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光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72685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眩光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防眩光用涂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高反应性单体或高反应性低聚物10~80份;低反应性单体或低反应性低聚物10~6份;防眩光粒子5~10份;光引发剂1~10份;流平助剂0.01~5份;润湿分散助剂0.1~1份;有机溶剂20~9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眩光用涂料涂布与产品表面后,可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消除“眩光”污染。形成的涂层内部粒子分布均匀,不易发生沉降和聚集。涂层表面外观较为均一,不会出现条纹、发花、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眩光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光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屏等的显示屏幕上,为保护屏幕被划伤,通常需要在显示屏幕上覆盖一层高光泽、透明型硬化膜来作为保护。但这种产品在有些场所,如户外及有灯光环境下使用时常常会由于板材表面反光而造成的“眩光”污染。“眩光”污染严重影响了屏幕的可视性以及产品的应用领域。从而,为防止环境中的光线造成的眩目,在高分子透明膜上通常进行表面凹凸处理以起到防眩目作用。上述凹凸处理通常采用含有粒子的透明硬化涂层进行涂覆。上述透明硬化涂层由UV低聚物,UV单体,光起始剂,防眩粒子等组成。但是,含有粒子的透明硬化涂层中的粒子容易发生沉降,不利于施工。如此涂覆到薄膜上以后,涂层的表面会出现涂布不均匀、条纹明显、颗粒点较多等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防眩光用涂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认为,上述涂层表面之所以出现不均与、条纹明显、颗粒点较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粒子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该作用力会导致粒子的团聚,进而造成沉降。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不同的润湿分散助剂以及不同的聚合物体系来控制防眩粒子的沉降。据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眩光用涂料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的防眩光用涂料中的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高反应性单体或高反应性低聚物10~80份;低反应性单体或低反应性低聚物10~60份;[0011 ] 防眩光粒子5~10份;光引发剂I~10份;流平助剂0.01~5份;润湿分散助剂0.1~1份;有机溶剂20~90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防眩光用涂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聚氨酯丙烯酸类高反应活性低聚物10~80份;聚氨酯丙烯酸类低反应活性单体10~60份;防眩光粒子5~10份;光引发剂I~10份;流平助剂0.01~5份;丙烯酸共聚物类润湿分散剂0.1~1份;有机溶剂20~90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防眩光用涂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聚氨酯丙烯酸类高反应活性低聚物10~80份;聚氨酯丙烯酸类低反应活性单体10~60份;防眩光粒子5~10份;光引发剂1~10份;流平助剂0.01~5份;含酸性颜料亲和基团高分子共聚物类润湿分散剂0.1~1份;有机溶剂20~90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防眩光用涂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聚氨酯丙烯酸类高反应活性低聚物10~80份;聚氨酯丙烯酸类低反应活性单体10~60份;多孔性聚合物0.6份;光引发剂4份;流平助剂0.08份;丙烯酸共聚物类润湿分散剂0.1~1份;有机溶剂70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防眩光用涂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聚氨酯丙烯酸类高反应活性低聚物10~80份;聚氨酯丙烯酸类低反应活性单体10~60份;多孔性聚合物0.6份;光引发剂4份;流平助剂0.08份;含酸性颜料亲和基团高分子共聚物类润湿分散剂0.1~1份;有机溶剂70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防眩光用涂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高反应性单体或高反应性低聚物、以及低反应性单体或低反应性低聚物,进行混合,向混合物中加入光引发剂、流平助剂;加入有机溶剂进行稀释;加入防眩光粒子和润湿分散助剂,在搅拌条件下分散均匀,得到防眩光用涂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防眩光用涂料涂布与产品表面后,可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消除“眩光”污染。形成的涂层内部粒子分布均匀,不易发生沉降和聚集。涂层表面外观较为均一,不会出现条纹、发花、不均匀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对比例中的防眩光涂料形成的涂层微观结构图片;图2为实施例5中的防眩光涂料形成的涂层微观结构图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眩光用涂料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的防眩光用涂料中的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高反应性单体或高反应性低聚物10~80份,优选为20份;低反应性单体或低反应性低聚物10~60份,优选为10份;防眩光粒子5~10份;光引发剂I~10份;流平助剂0.01~5份;润湿分散助剂0.1~1份;有机溶剂20~90份。