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大豆磷脂的拉丝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7805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2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丝液,具体涉及一种含大豆磷脂的拉丝液,本发明专利技术拉丝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烷基油25-30、氢化聚葵烯18-20、环烷酸稀土1-2、吗啉脂肪酸盐果蜡1-2、碳酸氢三钠1-2、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2-3、植酸钠2-3、大豆磷脂8-10、吐温806-8、乌洛托品2-3、助剂4-5、去离子水800-1000;本发明专利技术拉丝液配方中添加了具有抗磨减摩性能的环烷酸稀土材料,此外大豆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水溶液能与线材表面形成致密不透膜,减缓拉丝后线材表面的氧化发黑,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拉丝液能有效降低模具与线材间的摩擦系数,表现出优良的润滑性能,制得的线材表面光亮度高、无划痕,乳化液稳定不易酸败变质,使用周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大豆磷脂的拉丝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丝液,具体涉及一种含大豆磷脂的拉丝液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拉丝工艺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是指金属线材在压力作用下强行通过模具,获得所要求的截面积形状和尺寸的技术加工方法,而拉丝液则是拉丝工艺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剂,它主要的作用是在多种铜丝、铝丝多种线材的中拉、小拉、微细拉等拉丝、拉线工艺过程中起润滑作用,兼具保护线材、模具,达到良好的拉丝效果,拉丝液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拉丝效果,性能优良的拉丝液可以很好的保护模具,减少线材断头、模具磨损现象,兼具防锈、冷却、清洗等作用,反之,则会严重影响拉丝质量;随着拉丝工艺的应用逐渐广泛,市场对拉丝液的品质需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拉丝液主要存在乳液稳定性差、腐蚀金属线材、能耗高、不易清洗等问题,制约着拉丝、拉拔质量,急需改进其配方和工艺,使其更为高效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大豆磷脂的拉丝液,使其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和润滑性,提高乳化液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大豆磷脂的拉丝液,其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烷基油25-30、氢化聚葵烯18-20、环烷酸稀土 1-2、吗啉脂肪酸盐果蜡1-2、碳酸氢三钠1_2、聚氧乙稀聚氧丙醇胺酿2 _3、植酸纳2_3、大?憐脂8_10、吐温806-8、乌洛托品2_3、助剂4-5、去离子水 800-1000 ;所述的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大豆油12-15、叶蜡石2-3、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3-4、三聚磷酸钠0.02-0.05、聚丙烯酸钠0.1-0.2、硅烷偶联剂ΚΗ5500.01-0.02、氯化石蜡421-2、聚甘油脂肪酸酯1_2、去离子水12-15,制备方法为:先将叶蜡石在750-800°C下高温煅烧2-3h,冷却后研磨成300目粉体,粉体与硅烷偶联剂KH550混合,球磨10-15min后,与三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一起加入去离子水中,以500-6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min,随后对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的粉体与其它剩余物料混合,加热至40-50°C,继续搅拌40-50min,搅拌结束冷却至室温,即得浆料。所述的一种含大豆磷脂的拉丝液,其制备工艺为:(I)先将去离子水加热至50-60°C,加入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植酸钠、碳酸氢三钠、乌洛托品,充分搅拌至混合物完全溶解,再加入吐温80,搅拌20-30min,混合溶液保温备用;(2)将环烷基油、氢化聚葵烯混合,加热至50_60°C,加入环烷酸稀土、大豆磷脂,以1200-1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0-40min,随后一边缓慢加入步骤(1)所得物料,一边继续搅拌,搅拌40-50min后,再加入其它剩余物料,继续搅拌20_30min,搅拌结束后静置2_3h即得成品。