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损检测方法,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针对非金属材料的不连续性检测,目前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声学、力学、射线等检测方法。电磁无损检测方法目前仅用于金属材料的不连续性检测。电磁检测与声学、力学、射线等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检测等优点,其中谐振电路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基于电磁学原理,采用并联谐振电路装置中的电感线圈检测非金属材料的不连续性。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采用并联谐振电路装置中的电感线圈作为检测非金属材料不连续性的检测传感器,被检非金属材料可从电感线圈内轴向穿过;根据电感量公式L二μ 0U ,A/1,电感线圈的电感量Z与电感线圈内介质的相对磁导率t有关,而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G有关,根据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计算公式/cTl/(2v {LC)l/2)可知,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o与电感线圈内的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G有关,当介质中出现不连续时,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 r将发生变化,导致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发生变化,利用并联谐振电路的这一特性,检测非金属材料的不连续性, 检测步骤包括标定和实测两个部分, 标定过程为, a.将标准非金属材料插入电感线圈内,电感线圈内的介质变为标准非金属材料,所述标准非金属材料是具有与被检非金属材料相同材质和形状的无不连续的完好非金属材料; b.调节并联谐振电路装置中的激励电源的激励频率,当激励频率等于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时,并联谐振电路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联谐振电路电感检测非金属材料不连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并联谐振电路装置中的电感线圈作为检测非金属材料不连续性的检测传感器,被检非金属材料可从电感线圈内轴向穿过;根据电感量公式L=μ0μrN2A/l,电感线圈的电感量L与电感线圈内介质的相对磁导率μr有关,而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μr与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有关,根据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计算公式f0=1/(2π(LC)1/2)可知,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f0与电感线圈内的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有关,当介质中出现不连续时,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将发生变化,导致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f0发生变化,利用并联谐振电路的这一特性,检测非金属材料的不连续性,检测步骤包括标定和实测两个部分,标定过程为,a. 将标准非金属材料插入电感线圈内,电感线圈内的介质变为标准非金属材料,所述标准非金属材料是具有与被检非金属材料相同材质和形状的无不连续的完好非金属材料;b. 调节并联谐振电路装置中的激励电源的激励频率,当激励频率等于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时,并联谐振电路发生谐振,并联谐振电路的总电流达到最小值;c. 记录保存并联谐振电路发生谐振时的激励频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谐振电路电感检测非金属材料不连续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并联谐振电路装置中的电感线圈作为检测非金属材料不连续性的检测传感器,被检非金属材料可从电感线圈内轴向穿过;根据电感量公式Z=// ^1N2AZl,电感线圈的电感量Z与电感线圈内介质的相对磁导率有关,而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r有关,根据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计算公式/cri/(2兀m1/2)可知,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f0与电感线圈内的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f ^有关,当介质中出现不连续时,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ε r将发生变化,导致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A发生变化,利用并联谐振电路的这一特性,检测非金属材料的不连续性, 检测步骤包括标定和实测两个部分, 标定过程为, a.将标准非金属材料插入电感线圈内,电感线圈内的介质变为标准非金属材料,所述标准非金属材料是具有与被检非金属材料相同材质和形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爱德森厦门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