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重点物资监控的设备仓储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数据采集层包括负责采集RFID电子标签数据的固定读写器、手持读写器;以及用于货物入库时进行贴标操作的开卡器;所述数据传输层通过网络连接数据采集层,对数据采集层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并对定义事件进行监控;所述业务应用层对接数据传输层,包括管理中心业务模块、仓储终端业务模块、手持终端业务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仓储物资的贴标、入库、出库、盘库、移库等各个作业环节数据快速准确的采集,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的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有效的提高仓储管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重点物资监控的设备仓储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数据采集层包括负责采集RFID电子标签数据的固定读写器、手持读写器;以及用于货物入库时进行贴标操作的开卡器;所述数据传输层通过网络连接数据采集层,对数据采集层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并对定义事件进行监控;所述业务应用层对接数据传输层,包括管理中心业务模块、仓储终端业务模块、手持终端业务模块。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仓储物资的贴标、入库、出库、盘库、移库等各个作业环节数据快速准确的采集,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的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有效的提高仓储管理效率。【专利说明】基于RFID的重点物资监控的设备仓储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仓储管理系统,尤其是一种基于RFID的重点物资监控的设备仓储管理系统,属于物联网
。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系统化、信息化、仓储运输的现代化和综合化等趋势,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科技水平进步以及经济发展进程的提速,信息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变化日新月异。在科技的带动下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并在将来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和施展机会。条形码技术和无线射频技术迅速发展,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初具规模。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频识别)己经变成全球关注的焦点技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以及芯片微型化封装技术的日趋成熟,射频识别技术己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包括物流仓储、商品零售、工业制造、资产管理、交通运输、动物识别、军事航空和防伪防盗等不同的应用领域,因为物流过程比其他任何环节更接近于现实环境,物流产生的实时数据比其他任何环节都要密集,数据量都要大,自动识别技术是将信息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和自动输入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以其独到的性能优势,引发了一场供应链的革命,是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在全球物品编码、物资流通、自动配送方面的最新应用,受到全球乃至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一技术的出现,给人类的工业生产、商业经营、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将在物流、医疗卫生、交通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对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仓储管理仍然沿用过去老的仓储管理模式,利用手工记录的方式管理仓储物资,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仓储管理的要求,存在诸多与现代物流仓储管理脱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手工记录工作效率低、容易出现错误,不够准确; 2.库存现状不能有效快速体现; 3.库存物资入库时间不容易进行统计; 4.库存盘点工作繁琐,容易出现错误记录; 5.物资货位不容易查找,货位缺乏,库位标志有待改善; 6.贵重物资不能重点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重点物资监控的设备仓储管理系统,用于解决当前仓储应用中的不足,大大降低仓储成本,大大提高物流效率与正确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RFID的重点物资监控的设备仓储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 数据采集层包括负责采集RFID电子标签数据的固定读写器、手持读写器;以及用于货物入库时进行贴标操作的开卡器; 所述数据传输层通过网络连接数据采集层,对数据采集层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并对定义事件进行监控; 所述业务应用层对接数据传输层,包括管理中心业务模块、仓储终端业务模块、手持终端业务模块; 管理中心业务模块通过工作流引擎将整个仓储物流过程以信息流的形式整合起来,并提供以下功能:系统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出入库管理、借出归还管理、维修保养报废管理、参数设置、日常报表; 仓储终端业务模块通过WebService接口连接管理中心业务模块,用于供仓库管理人员按照任务提示,进行本地化操作,并与线下操作相结合;提供以下功能:视频监控、门禁控制、温湿度监控、出入库作业管理、标签绑定、货物调拨、盘点、货物检验核对; 手持终端业务模块通过WebService接口连接管理中心业务模块,供仓库操作人员进行仓库内移动相关的相关操作,通过以下功能:用户登录、出入库上下架管理、货位绑定、货物调拨、货物检验核对。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读写器包括用于读取附着于所有货物、托盘上的无源RFID标签的无源RFID读写器,用于实时监控附着于重要物资上的有源RFID标签的有源RFID读写器,用于货物出入库时核对的通道门固定读卡器。进一步地,所述手持读写器集成于手持端PDA。进一步地,数据采集层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视频监控设备。进一步地,数据传输层包括仓库局域网、交换机和无线网桥,还包括一个用于数据清洗、转换的RFID中间件。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RFID技术完成物资在整个仓储生命周期中各个操作环节的物资数据信息采集,实现了对仓储物资的贴标、入库、出库、盘库、移库等各个作业环节数据快速准确的采集,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的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有效的提高仓储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拓扑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逻辑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业务应用层关系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基于RFID的重点物资监控的设备仓储管理系统,其涉及到很多硬件,其中,使用交换机将数据库服务器、仓储管理系统服务器、WEB服务器与管理客户端(也称本地计算机)连接起来,以到达软件系统的连接。根据仓库大小,使用多个无线AP (无线网桥)将无线信号覆盖整个仓库,使手持端PDA接入局域网,能够在仓库内正常操作。根据设备型号,自由选择无线或有线连接将温湿度传感器、视频设备、开卡器、通道门固定读卡器与遍布整个仓库的固定读写器等能连入整个局域网。本系统中应用到第三方的堆垛机系统,将堆垛机系统服务器也连入局域网。本系统是按照分层模式设计的,如图2所示,分为三层: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与业务应用层。其中数据采集层是包括固定读写器、手持读写器与开卡器,负责采集RFID电子标签数据,同时也包含温湿度传感器与视频监控设备,负责采集温湿度环境与视频数据等,固定读写器包括有源RFID读写器、无源RFID读写器与通道门固定读卡器(负责货物出入库时的核对),手持读写器集成于手持端PDA (辅助出入库与货物移库),开卡器用于货物入库时进行贴标操作,其中无源RFID标签针对所有货物、托盘,用于货物定位、绑定、盘点;有源RFID标签针对重要物资,用于实时监控,能够实时地回送数据至有源RFID读写器。数据传输层通过使用以太网与WLAN等方式将数据采集层的硬件连接起来并通过处于数据传输层的RFID中间件进行数据清洗、转换等预处理功能,并针对一些定义事件进行监控,由仓库局域网、交换机、无线网桥组成,RFID中间件位于仓储管理系统服务器中。业务应用层包括管理中心业务模块、仓储终端业务模块、手持终端业务模块,硬件主要包括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仓储管理系统服务器、手持端P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RFID的重点物资监控的设备仓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和业务应用层;数据采集层包括负责采集RFID电子标签数据的固定读写器、手持读写器;以及用于货物入库时进行贴标操作的开卡器;所述数据传输层通过网络连接数据采集层,对数据采集层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转换,并对定义事件进行监控;所述业务应用层对接数据传输层,包括管理中心业务模块、仓储终端业务模块、手持终端业务模块;管理中心业务模块通过工作流引擎将整个仓储物流过程以信息流的形式整合起来,并提供以下功能:系统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出入库管理、借出归还管理、维修保养报废管理、参数设置、日常报表;仓储终端业务模块通过WebService接口连接管理中心业务模块,用于供仓库管理人员按照任务提示,进行本地化操作,并与线下操作相结合;提供以下功能:视频监控、门禁控制、温湿度监控、出入库作业管理、标签绑定、货物调拨、盘点、货物检验核对;手持终端业务模块通过WebService接口连接管理中心业务模块,供仓库操作人员进行仓库内移动相关的相关操作,通过以下功能:用户登录、出入库上下架管理、货位绑定、货物调拨、货物检验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