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上述高反应性单体可以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乙氧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高反应性单体可以为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酯单体可以采用二季戊四醇山梨糖醇六醋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五丙烯硫醇四丙烯酸酯、双五赤丁四醇五丙烯酸酯,或它们的混合物,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上述高反应活性的单体能够快速参与固化,从而能够很好的包裹防眩粒子,使其表面形成凹凸的结构。高反应性低聚物可以为:脂肪族聚氨酯六丙烯酸酯、脂肪族聚氨酯五丙烯酸酯、月旨肪族聚氨酯八丙烯酸酯、改性六官能团环氧丙烯酸酯、脂肪族改性聚酯六丙烯酸酯、超支化聚酯丙烯酸酯、或它们的混合物,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当本专利技术的防眩光用涂料涂布与产品后,高反应性低聚物的使用能够增加涂层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从而起到保护防眩光粒子的作用。上述低反应性单体可以为:4_叔丁基环己基丙烯酸酯、双环戊烯基丙烯酸酯、双环戊烯基乙氧化丙烯酸、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或它们的混合物,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上述低反应活性的单体能够起到对涂料的粘度进行稀释的作用,方便涂布施工,从而形成均一的涂层。低反应性低聚物可以为:脂肪族聚氨酯二丙烯酸酯、脂肪族聚氨酯三丙烯酸酯、改性环氧二丙烯酸酯、胺改性聚酯二丙烯酸酯、或它们的混合物,但不仅限于上述材料。当本专利技术的防眩光用涂料涂布与产品后,低反应性低聚物的使用能够提高涂层的柔韧性,使得涂层表面不会因为太硬而出现脆裂。防眩光粒子可以为:二氧化硅、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铝、二氧化钛、聚丙烯、氧化错、娃树脂粒子、丙烯酸树脂粒子硬质塑料粒子等,也可以在这些当中选择一个或两个以上来使用。优选地使用其中的二氧化硅,特别是多孔的二氧化硅。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防眩光粒子平均直径为0.01~5μπι。当本专利技术的防眩光用涂料涂布与产品后,防眩光粒子可在产品的表面形成若干凸起,该若干凸起有助于光形成漫反射,进而起到防眩光的作用。光引发剂可以为:卜羟基一己烷基一苯基一酮、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2-羟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甲基-1-丙酮、苯甲酰甲酸乙酯、2-苯甲基-2- ( 二甲氨基)-1-[4- (4-吗啉)苯基]-1- 丁酮、2-甲基-1- [4 (甲硫)苯基]-2- (4-吗啉)-1_丙酮、双苯基(2,4,6_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磷、氧化磷双苯基(2,4,6_三甲基苯甲酰)、二(乙醇胺5-2,4-环戊二烯基)二 [2,6_ 二乙基草乙酸-3-(1氢一苯酚-1-基)苯基]钛、(4-甲基苯基)[4-(2-甲基丙基)苯基]一六氟磷酸,及其混合物。流平助剂可以为:吸附有聚丙烯酸酯的二氧化硅、聚醚改性有机硅、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眩光用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用涂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高反应性单体或高反应性低聚物10~80份;低反应性单体或低反应性低聚物10~60份;防眩光粒子5~10份;光引发剂1~10份;流平助剂0.01~5份;润湿分散助剂0.1~1份;有机溶剂20~9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眩光用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用涂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 高反应性单体或高反应性低聚物10~80份; 低反应性单体或低反应性低聚物10~60份; 防眩光粒子5~10份; 光引发剂1~10份; 流平助剂0.01~5份; 润湿分散助剂0.1~1份; 有机溶剂20~9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用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用涂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 聚氨酯丙烯酸类高反应活性低聚物10~80份; 聚氨酯丙烯酸类低反应活性单体10~60份; 防眩光粒子5~10份; 光引发剂I~10份; 流平助剂0.01~5份; 丙烯酸共聚物类润湿分散剂0.1~1份; 有机溶剂20~9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光用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用涂料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 聚氨酯丙烯酸类高反应活性低聚物10~80份; 聚氨酯丙烯酸类低反应活性单体10~60份; 防眩光粒子5~10份; 光引发剂I~10份; 流平助剂0.01~5份; 含酸性颜料亲和基团高分子共聚物类润湿分散剂0.1~1份; 有机溶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蓓沈锋鞠久妹孙甲李冠毅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