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79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其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为:黄芪8-15份、当归8-15份、川芎2-6份、益母草18-25份、木通4-8份、荆芥4-8份、通草4-8份、王不留行4-8份、紫花地丁4-8份、紫背天葵4-8份、蒲公英4-8份、山楂14-18份、漏芦6-10份、枳实15-20份、丝瓜络10-15份。将上述中草药晒干、称重、粉碎至过40-6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和奶牛配合精料在奶牛泌乳期特别是产奶高峰期过后同时应用,可提高产奶量、减少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有效改善牛奶品质,增加养牛业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属于养殖业饲料生产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党的富民政策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我国的养牛业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得以迅猛发展,许多中心城市的近郊农村已成为某些品牌奶源基地,奶牛业也已成为某些县域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之一。二十多年来,由于受品种质量、饲养管理、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等因素的影响,牛乳房炎的发病率较为普遍,影响了牛奶的产量和质量,也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奶牛饲养实践中,产奶高峰过后,牛产奶量呈自然生理性下降,奶牛的体质大多呈气虚血亏状。为了使奶牛气血充盈,增加产奶量,靠西药和配合饲料技术显然不能解决问题,况且,人们已经习惯采用抗生素来治疗急性或隐性牛乳房炎,久之,长期使用该类药物的结果是:由于抗药性的产生,致使疗效欠佳,并严重影响了牛奶的品质。为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有效防止牛乳房炎的发生,又不易产生抗药性,使产品无药残,是奶牛养殖业急需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和奶牛配合精料同时应用,在奶牛泌乳期特别是产奶高峰期过后,能提高产奶量、减少隐性牛乳房炎发病率的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和反复实践验证,筛选了多个中草药配方,经优化设计最终确定了本专利技术的配方。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所说的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其组成按质量份数表示为:黄芪8-15份、当归8-15份、川芎2-6份、益母草18-25份、木通4-8份、荆芥4-8份、通草4-8份、王不留行4-8份、紫花地丁4-8份、紫背天葵4-8份、蒲公英4-8份、-->山楂14-18份、漏芦6-10份、枳实15-20份、丝瓜络10-15份。将上述中草药晒干、称重、粉碎至过40-60目筛,混合均匀即得本专利技术的成品。本专利技术的用法和用量是这样的:每头奶牛每日早晚各内服500克。可将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均匀拌于奶牛配合精饲料内,连服三日,停十二天,十五天为一疗程,可在整个泌乳期连续使用,直至干乳期。本专利技术的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经实践验证,收到了较好效果,总结归纳为:一、提高牛奶品质:本专利技术的方剂,系选用天然中草药按一定比例配伍而成的,不含人工合成的化学制剂,特别是抗生素药物,牛奶中自然就没有人工合成物残留,人饮用后不存在二次污染现象,因此,提高了鲜奶品质。二、增加产奶量:目前饲养的奶牛,多为黑白花奶牛,是世界著名的高产品种。高产出的本质,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主要依赖饲料的高转化等环境因素,饲料的高转化在生理上依靠牛体内充盈的气血运行,显然,体内的气血充盈与否与产奶量高低密切相关,气统血,血化奶,补气生血乃高产稳产之关键。大量的实践表明,牛在整个泌乳期特别是产奶高峰期过后,因受生理、病理、气候、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气衰血虚、体弱减产,如果再感染病原微生物(如:金葡菌、链球菌等),其产奶量下降更为明显。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以黄芪、当归、川芎、益母草为君药、以增补气血为主攻方向。黄芪补气生肌,当归补血和血,川芎活血行气,益母草活血祛瘀滋生新血。辅以山楂健胃消食,漏芦通脉下乳为佐。辅以木通、通草、王不留行为臣,增强活血通经、通气下乳之作用。辅以枳实、荆芥、丝瓜络为使,枳实破气消积,增强肠胃运动,丝瓜络增乳消肿,荆芥疗风解表,促进皮肤血液循环。诸药协调联动,可使体内气血充盈,强化生理功能,促使产奶增多。三、减少疾病:在奶牛生产中,往往因乳房的机械损伤或饲养管理技术不当等发生乳房-->炎,这是奶牛一种常见病,其病原主要是链球菌、金葡萄球菌及其它微生物。乳房炎可导致乳汁变质,产量下降,影响幼畜生长发育,有害人体健康的严重后果,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在增补气血为主攻方向的原则下,方剂中加味紫花地丁,紫背天葵、蒲公英三味为臣药,以增强本专利技术的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作用。