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真空排水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726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真空排水罐,其包括气水分离罐和并列地设置在气水分离罐下方的两个排水罐;气水分离罐的上部两侧分别以第一、第二管道与两个排水罐的上部连通;第一、第二管道内分别设置第一、第二气动蝶阀;气水分离罐的底部分别以第三、第四管道与两个排水罐的顶部连通;第三、第四管道内均设置有单向截止阀;气水分离罐的底部、高于第三管道的连接处设有进水管道;第一、第二管道分别连接第五、第六管道,第五、第六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大气;第五、第六管道内分别设置第三、第四气动蝶阀;两个排水罐的底部分别设置排水管,排水管内均设有单向截止阀;两个排水罐内的顶部均设有液位感应器。该真空排水罐排水效率高、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真空排水罐,其包括气水分离罐和并列地设置在气水分离罐下方的两个排水罐;气水分离罐的上部两侧分别以第一、第二管道与两个排水罐的上部连通;第一、第二管道内分别设置第一、第二气动蝶阀;气水分离罐的底部分别以第三、第四管道与两个排水罐的顶部连通;第三、第四管道内均设置有单向截止阀;气水分离罐的底部、高于第三管道的连接处设有进水管道;第一、第二管道分别连接第五、第六管道,第五、第六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大气;第五、第六管道内分别设置第三、第四气动蝶阀;两个排水罐的底部分别设置排水管,排水管内均设有单向截止阀;两个排水罐内的顶部均设有液位感应器。该真空排水罐排水效率高、能耗低。【专利说明】新型真空排水罐
本技术属于真空排水系统
,涉及一种用于排水的新型真空排水罐。
技术介绍
单排水罐的真空排水罐一般采用真空液位控制排水法,如图1所示,该真空排水罐包括连接真空泵的管1、气水分离罐3 (液位2)、位置在气水分离罐3下方的排水罐4、设置在排水罐4的排水管道内的排水阀5、排水罐4的液位控制器6、设置在气水分离罐3和排水罐4之间的管道内的单向截止阀7,以及气动蝶阀8、9。该真空泵连接管I通过管道连接于气水分离罐3的顶部,在气水分离罐3的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水口 B,在气水分离罐3的上部另一侧连接有一管道C,在管道C内设置气动蝶阀8,排水罐4的上部一侧连接一管道D,该管道D与管道C汇合后连接管道E,上述气动蝶阀9设置在管道E内,管道E的自由端连通大气A。该真空排水罐的工作原理是:当设备运作时,两个气动蝶阀8、9通过电气的控制,使得控制排水的气动蝶阀8打开和控制大气连通的气动蝶阀9关闭,气水分离罐3排水到排水罐4中;当排水罐4水位上升到排水罐4上位的液位控制器6感应时,通过电气控制使排水的气动蝶阀8的关闭从而使气水分离罐3与排水罐4隔离,单向截止阀7关闭并控制大气的气动蝶阀9的打开从而使排水罐4上方与大气连通,排水阀5因为水的重力而打开开始排出,为了能把排水罐4的水向外排完,用电气控制延时到一定时间(废水排完的时间),等废水排完,这时,气动蝶阀8打开、控制大气连通的气动蝶阀9关闭,外面的大气不能进入排水罐4,排水罐4和汽水分离罐3连通,大气压力使下方的排水阀5关闭,使气水分离罐3停止排水,从而可 以继续储水以便下一次循环操作。上述真空排水罐,在气水分离罐3下面只有一个排水罐4,气水分离罐3抽真空的白水进口 B安放在3上位。上述结构存在以下不足:通常一个排水罐的排水需要时间,在排水过程中,汽水分离罐也在工作,水位会上升,所以气水分离罐下方有大量的积水,为了避免白水进口 B不至于被积水淹没,把白水进口 B安排在上位,这样,容易使罐体不稳定,同时,把抽进来的废水的输送位置提高,真空泵抽真空所消耗的能量也加大。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真空排水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真空排水罐,其排水效率高、能耗低。为达到该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型真空排水罐,其包括气水分离罐和并列地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罐下方的两个排水-- ;所述气水分离罐的上部两侧分别以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所述两个排水罐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内分别设置第一气动蝶阀、第二气动蝶阀;所述气水分离罐的顶端设有管道连通真空泵;所述气水分离罐的底部分别以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与所述两个排水罐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内均设置有单向截止阀;所述气水分离罐的下部、高于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部位处连通有进水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分别连接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大气;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内分别设置第三气动蝶阀、第四气动蝶阀;所述第一气动蝶阀、所述第二气动蝶阀在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内的位置分别在所述第五管道、第六管道连接处的上游;所述两个排水罐的底部分别设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内均设有单向截止阀;所述两个排水罐内的顶部均设有液位感应器,用以由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一气动蝶阀、第二气动蝶阀、第三气动蝶阀、第四气动蝶阀的开关。