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卫优专利>正文

一种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54752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包括:X向导轨、X向气缸、承载板、Y向导轨、Y向气缸,X向导轨与X向气缸连接;所述承载板滑动安装于所述X向导轨上,并于所述X向气缸相连接;Y向导轨与Y向气缸连接,所述Y向导轨和Y向气缸均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刀具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Y向气缸相连接;所述刀具安装板上沿Y向依次设置有分线刀、压紧刀、同动轮,所述分线刀、压紧刀和同动轮各自与排线的接触部位均处于同一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同一台机器上就行分线、夹线、拉线剥皮的功能;且通过改良分线刀片,减少分线时所需动力,降低能源的消耗,分出的线更加整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类全自动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
技术介绍
线材的处理是一项极为细致的工作,线材非常的细,常常要将这些非常细的线材排列一组进行处理,例如将同轴线及相关线材的集合,8-20根单轴线集合为一组排线,对采用极细同轴线的产品,单根加工工艺复杂,产品品质难以保证,而将其集合成排线加工,便于后续开剥、焊接或是打端子,且能保证质量稳定。目前排线加工厂商加工两条线以上时,大部分是由几台机器共同完成,并且出来的都是半成品,切由于是几台机器不连贯作业,所以出来的产品品质不高、尺寸和误差较大、次品率高。现有的分线机器由于分线刀的设计缺乏针对性,使分线时所需的动力要求较高,浪费能源,分出来的线也不够整齐。不难看出,现有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使其能在同一台机器上实现自动分线、夹线和拉线剥皮的功能。为此,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包括:X向导轨、X向气缸、承载板、Y向导轨、Y向气缸,X向导轨与X向气缸连接;所述承载板滑动安装于所述X向导轨上,并于所述X向气缸相连接;Y向导轨与Y向气缸连接,所述Y向导轨和Y向气缸均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刀具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Y向气缸相连接;所述刀具安装板上沿Y向依次设置有分线刀、压紧刀、同动轮,所述分线刀、压紧刀和同动轮各自与排线的接触部位均处于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分线刀包括:固定架、下分线刀组、上分线刀组、分线驱动气缸,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刀具安装板上,所述下分线刀组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分线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下分线刀组的正上方;所述上分线刀组与所述分线驱动气缸相连接,且其刀刃口正对于所述下分线刀组的刀刃口。进一步的,所述上分线刀组包括多个分线刀片,所述多个分线刀片依次并列排布组成上分线刀组;所述下分线刀组包括多个分线刀片,所述多个分线刀片并列排布组成下分线刀组。进一步的,所述分线刀片的上半部分厚度小于下半部分厚度;分线刀片的刀刃面位于分线刀片上半部分;分线刀片的刀刃面,至前端和后端分别向刀刃面的中间部位逐渐升高,分线刀片的刀刃面整体成弧形;所述分线刀片的中间部位还设置有内凹的弧面。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刀包括:上压块、下压块、压块驱动气缸,所述下压块固定于所述刀具安装板上,所述压块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下压块的正上方;所述上压块与所述压块驱动气缸相连接,且其下端面正对于所述下压块的上端面。进一步的,所述同动轮包括:上动轮、下动轮、动轮伺服马达、驱动齿条、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所述刀具安装板上,所述上动轮和下动轮均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上动轮位于所述下动轮的正上方;动轮伺服马达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动轮伺服马达通过所述驱动齿条带动所述上动轮和下动轮转动;所述上动轮和下动轮的转向相反。本技术通过在同一台机器上设置分线刀、压紧刀、同动轮,并结合X向气缸和Y向驱动气缸的作用,实现了在同一台机器上就行分线、夹线、拉线剥皮的功能;且通过改良分线刀片,使机器在自动分线时可以高效的进行分线,减少分线时所需动力,降低能源的消耗,切分线动作干脆彻底,分出的线更加整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制作,而且便于维修,且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内的分线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内的分线刀上的分线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同动轮与X向气缸和Y向驱动气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紧刀8、同动轮、Y向驱动气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X向气缸;2-X向导轨;3-承接版;4-Y向气缸;5-Y向导轨;6-刀具安装板;7-分线刀;71-固定架;72-下分线刀组;73-上分线刀组;74-分线驱动气缸;75-分线刀片;76-弧面;8-压紧刀;81-压块驱动气缸;82-上压块;83-下压块;9-同动轮;91-动轮伺服马达;92-驱动齿条;93-固定支架;94-上动轮;95-下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优选应用于新型电线电缆类全自动设备的生产中,通过配合现有的切线机来实现在同一台机器上实现分线、夹线、拉线剥皮的功能。在新型电线电缆类全自动设备的生产中,可以实现特殊线材需要在不同方向打端的需求,避免了人工的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新型电线电缆的生产精密度。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包括:X向导轨2、X向气缸1、承载板3、Y向导轨5、Y向气缸4,X向导轨2与X向气缸1连接;所述承载板3滑动安装于所述X向导轨2上,并于所述X向气缸1相连接;Y向导轨5与Y向气缸4连接,所述Y向导轨5和Y向气缸4均安装于所述承载板3上;所述承载板3上安装有刀具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与所述Y向气缸4相连接;所述刀具安装板6上沿Y向依次设置有分线刀7、压紧刀8、同动轮9,所述分线刀7、压紧刀8和同动轮9各自与排线的接触部位均处于同一直线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承载板3在X向气缸1的作用下可在所述X向导轨2上来回滑动,所述刀具安装板6安装在所述承载板3上,在所述Y向气缸4的作用下可在所述Y向导轨5上来回滑动。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分线刀7包括:固定架71、下分线刀组72、上分线刀组73、分线驱动气缸74,所述固定架71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X向导轨、X向气缸、承载板、Y向导轨、Y向气缸,X向导轨与X向气缸连接;所述承载板滑动安装于所述X向导轨上,并于所述X向气缸相连接;Y向导轨与Y向气缸连接,所述Y向导轨和Y向气缸均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上安装有刀具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Y向气缸相连接;所述刀具安装板上沿Y向依次设置有分线刀、压紧刀、同动轮,所述分线刀、压紧刀和同动轮各自与排线的接触部位均处于同一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X向导轨、X向气缸、承载板、Y向导轨、Y向气缸,X向导轨与X向气缸连
接;所述承载板滑动安装于所述X向导轨上,并于所述X向气缸相连接;Y向导轨
与Y向气缸连接,所述Y向导轨和Y向气缸均安装于所述承载板上;所述承载板上
安装有刀具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Y向气缸相连接;所述刀具安装板上沿Y向
依次设置有分线刀、压紧刀、同动轮,所述分线刀、压紧刀和同动轮各自与排线的
接触部位均处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刀包
括:
固定架、下分线刀组、上分线刀组、分线驱动气缸,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刀
具安装板上,所述下分线刀组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分线驱动气缸设置于所述
下分线刀组的正上方;所述上分线刀组与所述分线驱动气缸相连接,且其刀刃口正
对于所述下分线刀组的刀刃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排线的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线刀
组包括多个分线刀片,所述多个分线刀片依次并列排布组成上分线刀组;所述下分
线刀组包括多个分线刀片,所述多个分线刀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卫优
申请(专利权)人:邓卫优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