黑白页面组成,分别对应于兰C、品红M、黄Y、黑K)作为印前桌面彩色数码打稿(样)的源文件,在单张纸上用四色打印墨(兰C、品红M、黄Y、黑K)打印出复合或叠加的彩色样张。有使用“分色再复合”的独特打印方式的明显特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彩色打印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首先将CMYK彩色图样由计算机通过组版文件处理成含有4个色版的分别与C、M、Y、K相对应的已分色的PostScript文件或PDF灰度文件;(2)将该PostScript文件或PDF灰度文件输至彩色打印机,通过编制在打印机内的打印驱动程序控制打印机打印上述灰度文件的第一个色版页面,即与C(兰色)相对应的第一个页面;(3)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将第一个页面打印完毕后使打印稿复位,即退回原位;(4)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再打印前述灰度文件的第二个色版页面,即与M(品红)相对应的页面;然后按步骤(3)打印机将第二个页面已打印完毕的打印稿复位;(5)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再打印前述灰度文件的第三个色版页面,即与Y(黄色)相对应的页面,然后按步骤(3)打印机将第三个页面打印完毕后的打印稿复位;(6)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再打印前述灰度文件的第四个色版页面,即与K(黑色)相对应的页面,打印完毕后,打印稿形成CMYK彩色图样的复合打印稿输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①本工艺建立在PostScript文件或PDF文件打印基础上,与RIP到照排机出胶片有相同的一致性,由于采用同一个已分色的PostScript灰度文件或同一个已分色的灰度的PDF文件,克服了现有印前数码打稿与照排出胶片进行印刷色彩不一致的缺点。②本工艺跳过了现有的彩色管理方法,仅是应用打印机可还原线性灰度图像(图形)的基本功能,达到了CMYK彩色打印还原。③本工艺遵循Adobe公司的PostScript或PDF工业标准,用已分色的PostScript或已分色的PDF格式文件作为彩色数码打印的源文件。④本工艺优先使用已分色的PDF格式的灰度文件,该文件可从使用于照排出胶片的C、M、Y、K格式的已分色的PostScript文件蒸馏而成,⑤对于本工艺,打印已分色的PostScript文件或已分色的PDF格式文件的4个灰度页面,均可得到相应的不同深浅的网点图像,如分别打印可得到相应的单色图像稿,如更换不同颜色的油墨,纸张不换,就可以在原张纸上得到彩色复合打印样稿。⑥由于本打印工艺受设备的影响较小,使得现有的低档RGB打印机采用本工艺也能产生较理想的彩色打印效果。权利要求1.桌面印前彩色数码打稿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计算机将CMYK彩色图样通过组版文件处理成含有4个色版的分别与C、M、Y、K相对应的已分色的PostScript文件或PDF灰度文件;(2)将该PDF灰度文件输至彩色打印机,通过一编制在打印机内的打印驱动程序控制打印机打印上述灰度文件的第一个色版页面,即与C(青色)相对应的第一个页面;(3)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将第一个页面打印完毕后使打印稿复位,即退回原位;(4)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再打印前述灰度文件的第二个色版页面即与M(品红)相对应的页面;然后按步骤(3)打印机将第二个页面已打印完毕的打印稿复位;(5)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的控制下,再打印前述灰度文件的第三个色版页面,即与Y(黄色)相对应的页面;然后按步骤(3)打印机将第三个页面打印完毕后的打印稿复位;(6)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再打印前述灰度文件的第四个色版页面,即与K(黑色)相对应的页面,打印完毕后打印稿形成CMYK彩色图样的复合打印稿输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打印机之彩色数码打稿工艺。其特点是先将CMYK彩图样经计算机组版文件处理成含有4个色版的分别与C、M、Y、K相对应的已分色的PostScript文件或已分色的PDF灰度文件,然后送入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分四次在同样纸面上完成CMYK图样的彩色复合打印。其优点是彩色还原准确,且可产生分色处理后的单色打印样稿。适合于在各类打印机上应用,尤其是低档的RGB打印机采用本工艺也能产生较理想的彩色打印效果。文档编号B41M5/00GK1298799SQ9911459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蒋国华 申请人:蒋国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桌面印前彩色数码打稿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计算机将CMYK彩色图样通过组版文件处理成含有4个色版的分别与C、M、Y、K相对应的已分色的PostScript文件或PDF灰度文件;(2)将该PDF灰度文件输至彩色打印机,通过一编 制在打印机内的打印驱动程序控制打印机打印上述灰度文件的第一个色版页面,即与C(青色)相对应的第一个页面;(3)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将第一个页面打印完毕后使打印稿复位,即退回原位;(4)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再打印前述灰度 文件的第二个色版页面即与M(品红)相对应的页面;然后按步骤(3)打印机将第二个页面已打印完毕的打印稿复位;(5)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的控制下,再打印前述灰度文件的第三个色版页面,即与Y(黄色)相对应的页面;然后按步骤(3)打印机将第三个 页面打印完毕后的打印稿复位;(6)打印机在打印驱动程序控制下,再打印前述灰度文件的第四个色版页面,即与K(黑色)相对应的页面,打印完毕后打印稿形成CMYK彩色图样的复合打印稿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蒋国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