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板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6048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板材加工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板的生产系统,包括放料机构,放料机构与热压机构衔接,热压机构与切分机构衔接,热压机构与放料机构之间设置有预热机构,将加工碳纤维板材的各个加工机构,设置在一个系统之内,可以进行工业化的连续的生产,生产效率高,可生产不同尺寸宽度及长度的碳纤维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碳纤维板材加工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板的生产系统,包括放料机构,放料机构与热压机构衔接,热压机构与切分机构衔接,热压机构与放料机构之间设置有预热机构,将加工碳纤维板材的各个加工机构,设置在一个系统之内,可以进行工业化的连续的生产,生产效率高,可生产不同尺寸宽度及长度的碳纤维板。【专利说明】碳纤维板的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板材加工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板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碳纤维预浸料由碳纤维纱、环氧树脂、离型纸等材料,经过涂膜、热压、冷却、覆膜、卷取等工艺加工而成的复合材料。碳纤维预浸料又名碳纤维预浸布,之所以叫预浸布是因为这只是树脂与碳纤维的初步含浸,在产品成型时才是最终含浸的缘故,碳纤维板就是由碳纤维预浸料经过压机热压成形,由于碳纤维板具有拉伸强度高、耐腐蚀性、抗震性、抗冲击性等良好性能,广泛应用在钓具、运动器材、体育用品、航空航天等领域,军事上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卫星、雷达、防弹车、防弹衣等重要军工产品。企业中,碳纤维板生产大都产用分段式,用不同的装置对碳纤维预浸料进行处理,完成对不同料形尺寸的生产。现有技术中,碳纤维板是不能进行连续化的生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能够保证生产碳纤维板质量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可以连续进行生产的系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碳纤维板的生产系统,包括放料机构,放料机构与热压机构衔接,热压机构与切分机构衔接,热压机构与放料机构之间设置有预热机构;所述的预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料箱,风机与料箱连通设置,所述风机与料箱之间设置有加热管单元;所述的热压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底座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压板,所述的压板上部板面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沿着铅垂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的底座板体均匀排布若干管路,所述的管路与热源连通;所述的切分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切分砂轮,所述的切分砂轮的移动方向与待切分碳纤维板的移动方向垂直,切分砂轮与电机的转轴端相连;所述放料机构由若干装有碳纤维预浸料的料卷棍,料卷棍与电机连接,料卷棍平行排列,碳纤维预浸料的每一层能够叠合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将加工碳纤维板材的各个加工机构,设置在一个系统之内,可以进行工业化的连续的生产,生产效率高,可生产不同尺寸宽度及长度的碳纤维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生产的流程图;图2是本技术中放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预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热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加热固化机构及切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5所示,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解读;一种碳纤维板的生产系统,包括放料机构20,放料机构20与热压机构30衔接,热压机构30与切分机构50衔接,热压机构30与放料机构20之间设置有预热机构40 ;将加工碳纤维板材的各个加工机构,设置在一个系统之内,可以进行工业化的连续的生产,生产效率高,可生产不同尺寸宽度及长度的碳纤维板。结合图1所示,由于将碳纤维板生产的所有单元机构,设置成一条生产线,碳纤维预浸料经过放料机构20放料后,若干层碳纤维预浸料叠压在一块后,经过预热机构40预热处理,碳纤维预浸料里的树脂类成分受热后初步的软化,每层的碳纤维预浸料初步的粘合,经过热压机构30对所述的碳纤维预浸料进一步的压实粘合,此时基本已经接近成品的碳纤维板材了,考虑到整条生产线生产的速度相对于以往的生产方式有较大的提高,碳纤维预浸料的夹层部分还存在少量的没有粘合的部分,所述的热压机构30与切分机构50之间设置有加热固化机构60,加热固化机构60能够起到对碳纤维的预浸料的进一步的热化处理,使得碳纤维预浸料夹层中存在未完全粘合的部分进一步的粘合,保证了碳纤维板材的生产质量。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所述放料机构20由若干的装有碳纤维预浸料的料卷辊,料卷辊与电机连接,料卷辊平行排列,碳纤维预浸料的每一层能够叠合在一起。