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震荡扶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0157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2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钻完井作业用扶正器技术领域,是一种液力震荡扶正器,包括外筒、偏心旋转内筒和环形压盖;外筒的上端内侧固定有环形端盖,外筒内套装有能通过流体冲击在外筒内偏心转动的偏心旋转内筒,对应偏心旋转内筒下方位置的外筒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压盖;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外筒内部相通的循环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带动套管震动,产生的振动波可冲击套管柱和冲刷井壁的泥饼,降低顶替液粘度,使其易于流动,提高顶替效率,同时有利于水泥环和套管柱同井壁的胶结,强化水泥石密实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固井质量;使其可适用于任何井况和地层,尤其针对低压易漏失地层有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力震荡扶正器
本技术涉及钻完井作业用扶正器
,是一种液力震荡扶正器。
技术介绍
实际钻完井作业中,固井作为一口井的收尾工程,其质量优劣关系整口井的质量,关乎能否交井问题,因此提高固井质量便成为了所有从事固完井技术的公司都在不断追求的重要目标。套管居中度和水泥浆的顶替效率是影响固井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为了保证上述两个条件,通常采用弹性或刚性扶正器实现对局中度的保证,采用提高顶替排量和流速使水泥浆形成紊流来提高顶替效率。但实际施工中,由于紊流状态通常需要大排量,高液体流动速度才能实现;现有的扶正器用于低压地层、易漏失地层或其他不适合大排量进行替浆的地层时,则存在在固井时无法达到替浆的紊流状态、顶替效率低、固井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力震荡扶正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扶正器存在的固井时无法达到替浆的紊流状态、顶替效率低、固井质量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液力震荡扶正器,包括外筒、偏心旋转内筒和环形压盖;外筒的上端内侧固定有环形端盖,外筒内套装有能通过流体冲击在外筒内偏心转动的偏心旋转内筒,对应偏心旋转内筒下方位置的外筒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压盖;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外筒内部相通的循环通道,外筒的侧壁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液体通道。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偏心旋转内筒可包括内筒本体、旋转翼板和偏心块,内筒本体外侧沿圆周呈螺旋状分布有至少三块旋转翼板,呈半环状的偏心块的内侧与至少一块的旋转翼板的外侧固定在一起。上述内筒本体的上端与环形端盖的下端之间、内筒本体的下端与环形压盖的上端之间均可设有能减小摩擦力的滚动组件。上述滚动组件为滚珠,对应滚珠位置的内筒本体的上端和下端、环形端盖的下端以及环形压盖的上端均可分布有滚动槽,两个相对应的滚动槽之间沿圆周分布有滚珠。上述内筒本体的中部内侧和偏心块的中部外侧均可设有内环槽。上述内筒本体外侧可沿圆周呈螺旋状均布有五块旋转翼板,偏心块的内侧与相邻的两块旋转翼板的外侧均固定在一起。上述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可沿圆周分布有六个循环通道,外筒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布有八个液体通道。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将偏心旋转内筒套装在外筒内,可使水泥浆和顶替液从液体通道和循环通道进入外筒内部并冲刷偏心旋转内筒使其旋转,从而使本技术带动套管震动;震动产生的振动波可冲击套管柱和冲刷井壁的泥饼,降低顶替液粘度,使其易于流动,提高顶替效率,同时有利于水泥环和套管柱同井壁的胶结,强化水泥石密实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固井质量;使其可适用于任何井况和地层,尤其针对低压易漏失地层有很好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外筒的轴测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1中偏心旋转内筒的轴测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1中偏心旋转内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筒,2为环形压盖,3为环形端盖,4为循环通道,5为液体通道,6为内筒本体,7为旋转翼板,8为偏心块,9为滚珠,10为滚动槽,11为内环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3、4、5所示,该液力震荡扶正器外筒1、偏心旋转内筒和环形压盖2 ;夕卜筒I的上端内侧固定有环形端盖3,外筒I内套装有能通过流体冲击在外筒I内偏心转动的偏心旋转内筒,对应偏心旋转内筒下方位置的外筒I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压盖2 ;环形压盖2和环形端盖3上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外筒I内部相通的循环通道4,外筒I的侧壁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液体通道5。