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56195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0:22
手干燥装置(50)的干燥室(3)包括插入口(1)、喷嘴(4)和排水口(8)。另外,在主体(7)的底部设置存积水滴(23)的排水盘(9),连通排水盘(9)和排水口(8)的排水路径(10),沿覆盖主体(7)的前表面的前表面盖(11)设置。而且,当取下前表面盖(11)时,排水路径(10)和电源开关(12)同时露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干燥装置用于使通过水洗等而沾湿的手干燥,在盥洗室、厕所或厨房等中使用。而且,在手干燥装置的干燥室的侧面侧设置有用于确认排水路径的维护用的侧面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6是现有的手干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该手干燥装置的干燥室的截面图。如图6、7所示,现有的手干燥装置100在内部具有送风机(未图示),将从该送风机送出的高压空气吹出到设置在上方的干燥室103内。于是,高压空气将插入到干燥室103的手102所附着的水滴吹飞。干燥室103向外部上方开口出插入口101,具有对其内壁面送出高压空气的喷嘴104。手102从插入口101伸入到干燥室103内或从其中抽出。从送风机送来的高压空气经由排出风路(未图示)从喷嘴104送出高压空气。而且,手干燥装置100主体的外壳由外壳面板107覆盖,形成为箱状。而且,手干燥装置100主体的侧面以覆盖外壳面板107的方式设置有装饰用的侧面盖109。喷嘴104设置在干燥室103的前表面(从使用者观看的跟前侧)和背面(从使用者观看里侧)。另外,干燥室103在侧面形成有通气用开口部108,在底部形成有从中央向左右形成下斜率的倾斜面,在其端部设置有排水口110。排水路径112将干燥室103的排水口110和设置在手干燥装置100主体的底面附近的排水盘(drain cup)111连通。排水路径112设置在外壳面板107和侧面盖109之间的空间。于是,排水路径112在维护时能够取下侧面盖109从侧面进行确认。干燥室103内的空气流从通气用开口部108排出至外部,以使得从喷嘴104吹出的空气流不从干燥室103的插入口101吹回。在这种现有的手干燥装置100中,排出气流沿着手102流动与干燥室103的底面碰撞。另外,内部的空气流向设置在干燥室103的侧面的通气用开口部108。即,空气从底面流向侧面侧,所以在作为底面的端部的沿着两个侧面的位置需要有排水路径112。因此,不取下侧面盖109不能进行维护。如上所述,现有的手干燥装置100在干燥室103的侧面侧设置有维护用的侧面盖109,所以具有在设置空间狭窄的情况下不能进行维护的问题。另外,具有清扫部位较多,不能容易进行维护的问题。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110176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手干燥装置从设置在主体的内部的送风机送出0.5kPa~15kPa的高压空气,经由排出风路将高压空气吹出到干燥室,将插入到干燥室的沾湿的手上附着的水滴吹飞,从而使手干燥。而且,干燥室包括:向干燥室的外部开口,使手伸入抽出的插入口;设置于内壁面,向干燥室吹出高压空气的喷嘴;和设置于底面的排水口。另外,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存积水滴的排水盘,连通排水盘和排水口的排水路径,沿覆盖主体的前表面的前表面盖设置。而且,当取下前表面盖时,排水路径和电源开关同时露出。在这种手干燥装置中,使用者站立的前表面侧成为维护空间。因此,在设置空间较小、手干燥装置的侧面侧与室内壁、洗手盆等接近的情况下,也能够实施手干燥装置的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手干燥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该手干燥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手干燥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该手干燥装置的侧截面图。图5是该手干燥装置的干燥室的截面图。