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64366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1:17
提供了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偏振轴的第一偏振片、具有沿着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偏振轴的第二偏振片、为第一衬底提供的多个第一结构体、为第一衬底提供的多个第二结构体、覆盖多个第一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侧表面的第一电极层、覆盖多个第二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侧表面的第二电极层、以及为第二衬底提供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电极层重叠的第三电极层。第一结构体的侧表面与第二结构体的侧表面平行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平电场模式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平板显示器被用于各种电子装置,诸如电视、个人计算机及移动电话。多数的平板显示器是利用液晶元件的电场响应的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典型显示方法,采用扭曲向列(TwistedNematic:TN)模式。然而,在其中以垂直于液晶层的方式施加电场的TN模式液晶显示装置有在颜色或照度上因视角依赖性产生很大变化的缺点,也就是狭小的正常视角。相比之下,可以举出如平面切换(In-Plane-Switching:IPS)模式等的水平电场模式作为一种除了TN模式之外常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方式。不像在TN模式中,在水平电场模式中液晶分子会通过施加平行于衬底的电场来驱动。由此,水平电场模式液晶显示装置会具有比TN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还广的视角。然而,水平电场模式仍有对比率、响应时间等问题。作为液晶分子的响应时间缩短的显示模式,可以举出铁电式液晶(FLC)模式、光学补偿双折射(OCB)模式、以及使用呈现蓝相的液晶的模式。尤其是,使用呈现蓝相的液晶的显示模式除了响应时间短之外还具有种种优点,如无需配向膜及广视角。虽然呈现蓝相的液晶有蓝相在狭小温度范围内呈现的缺点,但已做了研究来对液晶进行高分子稳定化处理以扩大温度范围(例如,参照专利文件1)。此外,在使用呈现蓝相的液晶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必须施加比在现有的显示模式下所使用的液晶更高的电压。尤其在水平电场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呈现蓝相的液晶的情况下,需要将电场水平地施加到液晶层,因而仍需要较高的电压。鉴于该问题,已进行了降低驱动电压的努力,其中,通过以覆盖甚至凸状的绝缘层的侧面的方式形成电极层从而形成梳状电极,由此增加在衬底的法线方向上的电极面积(例如,参照专利文件2)。[专利文件1]PCT国际公开案号05/090520号小册子[专利文件2]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2005-227760号公报然而,如果如专利文件2中所述那样,以覆盖凸状的绝缘层的侧表面的方式形成电极层来形成梳状电极,存在进行黑色显示的像素的电极层附近发生漏光的问题。如此,进行黑色显示的像素中的该漏光降低显示装置的对比率,即白透光率(白色显示的透光率)与黑透光率(黑色显示的透光率)的比率。可认为这是由于以下缘故:由于梳状电极是通过以覆盖凸状的绝缘层的侧表面的方式形成电极层而形成,结构上的双折射由凸状的绝缘层与电极层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异以及液晶层与电极层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异而造成。换言之,包括凸状的绝缘层、电极层及液晶层的层有类似于延迟板的功能,由此把穿过液晶层射出的原本作为线性偏振光而射出的光转换成了椭圆偏振光。因此,应该被发射侧的偏振片吸收的光的一部分在黑色显示时透过发射侧的偏振片,并且在进行黑色显示的像素中引起了漏光。该问题不光存在于如专利文件2中所述的使用呈现蓝相的液晶的模式中,而且还存在于使用以覆盖到凸状的绝缘层的方式形成电极层来形成梳状电极以降低驱动电压的水平电场模式的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专利文件2所示,还有其他问题,即,仅以覆盖到凸状的绝缘层的侧表面的方式形成电极层以形成梳状电极,很难充分降低驱动电压。当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电压较高时,在进行白色显示的像素中不能充分地使光透过,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白透光率下降。因此,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水平电场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是一种使用呈现蓝相的液晶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减少进行黑色显示的像素中的漏光以提高对比率。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水平电场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是一种使用呈现蓝相的液晶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提高了进行白色显示的像素的透光率以改善对比率。这里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为第一衬底提供的且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偏振轴的第一偏振片、为第二衬底提供的且具有沿着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偏振轴的第二偏振片、在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层、以从第一衬底的液晶层一侧的表面向液晶层中突出的方式提供的多个第一结构体、以从第一衬底的液晶层一侧的表面向液晶层中突出的方式提供的多个第二结构体、覆盖多个第一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侧表面的第一电极层、覆盖多个第二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侧表面的第二电极层、以及在第二衬底的液晶层一侧的表面上以至少其一部分与第二电极层重叠的方式提供的第三电极层。第一结构体的侧表面及第二结构体的侧表面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平行。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液晶层中产生的电场的方向是等分由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形成的角度的第三方向。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三电极层之间的液晶层中产生的电场的平面方向的分量的方向是等分由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形成的角度的第三方向。多个第一结构体优选被排列成正交于第三方向。多个第二结构体优选被排列成以给定的间隔与多个第一结构体的行对置,并正交于第三方向。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优选以给定的间隔互相对置,并正交于第三方向。第三电极层优选至少一部分与第二电极层重叠,并正交于第三方向。此外,第一结构体及第二结构体都可具有大致上为方形的下表面。此外,多个第一结构体的下表面的角部以及形成于第一结构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角部可被切成圆弧形。第一结构体可在一行中彼此连接。多个第二结构体的下表面的角部以及形成于第二结构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角部可被切成圆弧形。第二结构体可在一行中彼此连接。此外,也可以以露出被切成圆弧形的多个第一结构体的下表面的角部以及形成于第一结构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角部的方式来提供第一电极层。也可以以露出被切成圆弧形的多个第二结构体的下表面的角部以及形成于第二结构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角部的方式来提供第二电极层。再者,第一电极层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一结构体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小。