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式蹲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5816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节水且使用效果更佳的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及蹲便器主体,所述蹲便器主体包括盆腔、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副冲水道、喷射孔及S型弯道,所述水圈设置于蹲便器主体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后部,且该副冲水道末端连通喷射孔,该喷射孔设置于上述盆腔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该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节水且使用效果更佳的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及蹲便器主体,所述蹲便器主体包括盆腔、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副冲水道、喷射孔及S型弯道,所述水圈设置于蹲便器主体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后部,且该副冲水道末端连通喷射孔,该喷射孔设置于上述盆腔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该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专利说明】一种虹吸式蹲便器
本技术涉及水暖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节水且冲洗效果更佳的虹吸式蹲便器。
技术介绍
现有市场上蹲便器大部分是采用冲落式,如图1所示,其冲洗用水量都在8L左右,造成用水量较大,不够节水环保;另外这种冲落式不易将黏附蹲便器内侧表面的脏污冲掉,也不能有效地防气味;而且这种冲落式排水方式的还有噪音大的弊端,因此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节水且使用效果更佳的虹吸式蹲便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及蹲便器主体,所述蹲便器主体包括盆腔、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副冲水道、喷射孔及S型弯道,所述水圈设置于蹲便器主体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后部,且该副冲水道末端连通喷射孔,该喷射孔设置于上述盆腔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该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 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当水从水箱落下,一路进入蹲便器主体的水圈,沿水圈的布水孔流出,起着洗刷作用,另一路沿蹲便器主体的副冲水道从喷射孔流出,这二路的水汇集在一起从S型弯道流出,经排污口排出,由于蹲便器主体内产生了内高外低的水位差,在水位差的作用下水自然会往下流,水往低处流时就产生了负压虹吸,这才得以将我们的排泄物经蹲便器主体下部的S型弯道排出,因而用水量较少可以达到同样的排污效果,最重要的是通过设置S型弯道,并通过优化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 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使得冲洗时用水量大大减少,仅需要约4.5L,甚至更低,进而节水效果更佳,另外该虹吸式蹲便器其水封深度为55mm,真正达到国家标准;同时虹吸式蹲便器主要依附管道的吸附能力,使其更容易冲掉黏附在蹲便器内侧表面的脏污,同时虹吸式蹲便器管道内部光滑平整,增强排污能力,做到不挂垢,不藏污,因此该蹲便器比冲落式防臭效果更佳,同时冲水声音也更小,综上可知该蹲便器冲洗效果更佳。【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蹲便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 I及蹲便器主体2,所述蹲便器主体2包括盆腔21、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22、副冲水道23、喷射孔24及S型弯道25,所述水圈22设置于蹲便器主体2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23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2后部,且该副冲水道23末端连通喷射孔24,该喷射孔24设置于上述盆腔21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25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25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 1,该S型弯道25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a为35?80mm,且S型弯道25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b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25纵向最高处的距离e为150?200mm,S型弯道25横向总长c为280?380mm, S型弯道25纵向高度d为220?300mm。本技术的重点在于,当水从水箱落下,一路进入蹲便器主体的水圈22,沿水圈22的布水孔流出,起着洗刷作用,另一路沿蹲便器主体2的副冲水道23从喷射孔24流出,这二路的水汇集在一起从S型弯道25流出,经排污口 I排出,由于蹲便器主体2内产生了内高外低的水位差,在水位差的作用下水自然会往下流,水往低处流时就产生了负压虹吸,这才得以将我们的排泄物经蹲便器主体2下部的S型弯道25排出,因而用水量较少可以达到同样的排污效果,最重要的是通过设置S型弯道25,并通过优化该S型弯道25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a为35?80mm,且S型弯道25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b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25纵向最高处的距离e为150?200mm,S型弯道25横向总长c为280?380mm,S型弯道25纵向高度d为220?300mm,使得冲洗时用水量大大减少,仅需要约4.5L,甚至更低,进而节水效果更佳,另外该虹吸式蹲便器其水封深度为55mm,真正达到国家标准;同时虹吸式蹲便器主要依附管道的吸附能力,使其更容易冲掉黏附在蹲便器内侧表面的脏污,同时虹吸式蹲便器管道内部光滑平整,增强排污能力,做到不挂垢,不藏污,因此该蹲便器比冲落式防臭效果更佳,同时冲水声音也更小,综上可知该蹲便器冲洗效果更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及蹲便器主体,所述蹲便器主体包括盆腔、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副冲水道、喷射孔及S型弯道,所述水圈设置于蹲便器主体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后部,且该副冲水道末端连通喷射孔,该喷射孔设置于上述盆腔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该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 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 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文档编号】E03D11/18GK203729416SQ201420055401【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8日 【专利技术者】洪光明 申请人:申鹭达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虹吸式蹲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污口及蹲便器主体,所述蹲便器主体包括盆腔、含若干布水孔的水圈、副冲水道、喷射孔及S型弯道,所述水圈设置于蹲便器主体上部周圈;所述副冲水道设置于上述蹲便器主体后部,且该副冲水道末端连通喷射孔,该喷射孔设置于上述盆腔底部并与左斜上方的上述S型弯道入口相连通,且所述S型弯道出口纵向连通排污口,该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与排污口左侧距离为35~80mm,且S型弯道横向最左端距离排污口右侧距离为170~220mm,虹吸点转弯处至S型弯道纵向最高处的距离为150~200mm, S型弯道横向总长为280~380mm, S型弯道纵向高度为220~30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光明
申请(专利权)人:申鹭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