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拉丝液优点在于:以环烷基油、氢化聚葵烯混合作为基础油,结合了矿物油与合成油的优点,具有良好的耐低温高温稳定性,同时还添加了环烷酸稀土材料,极大的提高了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能,使其润滑性能更为优良,大豆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极大的提高了乳化液的稳定性,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水溶液能与线材表面形成致密不透膜,减缓拉丝后线材表面的氧化发黑,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拉丝液能有效降低模具与线材间的摩擦系数,表现出优良的润滑性能,制得的线材表面光亮度高、无划痕,乳化液稳定不易酸败变质,使用周期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拉丝液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环烷基油28、氢化聚葵烯20、环烷酸稀土 2、吗啉脂肪酸盐果蜡2、碳酸氢三钠2、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2、植酸钠3、大豆磷脂10、吐温806、乌洛托品2、助剂5、去离子水1000 ;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大豆油12、叶蜡石3、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4、三聚磷酸钠0.05、聚丙烯酸钠0.1、硅烷偶联剂KH5500.02、氯化石蜡422、聚甘油脂肪酸酯2、去离子水15,制备方法为:先将叶蜡石在750-800°C下高温煅烧3h,冷却后研磨成300目粉体,粉体与硅烷偶联剂KH550混合,球磨15min后,与三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一起加入去离子水中,以6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0min,随后对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的粉体与其它剩余物料混合,加热至40-50°C,继续搅拌50min,搅拌结束冷却至室温,即得浆料。所述的一种含大豆磷脂的拉丝液,其制备工艺为:(I)先将去离子 水加热至50-60°C,加入吗啉脂肪酸盐果蜡、植酸钠、碳酸氢三钠、乌洛托品,充分搅拌至混合物完全溶解,再加入吐温80,搅拌20-30min,混合溶液保温备用;(2)将环烷基油、氢化聚葵烯混合,加热至50_60°C,加入环烷酸稀土、大豆磷脂,以15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0min,随后一边缓慢加入步骤(1)所得物料,一边继续搅拌,搅拌50min后,再加入其它剩余物料,继续搅拌30min,搅拌结束后静置3h即得成品。本专利技术拉丝液在常温下可贮存至少15个月以上,换液周期延长至10个月以上,拉丝时不易断线,线材表面光洁无划痕,塔轮走线通畅,其具体测试性能指标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大豆磷脂的拉丝液,其特征在于,该拉丝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烷基油25‑30、氢化聚葵烯18‑20、环烷酸稀土1‑2、吗啉脂肪酸盐果蜡1‑2、碳酸氢三钠1‑2、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2‑3、植酸钠2‑3、大豆磷脂8‑10、吐温80 6‑8、乌洛托品2‑3、助剂4‑5、去离子水800‑1000;所述的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大豆油12‑15、叶蜡石2‑3、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3‑4、三聚磷酸钠0.02‑0.05、聚丙烯酸钠0.1‑0.2、硅烷偶联剂KH550 0.01‑0.02、氯化石蜡42 1‑2、聚甘油脂肪酸酯1‑2、去离子水12‑15,制备方法为:先将叶蜡石在750‑800℃下高温煅烧2‑3h,冷却后研磨成300目粉体,粉体与硅烷偶联剂KH550混合,球磨10‑15min后,与三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一起加入去离子水中,以500‑6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20‑30min,随后对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的粉体与其它剩余物料混合,加热至40‑50℃,继续搅拌40‑50min,搅拌结束冷却至室温,即得浆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大豆磷脂的拉丝液,其特征在于,该拉丝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烷基油25-30、氢化聚葵烯18-20、环烷酸稀土 1-2、吗啉脂肪酸盐果蜡1_2、碳酸氢三钠1_2、聚氧乙稀聚氧丙醇胺酿2_3、植酸纳2_3、大?憐脂8_10、吐温80 6_8、乌洛托品2_3、助剂4-5、去离子水 800-1000 ; 所述的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环氧大豆油12-15、叶蜡石2-3、聚异丁烯基丁二酰亚胺3-4、三聚磷酸钠0.02-0.05、聚丙烯酸钠0.1-0.2、硅烷偶联剂ΚΗ550 0.01-0.02、氯化石蜡42 1-2、聚甘油脂肪酸酯1-2、去离子水12-15,制备方法为:先将叶蜡石在750-800°C下高温煅烧2-3h,冷却后研磨成300目粉体,粉体与硅烷偶联剂KH550混合,球磨10-15min后,与三聚磷酸钠、聚丙烯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为民磁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