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革表面的印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961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人造革表面的印刷方法,包括基布选择,合成底坯,采用树脂合成半成品人造革面料,在人造革表面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包括如下步骤:选用凹槽式辊轮对半成品人造革表面进行印刷处理,并对印刷表面进行紫外光照固化,其中印墨为紫外线反应型处理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一种人造革表面印刷压花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人造革行业中,人造革表面印刷通常采用凹版网目辊轮工艺,其图案部分的着墨袋均以网目方式来表现。一般而言其目数分布在100~200目之间,印墨袋承接印墨后转移到皮革上,为控制印刷过程中产生拉丝异常,对印墨粘度管制须在1000cps以下,这使得印制的表面着墨量比较小,印墨在人造革表面的附着性能差,印制的图案也只能呈现出平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寻求解决现有人造革表面印刷,印墨附着性能差,印刷表面图案只呈平面效果的缺点,提供一种印刷后产生立体图案效果、印刷过程工艺容易控制的的人造革表面印刷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基布选择,合成底坯,采用树脂合成半成品人造革面料,在人造革表面印刷,所述的印刷包括如下步骤选用凹槽式辊轮对半成品人造革表面进行印刷处理,并对印刷表面进行紫外光照固化,其中印墨为紫外线反应型处理剂。进一步,所述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选用基布;选用树脂,经湿式生产在基布上加工合成底坯;选用树脂,经干式贴合在底坯上加工合成半成品;采用紫外线反应型处理剂、选用凹槽式辊轮对半成品人造革表面进行印刷处理;在印刷表面进行紫外光照固化;烘干。进行光雾度等表面处理;水揉;烘干。更进一步,可在加工合成半成品后先增加一般印刷步骤即,选择一般印墨、网目式辊轮对半成品人造革表面进行印刷。更进一步,还可在紫外光照固化后增加步骤a进行光雾度表面处理。更进一步,还可在步骤a后增加步骤b水揉处理。更进一步,基布为rayon材质。更进一步,在印刷表面进行紫外光照固化时间为5-10秒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紫外线反应型的印墨处理剂、凹槽式辊轮对半成品表面进行印刷,同时对经处理过的印刷表面进行紫外光照固化,使印刷后的表面产生立体印刷压花效果;2、具有真皮般的手感和表现效果;3、印刷过程中的加工粘度易控制。四、具体实施方法实施例11、选择基布采用0.4mm单面起毛全人棉基布(收缩率约为5%);2、选用树脂,经湿式生产在基布上加工合成底坯A,配方将100份(质量比)的PU树脂和110份的二甲酰胺(DMF)、25份的木质粉(MCC)、1.2份的渗透剂(BW)、1.8份的乳化剂(S-80)、2份的色膏混合,配好浆料;B,条件粘度控制在2300-2500cps,搅拌均匀后真空脱泡5分钟左右;C,生产工艺参数预含浸压力为3.5Mpa;预凝固DMF含量25%;预凝固轧车压力5KG;系统张力2.5KG;六滚烫平温度135℃;涂布间隙105mm;凝固槽DMF含量15%;出水厚度0.65m;最后一组水洗液DMF含量<0.5%;烘箱温度(一至六区℃)145,150,155,155,150,145;成品厚度/宽度0.56mm/1450mm;生产速度12m/min;3、选用树脂,经干式贴合在底坯上加工合成半成品A,配方将100份的PU树脂和20份的二甲酰胺(DMF)、25份的丁酮(MEK)、40份的甲苯(TOL)、15份的PU色片混合,配好浆料;B,条件粘度控制在3000-4500cps,涂布间隙为0.13mm,生产速度为15m/min;一号、二号、三号的烘箱温度分别是75℃;130℃;130℃。4、采用紫外线反应型处理剂、凹槽式辊轮在半成品表面进行印刷,粘度调整为7000cps5、在印刷表面进行紫外光照,速度为13m/min;6、进行光雾度等表面处理用一般的PU处理料、网目式印刷机处理,烘箱温度为120℃,生产速度为20m/min;7、水揉放入水揉机中进行水揉,水温为40℃,揉纹时间为4min; 8、揉纹、烘干操作温度为80℃,揉纹时间为50min,完全干燥后即可制的表面花纹凹凸明显的人造革。实施例21、选择基布采用0.4mm单面起毛全人棉基布(收缩率约为5%);2、选用树脂,经湿式生产在基布上加工合成底坯A,配方将100份的PU树脂和110份的二甲酰胺(DMF)、25份的木质粉(MCC)、1.2份的渗透剂(BW)、1.8份的乳化剂(S-80)、2份的色膏混合,配好浆料;B,条件粘度控制在2300-2500cps,搅拌均匀后真空脱泡5min;C,生产工艺参数预含浸压力为3.5Mpa;预凝固DMF含量25%;预凝固轧车压力5KG;系统张力2.5KG;六滚烫平温度135℃;涂布间隙105mm;凝固槽DMF含量15%;出水厚度0.65m;最后一组水洗液DMF含量0.5%;烘箱温度(一至六区℃)145,150,155,155,150,145;成品厚度/宽度0.56mm/1450mm;生产速度12m/min;3、选用树脂,经干式贴合在底坯上加工合成半成品A,配方将100份的PU树脂和20份的二甲酰胺(DMF)、25份的丁酮(MEK)、40份的甲苯(TOL)、15份的PU色片混合,配好浆料;B,条件粘度控制在3000-4500cps,涂布间隙为0.13mm,生产速度为15m/min;一号、二号、三号的烘箱温度分别是75℃;130℃;130℃。4、一般印刷采用传统印刷方法(网目式印刷),印刷料为一般性PU处理剂,10m烘箱温度为120℃,生产速度为20m/min;5、采用紫外线反应型的印墨处理剂、凹槽式辊轮在已印刷表面进行再印刷,粘度调整为7000cps/25℃;5、在印刷表面进行紫外光照,速度为13m/min;6、进行光雾度等表面处理用一般的PU处理料、网目式印刷机处理,烘箱温度为120℃,生产速度为20mmin;7、水揉放入水揉机中进行水揉,水温为40℃,揉纹时间为4min;8、揉纹、烘干操作温度为80℃,揉纹时间为50min,完全干燥后即可制的表面花纹凹凸明显的人造革。权利要求1.,包括基布选择,合成底坯,采用树脂合成半成品人造革面料,在人造革表面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包括如下步骤选用凹槽式辊轮对半成品人造革表面进行印刷处理,并对印刷表面进行紫外光照固化,其中印墨为紫外线反应型处理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基布;(2)选用树脂,经湿式生产在基布上加工合成底坯;(3)选用树脂,经干式贴合在底坯上加工合成半成品;(4)采用紫外线反应型处理剂、选用凹槽式辊轮对半成品人造革表面进行印刷处理;(5)在印刷表面进行紫外光照固化;(6)烘干。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革表面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步骤还可在步骤(4)之前增加一般印刷步骤即,选择一般印墨、网目式辊轮对半成品人造革表面进行印刷。4.如权利要求3或所述的人造革表面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步骤还可在步骤(5)后增加步骤a进行光雾度表面处理。5.如权利要求4或所述的人造革表面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刷步骤还可在步骤a后增加步骤b水揉处理。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人造革表面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选的基布为rayon材质。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人造革表面的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在印刷表面进行紫外光照固化时间为5-10秒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基布选择,合成底坯,采用树脂合成半成品人造革面料,在人造革表面印刷,所述的印刷包括如下步骤选用凹槽式辊轮对半成品人造革表面进行印刷处理,并对印刷表面进行紫外光照固化,其中印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甫
申请(专利权)人:康福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