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L气体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874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2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HCL气体吸收装置,解决了现有针对废气中HCL气体进行吸收的装置结构复杂,对废气中的HCL气体吸收率相对较低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一种HCL气体吸收装置,包括接受罐、降膜吸收器和吸收塔,降膜吸收器上设置有吸入口,其特征在于,降膜吸收器与接受罐相通;吸收塔通过降压管与降膜吸收器相通;接受罐通过循环管与吸收塔上端部所设的喷淋头相通,喷淋头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入吸收液,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真空机组通过真空管与喷淋头相通。(*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CL气体吸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废气的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废气中的HCL气体进行吸收的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药、化工产业上,往往会伴生一些废气,这些废气的成分相对较为复杂,为环境保护目的考虑,需要对这些废气进行处理。HCL作为一种酸性气体,对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大,在废气排出外界前,需要对废气中的HCL进行吸收处理。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201020228119.1)中公开了一种硫酸钾生产的副产盐酸吸收装置,属于硫酸钾生产
,其技术要点包括高位制酸水桶、硫酸气体洗涤塔、降膜吸收塔和引风机,所述的高位制酸水桶的进水口管路连接工艺水管道,出水口与降膜吸收塔的进水口管路连接,硫酸气体洗涤塔的进气口管路连接氯化氢气体,出气口与降膜吸收塔的进气口管路连接,降膜吸收塔的出气口管路连接引风机,其中,所述的高位制酸水桶的出水口与降膜吸收塔的进水口之间还管路连接有制酸水冷却器。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氯化氢气体吸收效率高、盐酸产率高的盐酸吸收装置,用于对硫酸钾生产中的副产盐酸的吸收。这种盐酸气体气体吸收装置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其对盐酸气体的吸收效果也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HCL气体吸收装置,该吸收装置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紧凑性好。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HCL气体吸收装置,包括接受罐、降膜吸收器和吸收塔,降膜吸收器上设置有吸入口,其特征在于,降膜吸收器与接受罐相通;吸收塔通过降压管与降膜吸收器相通;接受罐通过循环管与吸收塔上端部所设的喷淋头相通,喷淋头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入吸收液,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真空机组通过真空管与喷淋头相通。降膜吸收器可以对HCL气体吸收一部分,所吸收的气体会冷凝成盐酸进入到接受罐内,喷淋头用于向吸收塔中喷入吸收液。真空机组所形成的真空会作用在喷淋头的位置处,从而可推动自废气吸入口进入的废气往喷淋头方向流动,并自真空管中流出到本吸收装置的外侧。作为优选,所述的吸收塔中设置有若干筛网,这些筛网位于吸收塔中供气体通过的流道内。气体自这些筛网的孔眼中流出,气体本身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分散,而喷淋头中喷出的吸收液在筛网的作用也会产生分散作用,这便于气液的充分混和,提高对HCL气体的吸收率。作为优选,所述吸收塔位于降膜吸收器的上方,在降膜吸收器与吸收塔之间设有通管,通管的主体部分呈U形。可以在通管的U形部分注入一定量的水,以形成水封,水封和真空机组的共同作用下,可以有效阻滞气体的反向流动,提高本吸收装置的作业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吸入口位于降膜吸收器的上端侧,吸入口与通管的一端部分列在降膜吸收器的相对两侧,通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吸收塔的底部。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整体装置的结构紧凑性,且设置合理,能够适应气体的流向。作为优选,所述降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吸收塔和降膜吸收器底部的侧面上。这种布置方式结构的紧凑性好,方便对降压管的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真空机组包括推动泵、贮液箱以及连通贮液箱和推动泵的管路,在管路上设置有文丘里结构,上述的真空管与文丘里结构中形成副压的位置处相通。利用在管路上设置文丘里结构而形成副压,结构相对较为简单,非常适合应用于对气体的驱动。作为优选,所述的文丘里结构沿水平方向设置在贮液箱上。该文丘里结构沿水平方向设置在贮液箱上,使得真空机组的结构紧凑性好,方便设置。