图6是现有的手干燥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该手干燥装置的干燥室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手干燥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该手干燥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图2所示,在手干燥装置50中,手2从插入口1插入到干燥室3,沾湿的手2所附着的水滴23被吹飞,使手2干燥。手干燥装置50安装于厕所等的室内壁26。在此,插入口1设置在箱形的主体7的上部。在手干燥装置50的主体7的下部内置有经由排出风路5从喷嘴4送出0.5kPa~15kPa的高压空气22的送风机6。如上述方式设置在主体7的内部的送风机6为在电动机的旋转轴安装有涡轮型叶轮的离心送风机。干燥室3朝向干燥室3的外部24开口,在上方设置有使手2伸入和抽出手2的插入口1。另外,在干燥室3的内壁面3a,在相对的两个面设置有向干燥室3吹出高压空气22的喷嘴4。并且,如图2所示,干燥室3从侧面观看时使插入口1侧(即、上部)向使用者27侧(即、跟前侧)前倾。另外,干燥室3的底面3b倾斜,在干燥室3的最下部设置有排水口8。设置在干燥室3的底面3b的排水口8和设置在主体7的底部7a的存积水滴23的排水盘9通过排水路径10连通。排水路径10从排水口8向主体7的前表面7b一侧折弯,沿着前表面盖11设置。前表面盖11覆盖主体7的前表面7b,在通常使用时安装于主体7。当进行主体7的内部的维护等时前表面盖11被取下,内部露出。根据图2也可知,前表面盖11设置在使用者27侧、即正面侧。排水路径10采用树脂成形。另外,排水路径10为前表面盖11侧打开的、所谓的“槽”形状。于是,排水路径10的打开部在安装了前表面盖11时被封闭。即,前表面盖11构成排水路径10的壁面10a。其结果,当打开前表面盖11时,排水路径10的内侧露出,所以容易维护。如图1所示,与排水路径10相邻地设置有手干燥装置50的电源开关12。电源开关12在取下前表面盖11时与排水路径10一起露出。此外,在仅仅取下前表面盖11的状态下,电源连接用端子台(端子座)31不露出,收纳于端子台盖(未图示)内。此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说明,为电源连接用端子台31露出的状态。另外,排水口8从正面侧观看比干燥室3的中央3c更靠近左右任一者地(图1中为左侧)配置,使干燥室3左右不对称。送风机6从正面侧观看从干燥室3的中央3c向与排水口8相反的方向(图1中为右侧)偏离地配置。送风机6的中心位置和中央3c的距离L1从正面侧观看时大于排水路径10的宽度尺寸L2。根据该结构,排水路径10和送风机6不干扰,能够紧凑地配置。此外,在图1中,排出风路5也与送风机6同样地从中央3c偏离地配置,来自送风机6的空气顺畅地流动。如图2所示,送风机6的吸入口设置在手干燥装置50的主体7的背面侧。而且,至送风机6的吸入口为止的吸入风路20形成在主体7的背面侧,吸入主体7的下部的空气。在吸入风路20的端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手干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从设置在主体的内部的送风机送出0.5kPa~15kPa的高压空气,经由排出风路将所述高压空气吹出到干燥室,将插入到所述干燥室的沾湿的手上附着的水滴吹飞,从而使所述手干燥,其中所述干燥室包括:向所述干燥室的外部开口,使所述手伸入抽出的插入口;设置于内壁面,向所述干燥室吹出所述高压空气的喷嘴;和设置于底面的排水口,在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存积所述水滴的排水盘,连通所述排水盘和所述排水口的排水路径,沿覆盖所述主体的前表面的前表面盖设置,当取下所述前表面盖时,所述排水路径和电源开关同时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17 JP 2011-2513331.一种手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设置在主体的内部的送风机送出0.5kPa~15kPa的高压空气,经
由排出风路将所述高压空气吹出到干燥室,将插入到所述干燥室的沾
湿的手上附着的水滴吹飞,从而使所述手干燥,其中
所述干燥室包括:
向所述干燥室的外部开口,使所述手伸入抽出的插入口;
设置于内壁面,向所述干燥室吹出所述高压空气的喷嘴;和
设置于底面的排水口,
在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存积所述水滴的排水盘,
连通所述排水盘和所述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崎幸司古山孝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