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铭齐专利>正文

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9172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2 2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该方法在电磁线圈盘通过受磁发热体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过程中,电磁线圈盘的两侧均布置有受磁发热体,电磁线圈盘向两侧发出的磁力线均被利用以驱使受磁发热体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同时还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它包括用于承载被加热体的容器,容器上开有用于容置电磁线圈盘的容置腔,所述电磁线圈盘两侧均设有位于容器内的受磁发热体,电磁线圈盘向两侧发出的磁力线均被利用以驱使容器内的受磁发热体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电磁线圈盘两侧的磁场均可被应用于驱使受磁发热体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有效提高了电磁线圈盘的能效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电磁加热的电磁线圈产品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电磁加热器具中,其原理都是采取受磁发热体在交变磁场因电磁感应而产生强大的涡流现象,电磁涡流促使受磁发热体的表面发热,进而实现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其具体使用最为常见的产品是电磁炉。纵观常见的电磁加热器具,其大多都是在电磁线圈盘的一侧设置受磁发热体(例如电磁炉的锅具),即电磁线圈盘是单侧磁力线工作的,同时为了避免电磁线圈盘对外界造成的磁污染,必须在电磁线圈盘的另一侧设置消磁装置或消磁结构。然而,上述结构的电磁加热装置,电磁线圈盘所产生的磁场能量仅有单面得到有效利用,另一侧面的磁场能量是被消磁,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导致现有的电磁加热线圈盘的能效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其有效利用了电磁线圈盘的双侧磁场能量,大大提高了电磁线圈盘的能效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该方法在电磁线圈盘通过受磁发热体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过程中,电磁线圈盘的两侧均布置有受磁发热体,电磁线圈盘向两侧发出的磁力线均被利用以驱使受磁发热体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上述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所述受磁发热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包覆电磁线圈盘的两侧。进一步来说,上述任意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线圈盘和受磁发热体之间设有非受磁体。根据上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它包括用于承载被加热体的容器,容器上开有用于容置电磁线圈盘的容置腔,所述电磁线圈盘两侧均设有位于容器内的受磁发热体,电磁线圈盘向两侧发出的磁力线均被利用以驱使容器内的受磁发热体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上述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所述受磁发热体为盖体型的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受磁发热体周向包覆在所述容置腔上,磁场磁力线可直接从电磁线圈盘的顶部作用于受磁发热体,既能进一步提高磁场的能效利用率,也能起到在电磁线圈盘的顶部位置即实现收集磁力线,避免其向外发散流失。进一步来说,上述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所述容器为非受磁体,起到较好的防水防漏电效果。具体来说,上述容器为玻璃器皿、陶瓷器皿或塑料器皿。另外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容器的底部。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电磁线圈盘的两侧均布置有受磁发热体,电磁线圈盘向两侧发出的磁力线均被利用以驱使受磁发热体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通过该技术方案,使得电磁线圈盘两侧的磁场均可被应用于驱使受磁发热体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有效提高了电磁线圈盘的能效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的原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应用图1所述方法的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该方法在电磁线圈盘I通过受磁发热体2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过程中,电磁线圈盘I的两侧均布置有受磁发热体2,在此所述的两侧是指绕制线圈的一侧及其背侧,受磁发热体2 —般为铁质体、不锈钢体等,只要在磁场中能产生涡流先生进而发热,即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受磁发热体2。本专利技术使得受磁发热体2布置在电磁线圈盘I的两侧,电磁线圈盘I两侧的磁场均设置有受磁发热体2,期间,电磁加热是根据磁场感应涡流原理实现对被加热体加热的,工作时,将外部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受磁发热体2的内部而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电磁线圈盘I两侧的受磁发热体2本身自行高速发热,即实现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实现电磁线圈盘I向两侧发出的磁力线均被利用以驱使受磁发热体2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上述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所述受磁发热体2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包覆电磁线圈盘I的两侧,图1上未有显示,可参见图2所示。同时,所述电磁线圈盘I和受磁发热体2之间设有非受磁体3,起到较好的防水防漏电效果。期间,根据上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参见图2所示。它包括用于承载被加热体的容器4,容器4为非受磁体3,具体可为玻璃器皿、陶瓷器皿或塑料器皿,起到较好的防水防漏电效果。容器4上开有用于容置电磁线圈盘I的容置腔5,电磁线圈盘I竖向容置于容置腔5内,容置腔5设置于所述容器4的底部。所述电磁线圈盘I两侧均设有位于容器4内的受磁发热体2,电磁线圈盘I向两侧发出的磁力线均被利用以驱使容器4内的受磁发热体2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上述受磁发热体2为盖体型的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受磁发热体2周向包覆在所述容置腔5上,即包覆在电磁线圈盘I的外周,磁场磁力线可直接从电磁线圈盘I的顶部作用于受磁发热体2,既能进一步提高磁场的能效利用率,也能起到在电磁线圈盘I的顶部位置即实现收集磁力线,避免其向外发散流失。该装置工作时,外部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受磁发热体2的内部而产生无数的小涡流,使电磁线圈盘I两侧的受磁发热体2本身自行高速发热,即实现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实现电磁线圈盘I向两侧发出的磁力线均被利用以驱使受磁发热体2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上述方法和装置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电磁加热装置中,它通过在电磁线圈盘I向两侧发出的磁力线均被利用以驱使受磁发热体2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通过该技术方案,使得电磁线圈盘I两侧的磁场均可被应用于驱使受磁发热体2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有效提高了电磁线圈盘I的能效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磁线圈盘(1)通过受磁发热体(2)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过程中,电磁线圈盘(1)的两侧均布置有受磁发热体(2),电磁线圈盘(1)向两侧发出的磁力线均被利用以驱使受磁发热体(2)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电磁线圈盘(I)通过受磁发热体(2)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过程中,电磁线圈盘(I)的两侧均布置有受磁发热体(2),电磁线圈盘(I)向两侧发出的磁力线均被利用以驱使受磁发热体(2)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线圈盘的高效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磁发热体(2)为一体成型结构并包覆电磁线圈盘(I)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电磁线圈盘(I)的高效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盘(I)和受磁发热体(2 )之间设有非受磁体(3 )。4.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方法的电磁线圈盘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承载被加热体的容器(4),容器(4)上开有用于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铭齐
申请(专利权)人:李铭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