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黄颡鱼成鱼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83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颡鱼成鱼饲料,包括动物性蛋白源、植物性蛋白源、脂肪源、矿物质及维生素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包括铜、铁、锰、锌的盐,以金属元素含量计,每千克饲料中,含铜6~10毫克,铁50~100毫克,锰20~60毫克,锌70~120毫克。经实验表明,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饲料养殖的黄颡鱼,体长明显变长,并能保持其原有的体色,不会出现体色发白等现象,黄颡鱼皮肤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含量略高于野生的黄颡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颡鱼成鱼饲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动物饲料,具体涉及一种黄颡鱼成鱼的饲料。                            
技术介绍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的江河、湖泊、池沼中均有分布。黄颡鱼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少,是一种小型的名优淡水鱼类。野生的黄颡鱼,体色为较鲜艳的黄色至黄褐色,其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无磷、无肌间刺;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另外,由于黄颡鱼富含矿物元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老年人的防癌及抗衰老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们对黄颡鱼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可是由于其个体小、生长速度较慢,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因而发展黄颡鱼的人工繁殖与人工养殖技术非常重要。要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就必须开发人工饲料。目前,人工养殖的黄颡鱼生长速度不快,同时,池塘单养黄颡鱼,有体色发白、发灰现象。微量元素如Fe,Cu,Zn,Mn等在动物体内的含量虽少,但却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们是酶的辅基成份或酶的激活剂,构成软组织中某些特殊功能的有机化合物,对鱼类的体色、体型、生长、繁殖、健康、生理机能等有显著的影响。如鱼缺乏微量元素,会出现生长缓慢、贫血、皮肤及鳍发炎、糜烂,死亡率高等症状。因而,在饲料中适量添加微量元素,能有效促进鱼的生长,也有可能改善鱼的体色。目前对黄颡鱼微量元素的研究资料很少。而且研究表明,无鳞鱼与有鳞鱼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是有所区别的。因而寻求一种适合黄颡鱼的微量元素配比,对于黄颡鱼人工饲料的研发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黄颡鱼成鱼饲料,可以促进人工养殖的黄颡鱼的成-->长,并有助于保持其体色。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黄颡鱼成鱼饲料,包括动物性蛋白源、植物性蛋白源、脂肪源、矿物质及维生素添加剂,所述矿物质包括铜、铁、锰、锌的盐,以金属元素含量计,每千克饲料中,含铜6~10毫克,铁50~100毫克,锰20~60毫克,锌70~120毫克。上述技术方案中,以风干物质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动物性蛋白源中,包括20~30%的鱼粉,所述植物性蛋白源中,包括10~20%的豆粕、5~15%的菜粕及5~10%的棉粕,所述脂肪源含量为1~3%,选自豆油、菜油或其混合物。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植物性蛋白源中,还包括有4~10%的玉米蛋白粉。所述铜、铁、锰、锌的盐,可以为无机盐,或者是螯合氨基酸盐。通常,所述盐为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根据其特性,一般在实际添加中使用的是其水合物,例如,一水硫酸铜、七水硫酸铜,等等。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黄颡鱼成鱼饲料,以风干物质重量百分比计,含有:鱼粉                  18~26%豆粕                  12~20%菜粕                  6~15%棉粕                  6~12%麦麸                  10~16%次粉                  0~15%虾壳粉                2~5%玉米蛋白粉            4~10%玉米                  4~10%豆油                  1%菜油                  1%磷酸二氢钙            2%添加剂                1%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以金属元素含量计,每千克饲料中,含铜6~10毫克,铁50~100毫克,锰20~60毫克,锌70~120毫克。-->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饲料中合理添加了铜、铁、锰、锌的盐,经实验表明,采用本专利技术饲料养殖的黄颡鱼,体长明显变长,并能保持其原有的体色,不会出现体色发白等现象,黄颡鱼皮肤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含量略高于野生的黄颡鱼。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一种黄颡鱼的饲料,其基础配方由下列组分组成,以风干物质重量百分比计,含有,鱼粉24%,豆粕18%,菜粕7%,棉粕8%,玉米蛋白粉5%,玉米5%,麦麸12%,次粉13%,豆油1%,菜油1%,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1%,虾壳粉3%,所述添加剂中,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的水合物,以金属元素含量计,每千克饲料中,含有铜6.5毫克,铁80毫克,锰30毫克,锌90毫克。采用本实施例的饲料,在实验室养殖桶养殖黄颡鱼2个月,鱼体长明显变长、体色有改善。经检测,本实施例的黄颡鱼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956.42mg/Kg,叶黄素含量为9.2436mg/Kg。而同期检测野生太湖黄颡鱼的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834.73mg/Kg,叶黄素含量为9.0443mg/Kg。实施例二:一种黄颡鱼的饲料,其基础配方由下列组分组成,以风干物质重量百分比计,含有,鱼粉20%,豆粕16%,菜粕9%,棉粕10%,玉米蛋白粉5%,玉米5%,麦麸14%,次粉13%,豆油1%,菜油1%,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1%,虾壳粉3%,所述添加剂中,含有铜、铁、锰、锌的螯合氨基酸盐,以金属元素含量计,每千克饲料中,含有铜8毫克,铁100毫克,锰30毫克,锌100毫克。采用本实施例的饲料,在3亩的养殖水面中,养殖2个月,摄食本配方饲料的黄颡鱼体长、体色都优于摄食其他饲料的鱼。实施例三:一种黄颡鱼的饲料,其基础配方由下列组分组成,以风干物质重量百分比计,含有,鱼粉22%,豆粕18%,菜粕8%,棉粕9%,玉米蛋白粉5%,玉米5%,麦麸12%,次粉13%,豆油1%,菜油1%,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1%,虾壳粉3%,所述添加剂中,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的水合物,以金属元素含量计,每千克饲料中,含有铜9.5毫克,铁90毫克,锰40毫克,锌90毫克。采用本实施例的饲料,在辽宁沈阳地区,6亩的水面养殖1个月,摄食本配方饲料,鱼体明显变长,体色没有发白。实施例三:一种黄颡鱼的饲料,其基础配方由下列组分组成,以风干物质重量百分比计,含有,鱼粉20%,豆粕14%,菜粕12%,棉粕10%,玉米蛋白粉5%,玉米5%,麦麸14%,次粉13%,豆油1%,菜油1%,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1%,虾壳粉3%,所述添加剂中,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锰、硫酸锌的水合物,以金属元素含量计,每千克饲料中,含有铜7毫克,铁85毫克,锰40毫克,锌100毫克。采用本实施例的饲料,在广东顺德地区,5亩的水面养殖35天,摄食本饲料配方,黄颡鱼生长显著,体长、体高、体色等都优于摄食其他饲料的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颡鱼成鱼饲料,包括动物性蛋白源、植物性蛋白源、脂肪源、矿物质及维生素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包括铜、铁、锰、锌的盐,以金属元素含量计,每千克饲料中,含铜6~10毫克,铁50~100毫克,锰20~60毫克,锌70~120毫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颡鱼成鱼饲料,包括动物性蛋白源、植物性蛋白源、脂肪源、矿物质及维生素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包括铜、铁、锰、锌的盐,以金属元素含量计,每千克饲料中,含铜6~10毫克,铁50~100毫克,锰20~60毫克,锌70~120毫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颡鱼的饲料,其特征在于:以风干物质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动物性蛋白源中,包括20~30%的鱼粉,所述植物性蛋白源中,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元土蒋蓉蔡春芳张宝彤丁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