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鼓及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57569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感光鼓,包括铝管、导电片及导电支架;导电片包括主体、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固定部及通孔;其中固定部为一自主体边缘延伸而形成的弹性耳,在导电支架上形成有与该弹性耳相配合的固定槽,当将导电片安装至导电支架的固定槽上时,弹性耳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弹性地抵靠在固定槽中,使导电片相对导电支架固定;由于不是用热熔焊接技术,可以简化工序并降低操作危险。此外,还提供包含上述感光鼓的处理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零部件,特别涉及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感光鼓,及包含该感光鼓的处理盒。
技术介绍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把图像形成于介质如纸张上的设备,其处理盒一般包括: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鼓,和提供显影剂到感光鼓上以显影该静电潜像的显影辊。公告号为CN202453650U的专利文献中公告了一种感光鼓,包括铝管,导电片,及嵌接在铝管一端、用于固定导电片的导电支架;导电片包括用于固定在导电支架上的固定部,形成在固定部上的供导电轴销穿过的通孔,及保持铝管和导电轴销之间电连接的导电部;导电部包括以铝管轴线为中心,对称分布的弹性金属片,弹性金属片自固定部延伸,端部向远离铝管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与铝管的内壁接触,形成第一导电部;弹性金属片的中部向靠近铝管轴线的方向弯曲,其弯曲面与导电轴销接触,形成第二导电部。上述感光鼓的导电片的固定部上形成有固定孔,在导电支架上形成有与固定部上的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柱。在组装感光鼓时,先将导电片固定于导电支架上,再将固定有导电片的导电支架装入铝管中,其中将导电片固定于导电支架上的方法为:将导电片主体上的固定孔对准导电支架的固定柱,并套于固定柱上;将装有导电片的导电支架放在焊接定位工装上;启动焊接工装,将导电片固定于导电支架上;取出固定有导电片的导电支架,并检查焊接效果。该方法虽然可以将导电片牢牢地固定于导电支架上,但是操作过程繁琐,效率低,导致人工成本增加;如果操作不当,还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将导电片固定于导电支架上的感光鼓。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感光鼓的处理盒。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感光鼓,包括铝管、导电片及导电支架;导电片包括主体、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固定部及形成于该导电片的主体上供导电轴销穿过的通孔,第一导电部与铝管的内壁相接触,第二导电部用于与导电轴销接触,实现导电轴销与铝管的电连接;导电支架的一端与铝管的一端过盈配合;其中,导电片的固定部为以上述铝管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地自导电片的主体的边缘延伸,向上述铝管的轴线折弯形成的弹性耳;导电支架与导电片的固定部的弹性耳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固定槽,弹性耳弹性地抵靠在该固定槽内,使导电片相对导电支架固定。由以上方案可见,导电片与导电支架间组装是通过将导电片上的弹性耳扣入固定支架的固定槽中,在弹性耳自身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使弹性耳弹性地抵靠在固定槽中,使导电片相对导电支架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简单,无需热熔焊接固定操作,节约人工成本并且对操作人员不存在伤害危险;并且在回收时,可以容易地拆下导电片而不会破坏导电支架。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其中固定支架上的固定槽为卡槽;导电片的弹性耳为形成有与上述卡槽配合的卡口的挂耳。由以上方案可见,在组装时只需将挂耳的卡口扣入导电支架的卡槽上,在挂耳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二者牢牢地抵靠在一起,实现将导电片固定于导电支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容易操作,无需热熔焊接固定,避免由于热熔焊接所带来的问题。更具体的方案为,导电片的主体在与挂耳的连接处向通孔的方向形成两条平行于该挂耳的两侧的切口。由以上方案可见,由于由两条切口,减少挂耳在组装过程中发生的形变,使组装更加地容易。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导电支架的固定槽为抽屉式卡槽;导电片的弹性耳为与该抽屉式卡槽过盈配合的弹性卷片。由以上方案可见,在组装导电片与导电支架时,按压弹性卷片,导电片塞入抽屉式卡槽中,撤销按压力后,弹性卷片在自身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抵靠在抽屉式卡槽中,实现导电片与导电支架的组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容易操作,无需热熔焊接固定,避免由于热熔焊接所带来的问题。更具体的方案为,其中导电片的第二导电部为自该导电片的通孔的边缘延伸并向铝管的轴线方向折弯形成的折弯面,该折弯面与导电片的弹性卷片分别位于导电片的主体的两侧,在组装时折弯面可抵靠导电支架的轴孔。为了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处理盒,包括感光鼓,感光鼓可旋转地支撑于处理盒的两端上;感光鼓包括铝管、导电片及导电支架;一导电轴销的一端穿过导电支架上的轴孔伸入到铝管的内部;导电片包括主体、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固定部及形成于该导电片的主体上供导电轴销穿过的通孔,第一导电部与铝管的内壁相接触,第二导电部与导电轴销接触,实现导电轴销与铝管的电连接;导电支架的一端与铝管的一端过盈配合;其中,导电片的固定部为以上述铝管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地自导电片的主体的边缘延伸,向上述铝管的轴线折弯形成的弹性耳;导电支架与导电片的固定部的弹性耳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固定槽,弹性耳弹性地抵靠在该固定槽内,使导电片相对导电支架固定。