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载式微过滤除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30061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7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船载式微过滤除藻系统。船身主体为船头和船尾,船头底部设置进水口,进水口上安设格栅网,船头内设置取水室,取水室中部安设进水闸门,把取水室分为前室和后室,后室端部安设提升泵,提升泵通过输水管把原水引入转鼓内,微过滤机主体分为过滤箱体和蓄水槽,过滤后的原水由溢流口流出,进入蓄水槽内,蓄水槽的输出端设置排水口输出过滤后的原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制作简单,操作简便,流量高,运行和维护的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滤出的固体物质持续不断的全部清除出转鼓,过滤彻底,对滤布无压力使用寿命长,根据不同水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船身主体,安装不同数量不同型号的微过滤机主体以适应不同水域,有利于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是船载式微过滤除藻系统。船身主体为船头和船尾,船头底部设置进水口,进水口上安设格栅网,船头内设置取水室,取水室中部安设进水闸门,把取水室分为前室和后室,后室端部安设提升泵,提升泵通过输水管把原水引入转鼓内,微过滤机主体分为过滤箱体和蓄水槽,过滤后的原水由溢流口流出,进入蓄水槽内,蓄水槽的输出端设置排水口输出过滤后的原水。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制作简单,操作简便,流量高,运行和维护的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滤出的固体物质持续不断的全部清除出转鼓,过滤彻底,对滤布无压力使用寿命长,根据不同水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船身主体,安装不同数量不同型号的微过滤机主体以适应不同水域,有利于广泛应用。【专利说明】船载式微过滤除藻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藻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船载式微过滤除藻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在工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加速了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进程,其极端表现就是蓝藻的爆发,它会对水环境将造成严重的危害,破坏生态平衡,甚至使水域丧失使用功能,造成水资源、水环境和区域经济的重大损失。蓝藻爆发次数逐年增多;蓝藻爆发的水域范围逐年扩大;蓝藻爆发的年内时间延长;蓝藻爆发呈现出一定的年际波动性;蓝藻的优势藻种由河道型向湖泊型转化。蓝藻的大量繁殖,会使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迅速降低,直接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物的死亡,导致水体遭受污染,对人及周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蓝藻出现的时间,过去是在7、8月份,但近两年出现的时间开始提早,有的甚至4、5月份就开始在河流、湖泊中出现大面积的蓝藻,而且范围和严重程度逐年上升,诸如江苏太湖、南京玄武湖、云南滇池、安徽巢湖等在近几年都深受蓝藻污染之苦。流域范围内的综合治理,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控制,水体生态环境的恢复等长效控制措施,对于从根本上延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消除藻类危害具有“治本”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除藻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船载式微过滤除藻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船身主体、微过滤机主体、进水口、取水室、微过滤机排水口、排放口、螺杆压榨机、超声波测位仪、蓄水槽、反冲洗装置、藻类收集槽、螺杆压榨机、收渣管和磷吸附器组成,船身主体整体呈船型,为船头和船尾,船头底部设置进水口,进水口整体呈矩形,进水口沿船头船底部倾斜设置,且与船头底部相吻合,进水口上安设格栅网,滗除原水中的杂物进入取水室,进水口与取水室贯通。