如:蒲公英对链球菌、金葡萄球菌等病菌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紫花地丁对金葡萄球菌、链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紫背天葵乃治疗乳房炎及败血症的名药;此外,山楂、黄芪、当归、木通等药对多种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如此强大的清热解毒方阵大大增强了本专利技术的祛邪作用,可有效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综观全方,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增补气血以扶正、清热解毒以祛邪,协调联动,共奏增加产奶量、减少乳房炎之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1999年4-6月,在河北省行唐县奶牛厂,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喂牛实验,总结如下:一、实验材料1、供试牛群:牛品种为中国黑白花乳牛,数量36头,日均产奶量26公斤/头。2、供试饲料:精料由玉米、麸皮、棉粕、豆腐渣、石粉、食盐、微量元素按比例自配而成,粗料以干草、玉米秸杆为主。3、供试中草药,即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各药均购自河北省安国市东方药城,其组成按质量份数表示为:黄芪8份、当归8份、川芎2份、益母草18份、木通4份、荆芥4份、通草4份、王不留行4份、紫花地丁4份、紫背天葵4份、蒲公英4份、山楂14份、漏芦6份、枳实15份、丝瓜络10份。将上述中草药晒干、按比例混合,粉碎至过40目筛,并充分搅拌均匀待用。二、试验方法-->1、分组:将36头奶牛随机分为二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8头。2、预试:试验开始前7天为预试期。3、添加:试验组每头奶牛每日早、晚各添加500克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即每日共添加18公斤,连服3日,停服12日,15天为一疗程,观察4个疗程,约60天,对照组相应添加净水。4、其它:采食、饮水、运动、刷拭、挤奶、光照、卫生等条件相同。5、记录:产奶量、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采用ZRD乳腺炎诊断仪。6、试期:正式试验期10周。三、试验结果1、试验组在添加本专利技术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后,和对照组相比,产奶量有所增加,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明显降低,奶牛精神状态良好,无任何不良反应。2、试验数据列于下表:  项目  组别  数量(头)  每头日均产奶  量(公斤)        隐性乳房炎  发病数(头)  发病率(%)  对照组  18  24.3  13  72  试验组  18  26.1  4  223、试验结果表明:奶牛在泌乳期按上述用法用量实施本专利技术,每头奶牛平均日增鲜奶1.8公斤,60天可增奶108公斤,粗略计算可增值216元,扣除用药成本约120元,净增收益96元。此外,隐性乳房炎发病率比对照组低50%,差异显著。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确实具有提高产奶量和提高牛奶品质、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作用。实施例22001年8-10月,在河北省玉田县兴牧奶牛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奶牛喂养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1、供试牛群:品种为中国黑白花乳牛,数量84头,日均产奶量22.5公斤/头。-->2、供试饲料:精料由玉米、麸皮、饼粕、酒糟、磷酸氢钙、食盐、微量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粗料以青、干草为主。3、供试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按以下质量份数混合而成。黄芪15份、当归15份、川芎6份、益母草25份、木通8份、荆芥8份、通草8份、王不留行8份、紫花地丁8份、紫背天葵8份、蒲公英8份、山楂18份、漏芦10份、枳实20份、丝瓜络15份。加工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二、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为:黄芪8-15份、当归8-15份、川芎2-6份、益母草18-25份、木通4-8份、荆芥4-8份、通草4-8份、王不留行4-8份、紫花地丁4-8份、紫背天葵4-8份、蒲公英4-8份、山楂14-18份、漏芦6-10份、枳实15-20份、丝瓜络10-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为:黄芪8-15份、当归8-15份、川芎2-6份、益母草18-25份、木通4-8份、荆芥4-8份、通草4-8份、王不留行4-8份、紫花地丁4-8份、紫背天葵4-8份、蒲公英4-8份、山楂14-18份、漏芦6-10份、枳实15-20份、丝瓜络10-15份。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组成以质量份数表示为:黄芪8份、当归8份、川芎2份、益母草18份、木通4份、荆芥4份、通草4份、王不留行4份、紫花地丁4份、紫背天葵4份、蒲公英4份、山楂14份、漏芦6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瑞麟张建恒靳元嵘张书存张培真王海萍候英慧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