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其中固定支架上的固定槽为卡槽;导电片的弹性耳为形成有与上述卡槽配合的卡口的挂耳。更具体的方案为,导电片的主体在与挂耳的连接处向通孔的方向形成两条平行于该挂耳的两侧的切口。另一个具体的方案为,导电支架的固定槽为抽屉式卡槽;导电片的弹性耳为与该抽屉式卡槽紧密配合的弹性卷片。更具体的方案为,其中导电片的第二导电部为自该导电片的通孔的边缘延伸并向铝管的轴线方向折弯形成的折弯面,该折弯面与导电片的弹性卷片分别位于导电片的主体的两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感光鼓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感光鼓第一实施例的导电片的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感光鼓第一实施例的导电支架的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感光鼓第一实施例的导电片与导电支架的组装图;图5是本技术感光鼓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感光鼓第二实施例的导电片的结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感光鼓第二实施例的导电支架的结构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感光鼓第二实施例的导电片与导电支架的组装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感光鼓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感光鼓1由导电支架11,导电片12,铝管13,驱动端14,及包覆于铝管13外的感光材料层构成。参见图2,导电片12由主体121、固定部122、第一导电部123、通孔124及第二导电部125构成,导电片12由弹性金属片冲压形成。其中,固定部122为以铝管13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地自主体121的边缘向外延伸,并向铝管13的轴向折弯形成的弹性的挂耳,自固定部122的根部向主体121的通孔的方向形成有两个平行于固定部122的侧边的切口;第一导电部123以铝管13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地自主体121的边缘沿铝管13的径向延伸形成,并与铝管13的内壁电接触;通孔124形成于主体121的中心处,用于供导电轴销穿过;第二导电部为自通孔124的边缘延伸并向铝管13的轴向折弯形成的折弯面,折弯面与导电轴销电接触。参见图3,导电支架11在与导电片12的固定部122的挂耳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固定槽111;导电支架11的中心处形成有与导电片12的通孔124配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感光鼓及处理盒

【技术保护点】
感光鼓,包括铝管、导电片及导电支架;所述导电片包括主体、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固定部及形成于所述主体上供导电轴销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铝管的内壁电接触,所述第二导电部用于与导电轴销电接触;所述导电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铝管的一端过盈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为以所述铝管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地自所述主体的边缘延伸,向所述铝管的轴线折弯形成的弹性耳;所述导电支架与所述弹性耳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弹性耳弹性地抵靠所述固定槽,使所述导电片相对所述导电支架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感光鼓,包括铝管、导电片及导电支架;
所述导电片包括主体、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固定部及形成于所述主体上供导电轴销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铝管的内壁电接触,所述第二导电部用于与导电轴销电接触;
所述导电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铝管的一端过盈配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为以所述铝管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地自所述主体的边缘延伸,向所述铝管的轴线折弯形成的弹性耳;
所述导电支架与所述弹性耳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弹性耳弹性地抵靠所述固定槽,使所述导电片相对所述导电支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感光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槽为卡槽;
所述弹性耳为形成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口的挂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感光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与所述挂耳的连接处向所述通孔的方向形成两条平行于所述挂耳的侧边的切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感光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槽为抽屉式卡槽;
所述弹性耳为与所述抽屉式卡槽过盈配合的弹性卷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感光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电部为自所述通孔的边缘延伸并向所述铝管的轴线方向折弯形成的折弯面,所述折弯面与所述弹性卷片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侧。
6.处理盒,包括感光鼓,所述感光鼓可旋转地支撑于所述处理盒的两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虎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