进一步地,结合图3所示,当放料机构20放出的若干层叠合好的碳纤维预浸料经过预热机构40,所述的预热机构4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料箱41,风机43与料箱41连通设置,所述风机43与料箱41之间设置有加热管单元42,风机43吹出的风经加热管单元42加热后,进入料箱41为热风,热风在料箱41内往复的循环,使得碳纤维预浸料充分的、均匀的受热,碳纤维预浸料的树脂成分受热软化,使得碳纤维预浸料初步的粘合。更近一步地,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热压机构30实际上是压力机,所述的热压机构3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底座31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压板32,所述的压板32上部板面与动力机构33连接,动力机构33沿着铅垂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的底座31的板体上设置均匀排布若干管路,所述的管路与热源连通,采用该种的加热方式,能够使得经过热压机构30的碳纤维板均匀的受热,碳纤维预浸料的粘合效果好。同样的,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加热固化机构6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烘箱61,所述烘箱61的腔室内的上下部位均匀设置若干加热管62,经过热压机构30的若干层碳纤维预浸料已经基本粘合固化,但碳纤维预浸料的层与层之间还存在未完全粘合的现象,利用烘箱61腔室内上下板面均匀设置的加热管62,进一步的使得碳纤维预浸料层与层之间粘合固化。最后,为完成对成形的碳纤维板材切分,所述的切分机构5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切分砂轮51,所述的切分砂轮51的移动方向与待切分碳纤维板的移动方向垂直,切分砂轮51与电机52的转轴端相连,电机52驱动切分砂轮51,切分砂轮51转动,切分砂轮51沿着碳纤维板的宽度方向滑动切出需要的长度。【权利要求】1.一种碳纤维板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料机构(20),放料机构(20)与热压机构(30 )衔接,热压机构(30 )与切分机构(50 )衔接,热压机构(30 )与放料机构(20 )之间设置有预热机构(40); 所述的预热机构(4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料箱(41),风机(43)与料箱(41)连通设置,所述风机(43)与料箱(41)之间设置有加热管单元(42); 所述的热压机构(3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底座(31)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压板(32),所述的压板(32)上部板面与动力机构(33)连接,动力机构(33)沿着铅垂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的底座(31)板体均匀排布若干管路,所述的管路与热源连通; 所述的切分机构(5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切分砂轮(51 ),所述的切分砂轮(51)的移动方向与待切分碳纤维板的移动方向垂直,切分砂轮(51)与电机(52)的转轴端相连;所述放料机构(20)由若干装有碳纤维预浸料的料卷棍,料卷棍与电机连接,料卷棍平行排列,碳纤维预浸料的每一层能够叠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板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压机构(30)与切分机构(50 )之间设置有加热固化机构(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板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固化机构(6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烘箱(61),所述烘箱(61)的腔室内的上下部位均匀设置若干加热管(62)。【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板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料机构(20),放料机构(20)与热压机构(30)衔接,热压机构(30)与切分机构(50)衔接,热压机构(30)与放料机构(20)之间设置有预热机构(40);所述的预热机构(4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料箱(41),风机(43)与料箱(41)连通设置,所述风机(43)与料箱(41)之间设置有加热管单元(42);所述的热压机构(3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底座(31)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压板(32),所述的压板(32)上部板面与动力机构(33)连接,动力机构(33)沿着铅垂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的底座(31)板体均匀排布若干管路,所述的管路与热源连通;所述的切分机构(50)包括设置在机架(10)上的切分砂轮(51),所述的切分砂轮(51)的移动方向与待切分碳纤维板的移动方向垂直,切分砂轮(51)与电机(52)的转轴端相连;所述放料机构(20)由若干装有碳纤维预浸料的料卷辊,料卷辊与电机连接,料卷辊平行排列,碳纤维预浸料的每一层能够叠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杨俊成艾迁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