第二电极层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比第二结构体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小。优选的是,第一电极层、第一结构体、第二电极层、第二结构体及第三电极层都具有透光性。另外,第一结构体的侧表面及第二结构体的侧表面优选朝着第一衬底倾斜。另外,优选的是,多个第一结构体及第一电极层、多个第二结构体及第二电极层以及第三电极层都具有梳状形状。这里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是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为第一衬底提供的且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偏振轴的第一偏振片、为第二衬底提供的且具有沿着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偏振轴的第二偏振片、第一衬底与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层、以从第一衬底的液晶层一侧的表面向液晶层中突出的方式提供的多个第一结构体、以从第一衬底的液晶层一侧的表面向液晶层中突出的方式提供的多个第二结构体、以从第二衬底的液晶层一侧的表面向液晶层中突出且与多个第二结构体至少部分重叠的方式提供的多个第三结构体、覆盖多个第一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侧表面的第一电极层、覆盖多个第二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侧表面的第二电极层、以及覆盖多个第三结构体的下表面及侧表面的第三电极层。第一结构体的侧表面、第二结构体的侧表面及第三结构体的侧表面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平行。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液晶层中产生的电场的方向是等分由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形成的角度的第三方向。在第一电极层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邻接于第一衬底的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偏振轴;邻接于第二衬底的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具有沿着实质上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第二偏振轴;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层;与液晶层一侧的所述第一衬底邻接的多个第一结构体,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体突出至所述液晶层中;与所述液晶层一侧的所述第一衬底邻接的多个第二结构体,所述多个第二结构体突出至所述液晶层中;覆盖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侧表面的第一电极层;覆盖所述多个第二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侧表面的第二电极层;以及与所述液晶层一侧的所述第二衬底邻接的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至少与所述第二电极层部分地重叠,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体的所述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二结构体的所述侧表面实质上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28 JP 2011-258959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邻接于第一衬底的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偏振轴;邻接于第二衬底的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二偏振片具有沿着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第二偏振轴;在所述第一衬底与所述第二衬底之间的液晶层;与液晶层一侧的所述第一衬底邻接的多个第一结构体,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体突出至所述液晶层中;与所述液晶层一侧的所述第一衬底邻接的多个第二结构体,所述多个第二结构体突出至所述液晶层中;覆盖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侧表面的第一电极层;覆盖所述多个第二结构体的上表面及侧表面的第二电极层;以及与所述液晶层一侧的所述第二衬底邻接的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至少与所述第二电极层部分地重叠,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体的所述侧表面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第一界面、以及所述第二结构体的所述侧表面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第二界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所述液晶层中产生的电场的方向是等分由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形成的角度的第三方向,且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三电极层之间的所述液晶层中产生的电场的平面方向的分量的方向是等分由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形成的角度的第三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体以正交于所述第三方向的方式排列,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结构体以给定的间隔与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体的行对置并且正交于所述第三方向的方式排列,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以按给定的间隔彼此对置并且正交于所述第三方向的方式设置,且其中所述第三电极层以正交于所述第三方向的方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结构体及所述第二结构体都具有为方形的下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体的所述下表面的角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结构体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之间的角部被切成圆弧形,所述第一结构体在行中被连接,所述多个第二结构体的所述下表面的角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结构体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之间的角部被切成圆弧形,并且所述第二结构体在行中被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是以部分地露出被切成圆弧形的所述多个第一结构体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角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结构体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之间的所述角部的方式来设置,并且所述第二电极层是以部分地露出被切成圆弧形的所述多个第二结构体的所述下表面的所述角部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结构体的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下表面之间的所述角部的方式来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结构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且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结构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结构体、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结构体以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大介山下晃央中野贤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