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传输线上的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335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9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线上的翻转机构,其包括主体框架支撑单元、翻转单元、正交运动单元、抓取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主体框架支撑单元包括整体框架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垂直且连接在整体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单元;所述整体框架上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翻转单元,所述正交运动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翻转单元和抓取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翻转单元、正交运动单元和抓取单元的有效配合实现料架进入不同的设备时,在竖直和横放之间随意翻转,且结构紧凑,翻转平稳,可实现在线式工作,满足晶硅太阳能自动线硅片料架的翻转动作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线上的翻转机构,其包括主体框架支撑单元、翻转单元、正交运动单元、抓取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主体框架支撑单元包括整体框架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垂直且连接在整体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单元;所述整体框架上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翻转单元,所述正交运动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翻转单元和抓取单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翻转单元、正交运动单元和抓取单元的有效配合实现料架进入不同的设备时,在竖直和横放之间随意翻转,且结构紧凑,翻转平稳,可实现在线式工作,满足晶硅太阳能自动线硅片料架的翻转动作要求。【专利说明】一种用于传输线上的翻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晶硅太阳能自动系统物流传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传输线上的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地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石油、天然气、煤炭的日益枯竭,环保节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太阳能作为一种储量无限、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是全球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在国家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以及欧美太阳能市场强劲需求的带动下,近年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飞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制造大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和一半以上的产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国内太阳能光伏制造装备产业的蓬勃发展。太阳能电池行业发展的早期,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企业并未对自动化生产线产生需求,生产线基本上是由孤立的半自动、自动化设备拼凑而成。随着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爆炸式增长,为了使太阳能领域单位发电成本降低到与常规发电成本相当,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商会越来越迫切要求使用高集成、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未来,自动化程度的高低在一定层面上将会决定谁才是生产成本最低的制造商,并且经过精心设计且高效运转的自动化工厂系统可以简单的复制到随后的工厂中,并迅速开始盈利。顺应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需求,国外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设备正由半自动化向全自动化、智能化过渡,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各个工艺单元之间的硅片传输以堆迭式或卡槽式两种方式装载硅片,然后采用小车人工搬运。这种方式效率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图1为卡槽式料架的结构示意图。然而,由于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发展的初期并没有考虑全自动化生产,因而不具备各种自动化接口,不存在将各工艺单元能够连接起来自动传输的物料传输系统,也不存在适应这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搬运方法。为了实现全自动化大规模生产,各工艺单元之间的硅片传输必须采用自动传输系统实现。为此,必须开发适应晶硅太阳电池片自动化生产线的料架\料盒物流传输系统。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线上的翻转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硅片传输以堆迭式或卡槽式两种方式装载硅片,然后采用小车人工搬运,效率低,浪费人工且不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线上的翻转机构,其包括主体框架支撑单元、翻转单元、正交运动单元、抓取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主体框架支撑单元包括整体框架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垂直且连接在整体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单元;所述整体框架上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翻转单元,所述正交运动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翻转单元和抓取单元。其中,所述翻转单元包括第一翻转板、第二翻转板、转动连接件、轴端挡块、轴套、轴承、转轴、走线端子台、安装板I和标准气缸,所述第二翻转板和轴端挡块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一翻转板的两侧,所述第二翻转板的外侧通过连接件连接有标准气缸的输出轴,所述标准气缸的底面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板上;所述转动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板的上部,所述转动连接件内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不与转动连接件直接接触,转轴两端套装有轴承,转轴穿过轴承后其两端分别嵌入对应的第二翻转板和轴端挡块中;所述第一翻转板上固定连接有走线端子台。其中,所述抓取单元包括抓取夹紧装置和抓取夹紧装置连接板,所述抓取夹紧装置包括抓取手指、手指连接块和平行气爪,所述抓取夹紧装置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平行气爪,所述平行气爪的上下两端通过手指连接块连接有抓取手指。其中,所述正交运动单元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气缸支撑板、第二气缸支撑板、第三气缸支撑板,所述第一气缸支撑板正交连接在第二气缸支撑板的左侧面底部,所述第三气缸支撑板正交连接在第二气缸支撑板的右侧面顶部,且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二气缸支撑板,所述第一气缸支撑板和第三气缸支撑板上分别固定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且所述第一气缸的一个侧面固定在第一翻转板上,所述第一气缸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气缸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一个侧面固定在抓取夹紧装置连接板上。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气源处理组件和阀岛,所述阀岛通过气路连接气源处理组件和气动元件。其中,所述与转动连接件两侧对应的第二翻转板的端面和轴端挡块的端面分别安装有轴套,以防止转轴在轴向窜动。其中,所述轴承为深沟轴承。其中,所述正交运动单元还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固定连接在第三气缸支撑板和抓取夹紧装置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筋固定连接在第三气缸支撑连接板和第二气缸支撑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三加强筋固定连接在第一气缸支撑板和第二气缸支撑板之间。其中,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为滑台式气缸。其中,所述整体框架由重型铝型材通过挤压角铝连接而成。(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翻转单元、正交运动单元和抓取单元的有效配合实现料架进入不同的设备时,在竖直和横放之间随意翻转,且结构紧凑,运行和翻转平稳,可实现在线式工作,满足晶硅太阳能自动线硅片料架的翻转动作要求,满足晶硅太阳电池片的大规模生产的需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卡槽式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传输线上的翻转机构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传输线上的翻转机构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传输线上的翻转机构的后视图;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时的步骤I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时的步骤2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时的步骤3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时的步骤4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时的步骤5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时的步骤6的示意图。图中:1:主体框架支撑单元;2:翻转单元;3:正交运动单元;4:抓取单元;5:整体框架;6:第一安装板;7:气源处理组件;8:阀岛;9:第一翻转板;10:轴端挡块;11:转轴;12:轴套;13:轴承;14:转动连接件;15:走线端子台;16:第二翻转板;17:第二安装板;18:标准气缸;19:第一气缸;20:第一气缸支撑板;21:第二气缸支撑板;22:第三加强筋;23:第二加强筋;24:第三气缸支撑板;25:第二滑台气缸;26:第一加强筋;27:抓取夹紧装置连接板;28:平行气爪;29:手指连接块;30:抓取手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传输线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框架支撑单元、翻转单元、正交运动单元、抓取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主体框架支撑单元包括整体框架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垂直且连接在整体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控制单元;所述整体框架上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翻转单元,所述正交运动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翻转单元和抓取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旭刘珍妮徐现飞李补忠王广明桂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