作为优选,在文丘里结构与贮液箱之间设有连通两者的联接箱,联接箱呈梯形,联接箱的下端侧与贮液箱的侧面相贴合固定在一起。以联接箱的形式实现文丘里结构与贮液箱之间的连通,结构简单,方便管路与联接箱侧面之间的联接。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经过降膜吸收器和吸收塔两级吸收,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废气中的HCL含量。通过设置所述的真空机组,可以对气体的流向进行控制,便于本吸收装置的稳定运行。设置有所述的循环泵和循环管,便于对吸收液的充分利用,提高吸收液的利用效率。本吸收装置利用HCL气体的吸收机理,采用降膜、在吸收塔内填料、文丘里分级组合吸收,最终能够达到对废气中HCL气体99.99%的吸收率。本吸收装置的主体结构为降膜吸收器、吸收塔和真空机组,结构简单、紧凑性好,所占室内厂房面积小,能够对分级能源充分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HCL气体吸收装置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中,本技术HCL气体吸收装置的结构包括接受罐1、降膜吸收器2和吸收塔5,以及用于控制废气流向的真空机组。接受罐I位于本吸收装置的底部,降膜吸收器2位于接受罐I的上方,吸收塔5位于降膜吸收器2的上方,它们三者相通。降膜吸收器2中所形成的液体会流入到接受罐I内;吸收塔5与降膜吸收器2之间设置有降压管9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相通,降压管9呈L形,降压管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吸收塔5和降膜吸收器2底端的侧面上,吸收塔5内的液体通过降压管9进入到降膜吸收器2的底部,并最终进入到接受罐I内。在降膜吸收器2的上端部的侧部设置有吸入口 3,吸入口 3用于往本吸收装置中吸入废气。连通降膜吸收器2和吸收塔5的通管4的一端部位于降膜吸收器2上与所述吸入口 3相对的一侧,通管4的主体部分呈U形,通管4的另一端连接在吸收塔5的底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通管4内需要注入液体(一般是水),以利用通管4的形状在通管4内形成液封,以阻滞气体的反向流动。本吸收装置工作时,需要在接受罐I内注入吸收液,往接受罐I内注入吸收液的方法可以通过吸入口 3进行灌注。吸收塔5的顶部设置有喷淋头6,在接受罐I与喷淋头6之间设置有循环管8,循环管8上设置有循环泵11,在循环泵11的驱动下,吸收液自喷淋头6往吸收塔5内喷入。吸收液为碱液,用于和废气混合,并与HCL中和达到稳定吸收的目的。为提高废气与吸收液之间的混合充分性,在吸收塔5中设置有若干筛网,这些筛网位于吸收塔5中供废气流过的流道内,在吸收塔5内,废气在上升过程中与下降过程中的吸收液交会混合,并完成中和反应。随着本吸收装置工作时间的推移,接受罐I内的液体量会越积越多,因此也需要往外排出成品液;有时也需要对吸收液进行更换。因此,在循环管8上设置有成品液出口 10,成品液出口 10位于循环泵11的下游。在吸收塔5的外侧设有真空机组,真空机组通过真空管7连接在喷淋头6上。真空机组包括推动泵15、贮液箱12以及连通贮液箱12和推动泵15的管路16。在管路16上设置有文丘里结构13,上述的真空管7与文丘里结构13中形成副压的位置处相通,也即是文丘里结构13上口径突然变大的位置处。利用文丘里结构13处所形成的副压而拉动废气依次沿吸入口 3、通管4、吸收塔5、真空管7方向流动。基于结构紧凑性的考虑,所述的文丘里结构13呈水平设置,它设置在贮液箱12上。在文丘里结构13与贮液箱12之间设置有连通两者的联接箱14,联接箱14呈梯形。联接箱14的上端侧与文丘里结构13连接相通,下端侧与贮液箱12的侧面贴合固定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HCL气体吸收装置,包括接受罐、降膜吸收器和吸收塔,降膜吸收器上设置有吸入口,其特征在于,降膜吸收器与接受罐相通;吸收塔通过降压管与降膜吸收器相通;接受罐通过循环管与吸收塔上端部所设的喷淋头相通,喷淋头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入吸收液,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真空机组通过真空管与喷淋头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CL气体吸收装置,包括接受罐、降膜吸收器和吸收塔,降膜吸收器上设置有吸入口,其特征在于,降膜吸收器与接受罐相通;吸收塔通过降压管与降膜吸收器相通;接受罐通过循环管与吸收塔上端部所设的喷淋头相通,喷淋头用于向吸收塔内喷入吸收液,循环管上设置有循环泵;真空机组通过真空管与喷淋头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CL气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塔中设置有若干筛网,这些筛网位于吸收塔中供气体通过的流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CL气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位于降膜吸收器的上方,在降膜吸收器与吸收塔之间设有通管,通管的主体部分呈U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HCL气体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位于降膜吸收器的上端侧,吸入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恒之泰医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