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及高防水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7603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及高防水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所述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箱体,装设在箱体的密闭空间内的吸热装置,装设在箱体上部的透明盖板,以及装设在箱体底部的背板,所述箱体是由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及第四侧边框首尾顺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侧边框和第三侧边框的上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防水连接部,所述第二侧边框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防水连接部。非常便于实现多个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大面积连体安装,且连接紧密,具有防水性能好,定位准确,便于安装,外形美观、大方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制作具有高防水性能的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及高防水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还涉及一种采用所述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高防水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
技术介绍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在建筑上的应用目前主要是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建筑物顶上,而传统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大都是以单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为单位使用,难于用于大面积的安装,如果遇到如“太阳能屋顶”等需要用两块以上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连接使用时,传统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之间连接较为困难,并且连接不紧密,留有很大的空隙,不能有效的解决“太阳能屋顶”的防水问题。另外,传统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在高空作业时非常不易定位,导致施工难度高,施工效率低,还影响了建筑物外形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实现大面积连体安装,且连接紧密,防水效果好的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高防水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提供一种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箱体,装设在箱体的密闭空间内的吸热装置,装设在箱体上部的透明盖板,以及装设在箱体底部的背板,所述箱体是由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及第四侧边框首尾顺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侧边框和第三侧边框的上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防水连接部,所述第二侧边框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防水连接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和第四侧边框的下端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用于定位的定位部,所述第一侧边框和第三侧边框的定位部上分布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侧边框和第三侧边框的定位部两端还分别设有缺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及第四侧边框内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内装设有用于使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及第四侧边框依次连接的连接件。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及第四侧边框的上部还分别设有斜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吸热装置是由吸热板及设置在吸热板下部的排管、集管构成,所述排管、集管形成相连通的介质流道,所述集管与箱体的连接处装设有密封圈。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背板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装设在箱体的底部,于所述背板上方还装有保温材料。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上压条,所述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及第四侧边框的上端分别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上压条设有与第二插槽相适应的勾扣,该勾扣插入第二插槽内并与第二插槽相扣合。提供一种高防水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若干个呈阵列式排布的如上所述的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同行相邻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管之间通过连接管密封连通,同行相邻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一防水连接部之间装设有第一防水板,同列相邻的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之间一个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第二防水连接部搭设在另一个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上,于所述第二防水连接部上还装设有第二防水板。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水板两侧的下端分别设有与第一防水连接部相适应的第三插槽,第三插槽下端还设有限位凸起,在所述第一防水连接部插入第三插槽内时,所述限位凸起卡在第一防水连接部的底端使第一防水连接部与第一防水板固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相邻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定位部之间相互顶抵定位,相顶抵的两个定位部的缺口之间形成安装维修开口。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通过所述第一侧边框和第三侧边框的上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防水连接部,所述第二侧边框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防水连接部。在利用多个所述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制作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如太阳能屋顶)时,相邻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之间通过在所述第一防水连接部上安装第一防水板、在第二防水连接部上安装第二防水板,即可实现相邻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之间稳固并密封连接,非常便于实现多个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大面积连体安装,并具有高防水性能,外形美观、大方,便于安装等优点。2、通过在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和第四侧边框的下端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用于定位的定位部,所述第一侧边框和第三侧边框的定位部上还设有定位槽;因此每个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均可独立固定定位,在利用若干个所述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制作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时,相邻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定位部之间相互顶抵定位,有效的解决了过去的在高空作业时集热器不易定位的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效率高,进一步使得安装简便。3、通过在所述第一侧边框、第二侧边框、第三侧边框及第四侧边框的上部还分别设有斜槽,使得所述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能嵌入式或半嵌入式安装在屋顶上,安装时,可以根据实际环境需求,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进一步降低了施工难度,实用性强。4、通过将背板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式装设在箱体底部,因此所述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在不拆除整个太阳能集热器的条件下,可以单独拆除背板,以对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进行维护,具有检测及维修简便的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及高防水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C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的D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的B-B剖视图;图6是图5的E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的F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5的G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所述的高防水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所述的高防水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的侧视图之一;图11是图10的H处放大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另一种第一防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所述的高防水屋顶太阳能集热系统的侧视图之二 ;图14是图13的I处放大局部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10.箱体,11.第一侧边框,12.第二侧边框,13.第三侧边框,14.第四侧边框,15.第一防水连接部,16.第二防水连接部,17.定位部,171.定位槽,172.缺口,173.安装维修开口,18.第一插槽,19.第二插槽,110.斜槽,20.吸热装置,21.吸热板,22.排管,23.集管,24.密封圈,30.透明盖板,40.背板,41.固定件,50.连接件,60.上压条,61.勾扣,70.保温材料,80.连接管,91.第一防水板,911.第三插槽,912.限位凸起,92.第二防水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的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I包括:箱体10,装设在箱体10的密闭空间内的吸热装置20,装设在箱体10上部的透明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箱体(10),装设在箱体(10)的密闭空间内的吸热装置(20),装设在箱体(10)上部的透明盖板(30),以及装设在箱体(10)底部的背板(4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是由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第三侧边框(13)及第四侧边框(14)首尾顺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侧边框(11)和第三侧边框(13)的上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防水连接部(15),所述第二侧边框(12)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防水连接部(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箱体(10),装设在箱体(10)的密闭空间内的吸热装置(20),装设在箱体(10)上部的透明盖板(30),以及装设在箱体(10)底部的背板(40),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是由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第三侧边框(13)及第四侧边框(14)首尾顺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侧边框(11)和第三侧边框(13)的上端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防水连接部(15),所述第二侧边框(12)的上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防水连接部(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第三侧边框(13)和第四侧边框(14)的下端分别向外弯折延伸形成有用于定位的定位部(17),所述第一侧边框(11)和第三侧边框(13)的定位部(17)上分别设有定位槽(171),所述第一侧边框(11)和第三侧边框(13)的定位部(17)两端还分别设有缺口(17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第三侧边框(13)及第四侧边框(14)内侧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槽(18),所述第一插槽(18)内装设有用于使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第三侧边框(13 )及第四侧边框(14 )依次连接的连接件(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框(11)、第二侧边框(12)、第三侧边框(13)及第四侧边框(14)的上部还分别设有斜槽(1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装置(20)是由吸热板(21)及设置在吸热板(21)下部的排管(22)、集管(23)构成,所述排管(22)、集管(23)形成相连通的介质流道,所述集管(23)与箱体(10)的连接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文学裴广军顾敏黄有攀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五星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