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4040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3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筒壳部、簧片结构以及包围簧片结构的壳体,壳体的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插针卡入间隙的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呈倾斜状结构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与簧片结构的倾斜方向相同,簧片结构位于限位凸条朝向底壁部的一侧,底壁部相对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的一侧所凸起的高度等于中间部与侧壁部之间的距离。当插针插设入簧片结构与壳体之间时,限位凸条结构能够防止插针卡入簧片结构与壳体侧壁之间的间隙、造成无法拔出甚至拉断的问题发生,不仅不影响再次插接,还不会对插针和连接端子之间的配合以及结构造成伤害,影响连接端子与插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筒壳部、簧片结构以及包围簧片结构的壳体,壳体的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插针卡入间隙的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呈倾斜状结构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与簧片结构的倾斜方向相同,簧片结构位于限位凸条朝向底壁部的一侧,底壁部相对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的一侧所凸起的高度等于中间部与侧壁部之间的距离。当插针插设入簧片结构与壳体之间时,限位凸条结构能够防止插针卡入簧片结构与壳体侧壁之间的间隙、造成无法拔出甚至拉断的问题发生,不仅不影响再次插接,还不会对插针和连接端子之间的配合以及结构造成伤害,影响连接端子与插针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端子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接端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连接端子,它包括用于与插针电接触的接触部和用于与导线压接的压线部。申请号为01143908.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接端子,其接触部通常由片材弯曲成钝角三角形的簧片结构,包括一体地设置在壳体的底壁部的前端且朝后上方弯曲的第一弯曲部、从第一弯曲部朝后方延伸的中间部、从中间部的后端朝下前方弯曲的第二弯曲部、及从第二弯曲部朝前方延伸且是与中间部分离开且以前端接触于壳体的底壁部的前端部,此外,这种连接端子还包括筒壳部以及包围簧片结构的壳体。在使用时,连接端子设置在相应的连接器的壳体中,与插针连接时,插针的插针挤压簧片结构,插入簧片结构和壳体之间,并受簧片结构的弹力作用被抵接在抵接部和壳体内壁之间,簧片结构发生弹性形变,紧紧抵触插针。为了保证簧片结构的正常使用,簧片结构的侧边与壳体的侧壁之间会留有一定的间隙,这样虽然不影响连接端子的正常使用,但是,在插针与连接端子的插接过程中,特别是频繁插接的时候,一方面,插针的位置会发生偏移,另一方面,簧片结构与壳体侧壁之间的位置会发现偏移,导致簧片结构与一端侧壁之间的间隙增大,在插针插入的时候容易卡入间隙,不仅影响再次插接,还容易对插针和连接端子之间的配合以及结构造成伤害,影响连接端子与插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能够防止插针卡入簧片结构与壳体侧壁之间的间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包括筒壳部、簧片结构以及包围簧片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壁部、侧壁部以及上壁部,所述簧片结构包括一体地设置在壳体的底壁部的前端且朝后上方弯曲的第一弯曲部、从第一弯曲部朝后方延伸的中间部、从中间部的后端朝下前方弯曲的第二弯曲部,所述簧片结构的侧边与侧壁部之间设有间隙,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插针卡入间隙的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呈倾斜状结构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与簧片结构的倾斜方向相同,簧片结构位于限位凸条朝向底壁部的一侧,底壁部相对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的一侧所凸起的高度等于中间部与侧壁部之间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针插设入簧片结构与壳体之间时,限位凸条结构能够防止插针卡入簧片结构与壳体侧壁之间的间隙、造成无法拔出甚至拉断的问题发生,不仅不影响再次插接,还不会对插针和连接端子之间的配合以及结构造成伤害,影响连接端子与插针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凸条为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一侧凸出摺叠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