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施工时的利用侧换热器的热介质选定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6913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系统施工时的利用侧换热器的热介质选定方法,其具有:第一步骤,其决定与多个空调空间对应的利用侧换热器的必要能力;第二步骤,其算出使制冷剂在具有所决定的能力的全部利用侧换热器中循环时所必需的总制冷剂量;第三步骤,其按每个空调空间算出所述总制冷剂量分别在利用制冷剂的各空调空间中泄漏时的制冷剂浓度;第四步骤,其判断各空调空间的制冷剂浓度是否超过预定的极限浓度;第五步骤,其在第四步骤中存在超过极限浓度的空调空间的情况下,将设置于空调空间的任意一个的利用侧换热器的循环热介质选定成无毒性的介质;和第六步骤,其算出在被选定成无毒性的介质的利用侧换热器以外的全部利用侧换热器中使制冷剂循环时所必需的总制冷剂量并作为第三步骤的总制冷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其具有:第一步骤,其决定与多个空调空间对应的利用侧换热器的必要能力;第二步骤,其算出使制冷剂在具有所决定的能力的全部利用侧换热器中循环时所必需的总制冷剂量;第三步骤,其按每个空调空间算出所述总制冷剂量分别在利用制冷剂的各空调空间中泄漏时的制冷剂浓度;第四步骤,其判断各空调空间的制冷剂浓度是否超过预定的极限浓度;第五步骤,其在第四步骤中存在超过极限浓度的空调空间的情况下,将设置于空调空间的任意一个的利用侧换热器的循环热介质选定成无毒性的介质;和第六步骤,其算出在被选定成无毒性的介质的利用侧换热器以外的全部利用侧换热器中使制冷剂循环时所必需的总制冷剂量并作为第三步骤的总制冷剂量。【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被适用于例如大厦用多联空调等的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空气调节装置中具有如大厦用多联空调等那样地将热源机(室外机)配置在建筑物外并将室内机配置在建筑物的室内的结构。在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向被供给到室内机的换热器的空气散热(吸热),对该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而且,被加热或冷却了的空气被送入空调对象空间来进行制热或制冷。通常大厦具有多个室内空间,所以这样的空气调节装置与其相应地也由多个室内机构成。另外,在大厦的规模大的情况下,存在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制冷剂配管达到IOOm的情况。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的配管长度长时,被填充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相应地增加。这样的大厦用多联空调的室内机通常被配置在人居住的室内空间(例如,办公室空间、居室、店铺等)来使用。在因某些原因,制冷剂从配置于室内空间的室内机泄漏的情况下,根据制冷剂的种类而具有易燃性、毒性,从对人体的影响及安全性的观点出发,可能会成为问题。另外,即使采用对人体无害的制冷剂,因制冷剂泄漏,室内空间中的氧浓度降低,认为也会对人体带来影响。为了应对这样的课题考虑到如下方法,S卩,空气调节装置采用2次环路方式,在I次侧环路中利用制冷剂实施,在2次侧环路中使用无害的水、载冷剂对人居住的空间进行空调,并且利用I次侧的制冷剂对走廊等公用空间直接进行空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但是,在上述利用制冷剂和水、载冷剂的空调混合的系统中,关于将利用制冷剂和水、载冷剂的空调区别使用于哪种空间,不能明确地判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02011_064830A1 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以往,在上述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没有区别使用利用制冷剂的空调和利用水、载冷剂的空调的使用方法。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在利用制冷剂和水、载冷剂的空调混合的系统的施工时,提示了将利用制冷剂和水、载冷剂的空调区别使用于哪种空间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该空调系统将多个空间作为空调对象,作为分别设置在各空间的利用侧换热器的循环热介质能够共存制冷剂和无毒性的介质这两种,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步骤,其决定与各空调空间对应的利用侧换热器的必要能力;第二步骤,其算出使制冷剂在具有所决定的能力的全部利用侧换热器中循环时必需的总制冷剂量;第三步骤,其按每个空调空间算出所述总制冷剂量分别在利用制冷剂的各空调空间中泄漏时的制冷剂浓度;第四步骤,其判断各空调空间的所述制冷剂浓度是否超过预定的极限浓度;第五步骤,其在所述第四步骤中存在超过所述极限浓度的空调空间的情况下,将设置于所述空调空间的任意一个的所述利用侧换热器的循环热介质选定成无毒性的介质;和第六步骤,其算出在被选定成无毒性的介质的利用侧换热器以外的全部所述利用侧换热器中使制冷剂循环时所必需的总制冷剂量并作为所述第三步骤的总制冷剂量。专利技术的效果在室内机中作为将热传递到居住空间的物质能够区别使用制冷剂和水、载冷剂两者的系统中,能够自动且简易地选定其区别使用的方法。【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例的概略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结构例。