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60219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的试验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对电力设备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该种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桶柜和设置于油桶柜内的至少两个油桶,所述油桶柜上开有注油口、放油口,且注油口、放油口与多个油桶分别连通,所述油桶内设有液位检测器和废油过滤器。上述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实现了废油的分开收集、时时监控、分别过滤和二次回收,大大提高了对试验后废油的有效管理、提高试验效率,并使得经过滤处理后的废油可二次利用于对绝缘油要求较低的配电中,提高废油利用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的试验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对电力设备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该种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桶柜和设置于油桶柜内的至少两个油桶,所述油桶柜上开有注油口、放油口,且注油口、放油口与多个油桶分别连通,所述油桶内设有液位检测器和废油过滤器。上述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实现了废油的分开收集、时时监控、分别过滤和二次回收,大大提高了对试验后废油的有效管理、提高试验效率,并使得经过滤处理后的废油可二次利用于对绝缘油要求较低的配电中,提高废油利用率。【专利说明】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的试验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对电力设备试验后的废油存储、过滤的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为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对有载调压开关和主变设备等电力设备进行试验,但试验后会产生废油,现有的试验废油存放于油桶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每次试验时需先搬运出油桶在将油桶中的废油倒出,正常一天进行6个以上的设备试验项目,多次重复试验,累计要搬运重达20多斤的油桶,对实验人员造成了非常重的工作负担;二是,现有废油桶为全封闭式结构,从外观上很难看出油位,因此对废油的处理往往变得不及时,直到废油溢出时才能发现,废油本身具有腐蚀性和微毒性,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对试验人员的日常工作的环境造成危害,更会对试验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三是,现有的废油桶并对试验后的废油进行分类,使用后的废油难以再次利用。综上所述,如何对试验后的废油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提闻试验效率、提闻废油利用率的关键,是电力系统行业内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准确的检验引导轮储油槽尺寸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桶柜和设置于油桶柜内的至少两个油桶,所述油桶柜上开有注油口、放油口,且注油口、放油口与多个油桶分别连通,所述油桶内设有液位检测器和废油过滤器。进一步的,沿油桶柜长方向布置有多个油桶室,每个油桶室内单独放置一个油桶、且每个油桶室上均开有注油口和放油口。进一步的,油桶柜上设有用于控制注油口开闭的注油开关、用于控制放油口开闭的放油开关。进一步的,油桶柜顶部设有隔层,隔层内设有一块沿油桶柜长方向延伸、并与油桶室顶部呈15-60°夹角的隔板。进一步的,注油口设置于隔板上。进一步的,油桶中包括一个专门用于存储有载调压开关设备试验废油的油桶,该油桶内的废油过滤器对试验废油中的游离碳和微量水份进行吸收。进一步的,油桶中包括一个专门用于存储主变设备试验后废油的油桶,该油桶内的废油过滤器对试验废油中的C2H2气体和水分进行吸收。进一步的,油桶上设有与液位检测器相对应的透明视窗。进一步的,所述液位检测器为电磁液位计,该电磁液位计对油桶内油位进行指示并在油位处于上、下限时发出报警。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本技术供的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实现了废油的分开收集、时时监控、分别过滤和二次回收,大大提高了对试验后废油的有效管理、提高试验效率,并使得经过滤处理后的废油可二次利用于对绝缘油要求较低的配电中,提高废油利用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油桶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油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所示,一种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包括油桶柜1、油桶2、液位检测器3、试验废油过滤器4;油桶柜I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包括两个油桶室11、隔层12、底座13、注油口 14、注油开关15、放油口 16和放油开关17,两个油桶室11沿油桶柜I长方向布置,每个油桶室11上均开有与油桶2连通的注油口 15和放油口 16,隔层12设于油桶室11顶部,隔层12内设有一块沿油桶柜I长方向延伸、并与油桶室11顶部呈30°夹角的隔板121,底座13设置于油桶室11底部,用于支撑油桶柜1,注油口 14设置于隔板121上并隐藏于隔层12内,开启注油开关15时注油口 14弹出并使油桶2与外界连通、关闭注油开关14时注油口 14缩回,放油口 16开设于油桶室11下侧,开启放油开关17时油桶2与外界连通、关闭放油开关时油桶2与外界隔断;油桶2包括第一油桶21和第二油桶22,第一油桶21专门用于存储有载调压开关设备试验废油,第二油桶22专门用于存储主变设备试验后废油,第一油桶21、第二油桶22分别放置于独立的油桶室11内,并在第一油桶21、第二油桶22上分别开设与注油口 14连通的进油口 211、与放油口 16连通的出油口 212、和与液位检测器3相对应的透明视窗213 ;液位检测器3为电磁液位计,液位检测器3包括有两个、分别固定于第一油桶21、第二油桶22的侧壁上并与可视化窗口相对应,液位检测器3对油桶2内油位进行指示并在油位处于上、下限时发出报警;试验废油过滤器4包括第一过滤器41和第二过滤器42,第一过滤器41放置于第一油桶21内用于对试验废油中的游离碳和微量水份进行吸收;第二过滤器42放置于第二油桶22内用于对试验废油中的C2H2气体和水分进行吸收。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上述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注油和排油的方式:注油时,按下注油开关15,注油口 14弹出,通过注油口 14向油桶2中注入试验后的废油;放油时,按下放油开关17,放油口开启向外油桶柜I外部放油;注油、放油时通过设在两个油桶2内侧的液位检测器3位计和上、下限报警值的设置,通过透明视窗213对油桶2内的油液位进行实时监控。试验废油通过第一油桶21和第二油桶22分开收集,并分别进行过滤和二次回收:第一油桶21内装有的有载调压开关设备试验废油,主要是进行耐压试验和微水试验后的试验废油,可能存在水分和游离碳等杂质,因此第一过滤器41主要对试验废油中可能存在的游离碳和微量水份进行初步的吸收;第二油桶内装有的主变等设备废油,主要是进行耐压、微水、油色谱试验后的废油,可能存在水分和乙炔等杂质和气体,因此第二过滤器42主要对试验废油中主要对可能存在的C2H2气体和水分进行吸收;通过过滤处理后的废油可以提高使用效能,可二次利用于对绝缘油要求较低的配电中。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权利要求】1.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桶柜和设置于油桶柜内的至少两个油桶,所述油桶柜上开有注油口、放油口,且注油口、放油口与多个油桶分别连通,所述油桶内设有液位检测器和废油过滤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沿油桶柜长方向布置有多个油桶室,每个油桶室内单独放置一个油桶、且每个油桶室上均开有注油口和放油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柜上设有用于控制注油口开闭的注油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试验废油存储、过滤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桶柜和设置于油桶柜内的至少两个油桶,所述油桶柜上开有注油口、放油口,且注油口、放油口与多个油桶分别连通,所述油桶内设有液位检测器和废油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吟蔡幼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南安市供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