本技术改变以往传统生产、安装模式,可将I台微过滤机主体安装在船身主体上,或者数台微过滤机主体并行安装在船身主体上,或者选用不同型号的微过滤机安装在船身主体上,用于废水、污水、净水处理,由以往的固定安装式转变为移动安装式,增加了船载式微过滤除藻系统的使用灵活性。本技术为了解决系统的能源供给问题,特别为系统增加了太阳能发电供电及UPS供电相结合的能源供给,达到了节能、环保,在处理蓝藻污染的同时不增加新的能源耗费。本技术在船头底部设置矩形斜口,作为进水口,原水(待过滤的水体)通过进水口进入取水室的前室,打开进水闸门后,原水进入取水室的后室,安装在取水室后室的卧式提升泵沿输水管输送到微过滤机主体。船身主体采用船体用结构钢、碳纤维材质、碳素钢材质和低合金高强度钢材质制作。船身主体的船尾的上部设置驾驶室,船身主体的船尾的下部设置排放口,排放口沿船尾底部设置,且与船尾底部相吻合,排放口与净水排放管贯通。 本技术被过滤后的原水通过滤布渗出,水位超过挡水堰时,被过滤后的原水流入蓄水槽内,经排水口排出微过滤机主体,进入磷吸附器,除磷后再通过排放口排出船身主体外,自流排出到水域中。船头内设置取水室,取水室整体呈漏斗形,取水室中部安设进水闸门,把取水室分为取水室前室和取水室后室,取水室前室的前端部为进水口,取水室的中部设置进水闸门,进水闸门封闭进水室的前室和进水室的后室,取水室的后室端部安设提升泵,提升泵的输出口与输水管的一端部相连接,输水管的另一端部与微过滤机主体的转鼓相连接,把原水弓I入转鼓内。本技术采用进水闸门将取水室分为前室和后室,关闭进水闸门原水不进入取水室的后室减少船头的负重,不影响船身主体的行驶,实施过滤作业,打开进水闸门,把原水放入取水室的后室,安设在取水室后室的提升泵把原水输送到微过滤机主体的转鼓内。船身主体上设置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转换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内,蓄电池与提升泵、驱动电机、冲洗泵、磷吸附器和螺杆压榨机相连接。本技术为了解决能源供给问题,充分利用船身主体的顶棚,在船体的顶棚上安设太阳能板,另外,船身主体在行驶和作业期间,有广泛的汲取太阳能的条件,增加了太阳能发电供电和UPS供电相结合的能源供给,达到了节能、环保,在处理蓝藻污染的同时不增加新的能源耗费。微过滤机主体是由转鼓、滤布、过滤箱体、挡水堰、微过滤机排水口、驱动电机、溢流口、藻类收集槽、冲洗水收集槽、超声波测位仪、反冲洗装置、除磷输送管、收渣管、放空管、净水排放管和蓄水槽组成,船身主体上至少安装I台微过滤机主体,微过滤机主体整体呈箱形,微过滤机主体中部设置挡水堰,挡水堰把微过滤机主体分隔成过滤箱体和蓄水槽,过滤箱体整体呈箱形,过滤箱体内安设转鼓实施过滤原水,蓄水槽整体呈箱形,蓄水槽收集过滤后的原水,挡水堰的上部和微过滤机主体上部内壁构成溢流口,蓄水槽的输出端设置微过滤机排水口输出过滤后的原水。本技术根据设计要求在船身主体上设置一台或数台微过滤机主体,水域的面积较小,船身主体不宜过大,船身主体上设置微过滤机主体的数量就要减少;水域的面积较大,除藻的作业量加大,船身主体可以加大,船身主体上设置微过滤机主体的数量则可以增多。微过滤机主体采用金属板材和金属型材制作,过滤箱体、蓄水槽和挡水堰均采用金属板材和金属型材制作,采用挡水堰把微过滤机主体内部分割成过滤箱体和蓄水槽,利用原水自流的原理,在过滤箱体内过滤后的原水的水位升高后,从挡水堰的上端部的溢流口流入蓄水槽内,无需能源。微过滤机主体底部安设放空阀。本技术当需要对微过滤机主体实施维护或检修时,先打开放空阀,放空微过滤机主体内的原水,再进行维护或检修。 微过滤机主体上部安设超声波测位仪,超声波测位仪监测过滤箱体内过滤后的原水的水位,过滤箱体内安设转鼓,转鼓整体呈桶形,转鼓的四周设置滤布网架,滤布网架上安设滤布,转鼓与过滤箱体分隔密闭,输水管与转鼓相连接,输水管把原水输入转鼓内,驱动电机与转鼓相连接,驱动电机带动转鼓旋转,转鼓内设置藻类收集槽和冲洗水收集槽,冲洗水收集槽整体呈斗槽状,接收反冲洗装置冲洗滤布的原水,藻类收集槽把冲洗下来的带有藻类的原水输送给螺杆压榨机,藻类收集槽输出端与螺杆压榨机的收渣管相连接。本技术将原水注入转鼓内利用水的特性,转鼓与过滤箱体分隔密闭,原水从滤布穿过进入过滤箱体,原水携带的藻类物质驻留在转鼓的滤布内侧,从原水中过滤分离出藻类物质。转鼓的四周设置滤布网架,滤布网架采用金属钢材质、聚酯类材质制作,滤布网架上设置滤布,滤布采用纺织物材质制作。