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26039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设于室外的采光器、第一光导直管、第二光导直管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第二光导直管的第一光导弯管及第二光导弯管,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光导弯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采光器底部,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光导弯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光导直管,所述第二光导直管的另一端由室内垂直伸入地下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降低了能源损耗,适用于不同建筑环境下的重复使用,降低了应用成本,有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设于室外的采光器、第一光导直管、第二光导直管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第二光导直管的第一光导弯管及第二光导弯管,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光导弯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采光器底部,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光导弯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光导直管,所述第二光导直管的另一端由室内垂直伸入地下室。本技术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降低了能源损耗,适用于不同建筑环境下的重复使用,降低了应用成本,有利于节能环保。【专利说明】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也是发展迅速,而建筑节能也贯彻了国家关于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成为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目前在建筑施工中,尤其是建筑地下空间通常采用普通光源进行照明,其能耗较大,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可降低能源消耗且可重复使用,有利于节能环保。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设于室外的采光器、第一光导直管、第二光导直管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第二光导直管的第一光导弯管及第二光导弯管,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光导弯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采光器底部,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光导弯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光导直管,所述第二光导直管的另一端由室内垂直伸入地下室。进一步,在上述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中,所述采光器的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光导弯管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采光器通过其内螺纹与第一光导弯管外螺纹的配合螺纹固定于所述第一光导弯管的一端。进一步,在上述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中,所述第一光导直管水平设置且由室外穿设伸入室内,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光导弯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光导弯管的一端。进一步,在上述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中,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中部还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室外与室内之间的墙洞内。进一步,在上述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中,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光导弯管的另一端对应设有内螺纹,通过所述第一光导直管外螺纹及第一光导弯管内螺纹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光导直管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光导弯管。进一步,在上述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中,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光导弯管的一端对应设有外螺纹,通过所述第一光导直管内螺纹及第二光导弯管外螺纹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光导直管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光导弯管。进一步,在上述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箍体及设于所述箍体两端的锁紧片,所述箍体径向包覆所述第一光导直管,通过锁紧片将所述第一光导直管锁紧固定于墙洞内。进一步,在上述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中,所述第二光导直管竖直设置且其一端由室内穿设伸入地下室,所述第二光导直管的一端还可拆卸连接有防尘罩。进一步,在上述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中,所述防尘罩的顶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光导直管的一端对应设有外螺纹,通过所述防尘罩内螺纹及第二光导直管外螺纹配合,使得所述第二光导直管螺纹连接于所述防尘罩。进一步,在上述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中,所述第二光导直管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光导弯管的另一端对应设有外螺纹,通过所述第二光导直管内螺纹及第二光导弯管外螺纹配合,使得所述第二光导直管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光导弯管。本技术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降低了能源损耗,适用于不同建筑环境下的重复使用,降低了应用成本,有利于节能环保。【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采光器、第一光导直管与第一光导弯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图2中第一光导直管、第二光导直管与第二光导弯管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图2中第二光导直管与防尘罩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包括设于室外I的采光器10、第一光导直管20、第二光导直管30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第二光导直管30的第一光导弯管40及第二光导弯管50,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的一端通过第一光导弯管4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采光器10底部,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光导弯管50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光导直管30,所述第二光导直管30的另一端由室内II垂直伸入地下室III,从而将室外I的自然光引入地下室III,起到自然光照明的效果。其中,所述采光器10的底部设有防水罩60,所述采光器10的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102,所述第一光导弯管40的一端设有外螺纹402,所述采光器10通过其内螺纹102与第一光导弯管40外螺纹402的配合螺纹固定于所述第一光导弯管40的一端。这样可方便将第一光导弯管40与所述采光器10拆卸下来。所述采光器10为球面突起,且采用高透光率材料制成,以最大限度地采集室外I的自然光。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水平设置且由室外I穿设伸入室内II,从而可将室外I的自然光引入到第一光导直管20中。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的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一光导弯管40的另一端,从而可将所述采光器10采集的自然光引入至第一光导弯管40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的一端设有外螺纹202,所述第一光导弯管40的另一端对应设有内螺纹404,通过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外螺纹202及第一光导弯管40内螺纹404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光导弯管40。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光导弯管40的另一端对应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的中部还通过固定件70固定于室外I与室内II之间的墙洞(图未标)内,从而起到固定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的位置,防止其晃动的作用。所述固定件70包括箍体702及设于所述箍体702两端的锁紧片704,所述箍体702的口径略大于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的直径,故所述箍体702可径向包覆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通过锁紧片704将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锁紧固定于墙洞内。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光导弯管50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204,所述第二光导弯管50的一端对应设有外螺纹502,通过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内螺纹204及第二光导弯管50外螺纹502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光导弯管50。当然,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光导直管20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光导弯管50的一端对应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光导直管30竖直设置且其一端由室内II穿设伸入地下室III,从而可将室外I的自然光引入到地下室III中。所述第二光导直管30的一端还可拆卸连接有防尘罩80,从而在施工环境中防止较大灰尘进入第二光导直管30中,保证自然光均匀高效地照射于地下室III中。所述防尘罩80的底端设有透明塑料片802,所述防尘罩80的顶端设有内螺纹804,所述第二光导直管30的一端对应设有外螺纹302,通过所述防尘罩80内螺纹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下建筑导光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设于室外的采光器、第一光导直管、第二光导直管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第二光导直管的第一光导弯管及第二光导弯管,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光导弯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采光器底部,所述第一光导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光导弯管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光导直管,所述第二光导直管的另一端由室内垂直伸入地下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立红薛峰李婷黄旭腾刘学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