限位凸条的加工,无需额外焊接凸条,而且可以根据侧壁部与簧片结构之间的间隙来加工限位凸条凸起的高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壁部包括对称置于簧片结构两侧的左、右侧壁部,左、右侧壁部与簧片结构之间均设有间隙,左、右侧壁部均设有限位凸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端子都是设有左、右侧壁部的,而且左、右侧壁部与簧片结构之间都是会有间隙的,所以在两个侧壁上都设置限位凸条可绝对防止插针卡入簧片结构与壳体侧壁之间的间隙,结构简单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包括筒壳部1、簧片结构2以及包围簧片结构2的壳体3,所述壳体3包括底壁部31、侧壁部32以及上壁部33,所述簧片结构2包括一体地设置在壳体3的底壁部31的前端且朝后上方弯曲的第一弯曲部21、从第一弯曲部21朝后方延伸的中间部22、从中间部22的后端朝下前方弯曲的第二弯曲部23,所述簧片结构2的侧边与侧壁部3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壳体3的侧壁部32朝向簧片结构2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插针卡入间隙的限位凸条321,所述限位凸条321呈倾斜状结构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与簧片结构2的倾斜方向相同,簧片结构2位于限位凸条321朝向底壁部31的一侧,底壁部31相对侧壁部32朝向簧片结构2的一侧所凸起的高度等于中间部22与侧壁部32之间的距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针插设入簧片结构2与壳体3之间时,限位凸条321结构能够防止插针卡入簧片结构2与壳体3侧壁之间的间隙、造成无法拔出甚至拉断的问题发生,不仅不影响再次插接,还不会对插针和连接端子之间的配合以及结构造成伤害,影响连接端子与插针的使用寿命。所述限位凸条321为侧壁部32朝向簧片结构2—侧凸出摺叠而成(此处需说明的是,限位凸条321可以为额外焊接在侧壁部32上的部位,但这样的结构会导致加工十分不方便,而且需要根据侧壁部32与簧片结构2之间的间隙来加工限位凸条321的尺寸,还会增加加工成本,为了方便限位凸条321的加工,本实施例优选的,限位凸条321为侧壁部32朝向簧片结构2 —侧凸出摺叠而成)。所述侧壁部32包括对称置于簧片结构2两侧的左、右侧壁部32,左、右侧壁部32与簧片结构2之间均设有间隙,左、右侧壁部32均设有限位凸条3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端子都是设有左、右侧壁部32的,而且左、右侧壁部32与簧片结构2之间都是会有间隙的,所以在两个侧壁上都设置限位 凸条321可绝对防止插针卡入簧片结构2与壳体3侧壁之间的间隙,结构简单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包括筒壳部、簧片结构以及包围簧片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壁部、侧壁部以及上壁部,所述簧片结构包括一体地设置在壳体的底壁部的前端且朝后上方弯曲的第一弯曲部、从第一弯曲部朝后方延伸的中间部、从中间部的后端朝下前方弯曲的第二弯曲部,所述簧片结构的侧边与侧壁部之间设有间隙,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插针卡入间隙的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呈倾斜状结构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与簧片结构的倾斜方向相同,簧片结构位于限位凸条朝向底壁部的一侧,底壁部相对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的一侧所凸起的高度等于中间部与侧壁部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凸条为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一侧凸出摺叠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其特征是:所述侧壁部包括对称置于簧片结构两侧的左、右侧壁部,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与插针插接配合的连接端子,包括筒壳部、簧片结构以及包围簧片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壁部、侧壁部以及上壁部,所述簧片结构包括一体地设置在壳体的底壁部的前端且朝后上方弯曲的第一弯曲部、从第一弯曲部朝后方延伸的中间部、从中间部的后端朝下前方弯曲的第二弯曲部,所述簧片结构的侧边与侧壁部之间设有间隙,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的一侧设有用于防止插针卡入间隙的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呈倾斜状结构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与簧片结构的倾斜方向相同,簧片结构位于限位凸条朝向底壁部的一侧,底壁部相对侧壁部朝向簧片结构的一侧所凸起的高度等于中间部与侧壁部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津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