转鼓内的上部安设冲洗水收集槽和藻类收集槽,冲洗水收集槽和藻类收集槽采用金属板材材质制作,冲洗水收集槽和藻类收集槽收集喷淋水透过滤布冲洗下来的藻类物质和喷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载式微过滤除藻系统,其特征是由船身主体(1)、微过滤机主体(8)、进水口(3)、取水室(4)、微过滤机排水口(13)、排放口(14)、螺杆压榨机(23)、超声波测位仪(19)、蓄水槽(34)、反冲洗装置(20)、藻类收集槽(17)、螺杆压榨机(23)、收渣管(31)和磷吸附器(28)组成,船身主体(1)整体呈船型,为船头(2)和船尾(26),船头(2)底部设置进水口(3),进水口(3)整体呈矩形,进水口(3)沿船头(2)船底部倾斜设置,且与船头(2)底部相吻合,进水口(3)上安设格栅网,滗除原水中的杂物进入取水室(4),进水口(3)与取水室(4)贯通;船身主体(1)的船尾(26)的上部设置驾驶室(27),船身主体(1)的船尾(26)的下部设置排放口(14),排放口(14)沿船尾(26)底部设置,且与船尾(26)底部相吻合,排放口(14)与净水排放管(33)贯通;船头(2)内设置取水室(4),取水室(4)整体呈漏斗形,取水室(4)中部安设进水闸门(5),把取水室(4)分为取水室(4)前室和取水室(4)后室,取水室(4)前室的前端部为进水口(3),取水室(4)的中部设置进水闸门(5),进水闸门(5)封闭进水室(4)的前室和进水室(4)的后室,取水室(4)的后室端部安设提升泵(6),提升泵(6)的输出口与输水管(7)的一端部相连接,输水管(7)的另一端部与微过滤机主体(8)的转鼓(9)相连接,把原水引入转鼓(9)内;船身主体(1)上设置太阳能板(35),太阳能板(35)转换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内,蓄电池与提升泵(6)、驱动电机(15)、冲洗泵(29)、磷吸附器(28)和螺杆压榨机(23)相连接;微过滤机主体(8)是由转鼓(9)、滤布(10)、过滤箱体(11)、挡水堰(12)、微过滤机排水口(13)、驱动电机(15)、溢流口(16)、藻类收集槽(17)、冲洗水收集槽(18)、超声波测位仪(19)、反冲洗装置(20)、除磷输送管(30)、收渣管(31)、放空管(32)、净水排放管(33)和蓄水槽(34)组成,船身主体(1)上至少安装1台微过滤机主体(8),微过滤机主体(8)整体呈箱形,微过滤机主体(8)中部设置挡水堰(12),挡水堰(12)把微过滤机主体(8)分隔成过滤箱体(11)和蓄水槽(34),过滤箱体(11)整体呈箱形,过滤箱体(11)内安设转鼓(9)实施过滤原水,蓄水槽(34)整体呈箱形,蓄水槽(34)收集过滤后的原水,挡水堰(12)的上部和微过滤机主体(8)上部内壁构成溢流口(16),蓄水槽(34)的输出端设置微过滤机排水口(13)输出过滤后的原水;微过滤机主体(8)底部安设放空阀(32);微过滤机主体(8)上部安设超声波测位仪(19),超声波测位仪(19)监测过滤箱体(11)内过滤后的原水的水位,过滤箱体(11)内安设转鼓(9),转鼓(9)整体呈桶形,转鼓(9)的四周设置滤布网架(36),滤布网架(36)上安设滤布(10),转鼓(9)与过滤箱体(11)分隔密闭,输水管(7)与转鼓(9)相连接,输水管(7)把原水输入转鼓(9)内,驱动电机(15)与转鼓(9)相连接,驱动电机(15)带动转鼓(9)旋转,转鼓(9)内设置藻类收集槽(17)和冲洗水收集槽(18),冲洗水收集槽(18)整体呈斗槽状,接收反冲洗装置(20)冲洗滤布(10)的原水,藻类收集槽(17)把冲洗下来的带有藻类的原水输送给螺杆压榨机(23),藻类收集槽(17)输出端与螺杆压榨机(23)的收渣管(31)相连接;微过滤机主体(8)上部安设反冲洗装置(20),反冲洗装置(20)是由喷淋管(21)、喷淋口(22)和冲洗泵(29)组成,转鼓(9)的上顶端设置喷淋管(21),喷淋管(21)沿转鼓(9)安设,喷淋管(21)与冲洗泵(29)相连接,喷淋管(21)上设置喷淋口(22),喷淋口(22)与转鼓(9)上顶端的滤布(10)相对应,喷淋水透过滤布(10)连同藻类物质落入冲洗水收集槽(18)内,进入藻类收集槽(17),藻类收集槽(17)的输出端与收渣管(31)相连接,把藻类收集槽(17)内的藻类物质和原水输送给螺杆压榨机(23),螺杆压榨机(23)分离藻类物质和原水;螺杆压榨机(23)安设在微过滤机主体(8)的一侧,藻类收集槽(17)输出端的输送的藻类物质和原水进入螺杆压榨机(23),螺杆压榨机(23)的螺杆压榨出的藻类物质从吐渣口(24)排出,螺杆压榨机(23)压榨出的原水由回水管(25)输送回取水室(4)的后室重新过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军张彤宇张建三傅铭王立义黄力强张洪贵任必穷刘国伟胡华芬黎荣王晓峰冯伟骞王松庆王守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贝尔芬格帕萨旺水处理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