根据需求,环形端盖3和环形压盖2的中心孔直径均小于或等于偏心旋转内筒的内径,且使环形端盖3和环形压盖2的中心孔可刚好套装在套管外侧,这样可将本技术直接套装在套管外侧,安装方便,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和措施。在使用过程中,将将本技术安装在配套的套管串中,并将其随套管下入井内设计位置,可根据需求设定使用本技术的数量;然后可开始固井作业时,水泥浆和顶替液可通过液体通道5和循环通道4进入外筒I内部,偏心旋转内筒将在水泥浆和顶替液的冲刷作用下旋转,并使本技术产生震动,从而带动套管震动;震动产生的振动波可冲击套管柱和冲刷井壁的泥饼,降低顶替液粘度,使其易于流动,提高顶替效率,同时有利于水泥环和套管柱同井壁的胶结,强化水泥石密实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固井质量;使其可适用于任何井况和地层,尤其针对低压易漏失地层有很好的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液力震荡扶正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3、4、5所示,偏心旋转内筒包括内筒本体6、旋转翼板7和偏心块8,内筒本体6外侧沿圆周呈螺旋状分布有至少三块旋转翼板7,呈半环状的偏心块8的内侧与至少一块的旋转翼板7的外侧固定在一起。在使用过程中,水泥浆和顶替液通过液体通道5和循环通道4进入外筒I内部,从而冲击在旋转翼板7上,旋转翼板7将带动内筒本体6旋转,旋转翼板7上固定的偏心块8会使本技术产生震动产生震动,从而带动套管震动。如附图1、2、3、4、5所示,内筒本体6的上端与环形端盖3的下端之间、内筒本体6的下端与环形压盖2的上端之间均设有能减小摩擦力的滚动组件。根据需求,滚动组件可以为现有公知技术。通过减小内筒本体6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可提高其转动速度,改善其震动强度。如附图1、2、3、4、5所示,滚动组件为滚珠9,对应滚珠9位置的内筒本体6的上端和下端、环形端盖3的下端以及环形压盖2的上端均分布有滚动槽10,两个相对应的滚动槽10之间沿圆周分布有滚珠9。根据需求,滚动组件也可以为其它现有公知技术。根据需求,两个相对应的滚动槽10之间可设有滚珠托架,滚珠9的中部嵌入在滚珠托架内;滚珠9可以为钢珠。如附图1、2、3、4、5所示,内筒本体6的中部内侧和偏心块8的中部外侧均设有内环槽11。这样可以减小在偏心旋转内筒转动过程中内筒本体6与套筒、偏心块8与外筒I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转速。如附图1、2、3、4、5所示,内筒本体6外侧沿圆周呈螺旋状均布有五块旋转翼板7,偏心块8的内侧与相邻的两块旋转翼板7的外侧均固定在一起。这样可使具有良好的旋转与震动效果。如附图1、2、3、4、5所示,环形压盖2和环形端盖3上均沿圆周分布有六个循环通道4,外筒I的侧壁上沿圆周均布有八个液体通道5。这样可提高其顶替排量及流速。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偏心旋转内筒和环形压盖;外筒的上端内侧固定有环形端盖,外筒内套装有能通过流体冲击在外筒内偏心转动的偏心旋转内筒,对应偏心旋转内筒下方位置的外筒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压盖;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外筒内部相通的循环通道,外筒的侧壁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液体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偏心旋转内筒和环形压盖;外筒的上端内侧固定有环形端盖,外筒内套装有能通过流体冲击在外筒内偏心转动的偏心旋转内筒,对应偏心旋转内筒下方位置的外筒下部内侧固定安装有环形压盖;环形压盖和环形端盖上均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与外筒内部相通的循环通道,外筒的侧壁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液体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偏心旋转内筒包括内筒本体、旋转翼板和偏心块,内筒本体外侧沿圆周呈螺旋状分布有至少三块旋转翼板,呈半环状的偏心块的内侧与至少一块的旋转翼板的外侧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内筒本体的上端与环形端盖的下端之间、内筒本体的下端与环形压盖的上端之间均设有能减小摩擦力的滚动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力震荡扶正器,其特征在于滚动组件为滚珠,对应滚珠位置的内筒本体的上端和下端、环形端盖的下端以及环形压盖的上端均分布有滚动槽,两个相对应的滚动槽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新超张新文杨树林王文涛王浩颜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