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8971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中间转印带(21)、读取部(25)以及具有辅助辊(26)的中间转印单元(2)。中间转印带(21)架设在驱动辊(22)和从动辊(23)上且沿规定的循环路径移动。读取部(25)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读取调色剂像的浓度。辅助辊(26)以使读取部(25)的读取面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的间隔固定的方式抵接于中间转印带(21)的背面。辅助辊(26)仅以规定距离S配置于水平方向上的读取部(25)的下游侧。规定距离S是从水平方向上的读取部(25)的中心M到辅助辊(26)抵接于中间转印带(21)的抵接点P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具备:中间转印带(21)、读取部(25)以及具有辅助辊(26)的中间转印单元(2)。中间转印带(21)架设在驱动辊(22)和从动辊(23)上且沿规定的循环路径移动。读取部(25)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读取调色剂像的浓度。辅助辊(26)以使读取部(25)的读取面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的间隔固定的方式抵接于中间转印带(21)的背面。辅助辊(26)仅以规定距离S配置于水平方向上的读取部(25)的下游侧。规定距离S是从水平方向上的读取部(25)的中心M到辅助辊(26)抵接于中间转印带(21)的抵接点P的距离。【专利说明】带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读取环形带表面上吸附的调色剂像的读取部的带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具备使用环形带向被转印体转印调色剂像的带单元的装置。由温度、湿度等的环境变化、以及图像吸附体的退化、调色剂的退化等的历时变化导致带单元不能恰当地维持环形带吸附的调色剂像的浓度,存在产生画质不好的问题。为此,在包括带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如特开2008-241958号公报所公开那样的、按规定的成像条件在环形带上将标准调色剂像进行成像,并从环形带的表面由读取部来读取标准调色剂像的浓度,通过以读取的浓度变为规定的标准浓度的方式变更成像条件,来调整调色剂像的浓度的装置。在读取部正确地读取标准调色剂像的浓度中,由于需要一边固定地保持读取部与环形带的表面之间的间隔,一边防止环形带的起伏,所以在基于读取部的读取时使辅助辊与环形带的背面抵接。此外,在读取部中还具有用于环形带的蛇行调整时检测环形带的蛇行量的装置。但是,由于环形带与辅助辊的抵接部分弯曲,所以存在从弯曲的表面调色剂掉落的情况。当掉落的调色剂附着在读取面上时,读取部就不能从环形带的表面正确地读取调色剂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从环形带掉落的调色剂附着在读取部的读取面上的带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带单元具备环形带、读取部以及辅助辊。环形带被支撑为吸附调色剂像的表面沿规定的移动方向自由循环移动。读取部配设于垂直方向上的环形带的下方并且从环形带的表面读取调色剂像。辅助辊以使读取部的读取面与环形带的表面之间的间隔固定的方式抵接于环形带的背面,并且仅以规定距离位于水平方向上的读取部的下游侧。规定距离是在水平方向从读取面的中心到辅助辊抵接于环形带的抵接点的距离。【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2是同一图像形成装置的读取部以及辅助辊的附近的放大图; 图3是调色剂的附着状况、可否读取以及读取结果的测定结果; 图4是同一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的框图; 图5是表示同一控制部中的浓度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具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带单元的中间转印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作为一例,具备:处理部1、中间转印单元2以及控制部200,并且基于控制部200的指示,使用从未图示的外部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进行基于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处理。处理部I具备:曝光单元11以及感光鼓12A~12D。处理部I在从曝光单元11来照射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光并且在感光鼓12A~12D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之后,供给调色剂以使静电潜像可视化为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单元2具有:中间转印带(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环形带)21、驱动辊22、从动辊23、一次转印辊24A~24D、读取部25以及辅助辊26。中间转印带22被架设在驱动辊22和从动辊23上,并沿着按感光鼓12D、12C、12B、12A的顺序通过的循环路径进行移动。一次转印辊24A~24D夹着中间转印带被配置在与感光鼓12A~12D相对的位置。一次转印辊24A~24D在使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与感光鼓12A~12D抵接的抵接位置和使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与感光鼓12A~12D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地构成。当施加一次转印电压时,一次转印辊24A~24D从感光鼓12A~12D的表面将调色剂像在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进行一次转印。读取部25是具有LED等的发光元件和光电二极管等的受光元件的光学传感器,读取中间转印带21表面中的调色剂像的浓度。将读取面朝向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来配设读取部25。读取部25从发 光元件将光照射在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上,并且由受光元件将由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进行受光。由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的反射光与调色剂的反射光的光量不同,所以读取部25根据受光元件受光的光量来读取调色剂像的浓度。如图2所示,在读取部25的读取面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之间设置有快门251。快门251在关闭读取部25的读取面的关闭位置与打开读取部25的读取面的打开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地构成。快门251连接着快门用螺线管45,并且在快门用螺线管45通电时向打开位置移动,在快门用螺线管45不通电时向关闭位置移动。辅助辊26,以将读取部25的读取面和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的间隔保持为固定的方式,在抵接于中间转印带21的背面的抵接位置与从中间转印带21的背面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地构成。辅助辊26连接着辅助辊用螺线管44,并且在辅助辊用螺线管44通电时向抵接位置移动,在辅助辊用螺线管44不通电时向分离位置移动。辅助辊26仅以规定距离S被配置在水平方向的读取部25的下游侧。规定距离S是从在水平方向的读取部25的中心M到辅助辊26抵接于中间转印带21的抵接点P的距离。图3表示在辅助辊26的半径R为5mm,并且从读取部25的中心M到读取部25的一边缘的距离L为2mm的情况下,每个规定距离S的调色剂的附着状况、可否读取以及读取结果的测定结果。调色剂的附着状况表示从中间转印带21掉落的调色剂附着在读取部25的读取面上的程度。◎表示未附着,〇表示几乎未附着,Λ表示少量附着,X表示大量附着。可否读取表示是否能使用调色剂未附着在读取面上的读取部25来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读取调色剂像。 ◎表示可很好地读取,〇表示可读取,Λ表示可部分读取,X表示不可读取。读取结果表示在使用规定期间后基于读取部25的读取结果是否正确。〇表示可正确读取,Λ表示有错误读取,X表示不可正确读取。在规定距离S比辅助辊26的半径R短的情况下,由于在读取部25的读取面上附着调色剂,所以不能正确地读取浓度。在使规定距离S与辅助辊26的半径R—致的情况下,由于在读取部25的读取面上不附着调色剂并且能防止中间转印带21的起伏,所以能正确地读取浓度。另外,在规定距离S比辅助辊26的半径R长的情况下,由于不能防止中间转印带21的起伏,所以不能正确地读取浓度。根据以上,将规定距离S确定为辅助辊26的半径R的距离。由此,由于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掉落的调色剂不会附着于读取面上并且能够防止中间转印带21的起伏,所以读取部25能从中间转印带21的表面正确地读取调色剂像的浓度。如图4所示,控制部200被连接到操作部40、读取部25、辅助辊用螺线管44、快门用螺线管45以及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单元,具备:环形带,被支撑为吸附调色剂像的表面沿规定的移动方向自由循环移动;读取部,配设于垂直方向上的所述环形带的下方并且从所述环形带的表面读取调色剂像;以及辅助辊,以使所述读取部的读取面与所述环形带的表面的间隔固定的方式与所述环形带的背面抵接,并且仅以规定距离位于水平方向上的所述读取部的下游侧;所述规定距离是,在所述水平方向,从所述读取面的中心到所述辅助辊抵接于所述环形带的抵接点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元雄大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