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冷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制冷剂回路图。图7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室内空间中的室内机配置图。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所采用的冷却介质选定流程(基于距离的选定)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所采用的冷却介质选定流程(基于制冷剂量的选定)的流程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所采用的冷却介质选定流程(基于室内容积的选定)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I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热源机即I台室外机I ;多台室内机2 ;介于室外机I和室内机2之间的热介质转换机3 ;多台室内机71 ;和介于室外机I和室内机71之间的中继器70。热介质转换机3利用热源侧制冷剂和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室外机I和热介质转换机3通过用于使热源侧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配管4被连接。热介质转换机3和室内机2通过用于使热介质循环的配管(热介质配管)5被连接。而且,由室外机I生成的冷能或热能经由热介质转换机3被配送到室内机2。另外,通过了中继机70的制冷剂直接被配送到室内机71。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采用能够实现以下两种方式的方式:间接地利用热源侧制冷剂的方式(间接方式);和直接利用的方式(直接方式)。即,兼具以下两种结构:将存储在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或热能传递到与热源侧制冷剂不同的介质(以下称为热介质),并利用存储在热介质的冷能或热能对空调对象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的结构;利用存储在上述热源侧制冷剂的冷能或热能直接对空调对象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的结构。如图2所示,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各室内机2a?2d及71e?71f作为运转模式能够自由选择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装置100具有作为制冷剂采用例如R-22、R-134a等单一制冷剂、R-410A、R-404A等伪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等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化学式内含有双键的CF3CF = CH2等地球变暖系数较小的制冷剂及其混合物或者CO2、丙烷等自然制冷剂的制冷剂循环回路A、以及作为热介质采用水等的热介质循环回路B。在室外机I中通过制冷剂配管4连接而搭载有: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10 ;由四通阀等构成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作为蒸发器或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热源侧换热器12 ;及存储剩余制冷剂的储液器19。另外,在室外机I中设置有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 (13a?13d)。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配管4a、第二连接配管4b、止回阀13a、止回阀13b、止回阀13c及止回阀13d,不管室内机2所要求的运转如何,都能够使流入热介质转换机3及中继器70的热源侧制冷剂的流动成为恒定方向。压缩机10吸入热源侧制冷剂,并压缩该热源侧制冷剂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例如由能够进行容量控制的变频压缩机等构成即可。第一制冷剂流路切换装置11用于切换制热运转模式时(全制热运转模式时及制热主体运转模式时)的热源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施工时的利用侧换热器的热介质选定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将多个空间作为空调对象,作为分别设置在各空间的利用侧换热器的循环热介质能够共存制冷剂和无毒性的介质这两种,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步骤,其决定与各空调空间对应的利用侧换热器的必要能力;第二步骤,其算出使制冷剂在具有所决定的能力的全部利用侧换热器中循环时必需的总制冷剂量;第三步骤,其按每个空调空间算出所述总制冷剂量分别在利用制冷剂的各空调空间中泄漏时的制冷剂浓度;第四步骤,其判断各空调空间的所述制冷剂浓度是否超过预定的极限浓度;第五步骤,其在所述第四步骤中存在超过所述极限浓度的空调空间的情况下,将设置于所述空调空间的任意一个的所述利用侧换热器的循环热介质选定成无毒性的介质;和第六步骤,其算出在被选定成无毒性的介质的利用侧换热器以外的全部所述利用侧换热器中使制冷剂循环时所必需的总制冷剂量并作为所述第三步骤的总制冷剂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本大祐森本修本多孝好东幸志西冈浩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