该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气水分离罐的进水口由安置在上位改成了安置在气水分离罐的下位,由于抽水上升位降低了,因此机械功减少了,所以能节省抽真空所使用的能源,节省成本、增加效率。由于双排水罐分别排水,水直接落入两个排水罐中,速度比较快,提高了排水效率,同时保证了上述进水口可以设置在气水分离罐的下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真空排水罐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新型真空排水罐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新型真空排水罐,该新型真空排水罐包括气水分离罐10和并列地设置在气水分离罐10下方的两个排水罐20、30。气水分离罐10的上部两侧分别以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31与两个排水罐20、30的上部连通;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31内分别设置第一气动蝶阀22、第二气动蝶阀32。在气水分离罐10的顶部设有管道11连接真空泵。气水分离罐10的底部分别以第三管道24、第四管道34与两个排水罐20、30的顶部连通;第三管道24、第四管道34内均设置有单向截止阀240、340。气水分离罐10的下部、高于第三管道24、第四管道34的连接部位处连通有进水管道12。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31分别连接第五管道23、第六管道33的一端,第五管道23、第六管道33的另一端连通大气;第五管道23、第六管道33内分别设置第三气动蝶阀230、第四气动蝶阀330 ;第一气动蝶阀22、第二气动蝶阀32在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31内的位置分别在第五管道23、第六管道33连接处的上游。两个排水罐20、30的底部分别设置排水管26、36,排水管26、36内均设有单向截止阀260、360。两个排水罐20、30内的顶部均设有液位感应器25、35,用以由电磁阀控制第一气动蝶阀22、第二气动蝶阀32、第三气动蝶阀230、第四气动蝶阀330的开关。本技术的真空排水罐可以用作自动成型纸模成型设备的一个部分,用于纸模成型机制造的一定形状的纸模制品白水的排出,也可以用于排出其他需要排出的液体。当设备运作时,通过电气控制气动蝶阀22打开、气动蝶阀230关闭,气水分离罐10通过第一管道21排水到排水罐20 ;当排水罐20的水位上升到液位控制器25时,通过电器控制使气动蝶阀22关闭从而使气水分离罐10与排水罐20隔离,气动蝶阀230打开从而使排水罐20上方与大气连通,排水阀260 (为单向截止阀)因为水的重力而打开开始排水,为了能把排水罐20内的水向外排完,用电气控制延时到一定时间(废水排完的时间)。在排水罐20进行排水时,关闭气动阀门22、单向阀240,从而使气水分离罐10与排水罐20不连通。水通过管道12继续排到气水分离罐10,通过电气控制气动蝶阀32打开、气动蝶阀330关闭,气水分离罐10通过第二管道31排水到排水罐30 ;当排水罐30的水位上升到液位控制器35时,通过电器控制使气动蝶阀32关闭从而使气水分离罐10与排水罐30隔离,气动蝶阀330打开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新型真空排水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水分离罐和并列地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罐下方的两个排水罐;所述气水分离罐的上部两侧分别以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所述两个排水罐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内分别设置第一气动蝶阀、第二气动蝶阀;所述气水分离罐的顶端设有管道连通真空泵;所述气水分离罐的底部分别以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与所述两个排水罐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内均设置有单向截止阀;所述气水分离罐的下部、高于所述第三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连接部位处连通有进水管道;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分别连接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的另一端连通大气;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内分别设置第三气动蝶阀、第四气动蝶阀;所述第一气动蝶阀、所述第二气动蝶阀在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内的位置分别在所述第五管道、第六管道连接处的上游;所述两个排水罐的底部分别设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内均设有单向截止阀;所述两个排水罐内的顶部均设有液位感应器,用以由电磁阀控制所述第一气动蝶阀、第二气动蝶阀、第三气动蝶阀、第四气动蝶阀的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姣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工环源绿色包装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