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配重块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944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0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道配重块及空调器,该配重块包括:配重块本体,配重块本体内设有至少一用于卡紧直线管段的直线卡管槽,及至少一用于卡紧弯位管段的弯位卡管槽,弯位卡管槽位于所述直线卡管槽的一侧;配重块本体外设有开口;开口与弯位卡管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配重块内既设置直线卡管槽,又设置弯位卡管槽,使得该配重块既能装配到直线管段上,又能装配到弯位管段上,也可以同时装配在直线管段和弯位管段上,而且直线管段和弯位管段可以处于垂直状态,也可以处于水平状态,满足两种不同管型的需求,其相比现有的配重块,应用场合更加广泛,通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管道配重块及空调器,该配重块包括:配重块本体,配重块本体内设有至少一用于卡紧直线管段的直线卡管槽,及至少一用于卡紧弯位管段的弯位卡管槽,弯位卡管槽位于所述直线卡管槽的一侧;配重块本体外设有开口;开口与弯位卡管槽连通。本技术通过在配重块内既设置直线卡管槽,又设置弯位卡管槽,使得该配重块既能装配到直线管段上,又能装配到弯位管段上,也可以同时装配在直线管段和弯位管段上,而且直线管段和弯位管段可以处于垂直状态,也可以处于水平状态,满足两种不同管型的需求,其相比现有的配重块,应用场合更加广泛,通用性更强。【专利说明】管道配重块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配重块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器用配重块一般采用直线型卡槽设计,配重块只能固定在铜管的直线段上,而对于铜管弯位需要用配重块的场合则无法使用,因此,现有配重块应用场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开发一种既可以装配在铜管的直线段上,又可以装配在铜管弯位上的配重块,或者可以同时装配在铜管直线段和铜管弯位上,使得一种配重块能够满足两种不同管型的使用成为迫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满足不同管型需求的管道配重块及空调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管道配重块,包括:配重块本体,所述配重块本体内设有至少一用于卡紧直线管段的直线卡管槽,以及至少一用于卡紧弯位管段的弯位卡管槽,所述弯位卡管槽位于所述直线卡管槽的一侧;所述配重块本体外设有开口 ;所述开口与所述弯位卡管槽连通。优选地,所述弯位卡管槽沿所述开口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开口直通到所述直线卡管槽。优选地,所述配重块本体为圆柱体;所述直线卡管槽与所述圆柱体同轴设置或偏心设置。优选地,所述开口沿所述配重块本体的轴对称面,从所述配重块本体的一侧延伸至所述配重块本体的另一侧。优选地,所述弯位卡管槽呈U型或L型,所述直线卡管槽与所述弯位卡管槽的弯臂垂直。优选地,环绕所述配重块本体的外圆周表面设有扎带固定槽。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管道配重块。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道配重块及空调器,通过在该配重块内既设置直线卡管槽,又设置弯位卡管槽,使得该配重块既能装配到直线管段上,又能装配到弯位管段上,也可以同时装配在直线管段和弯位管段上,满足两种不同管型的需求,应用场合更加广泛,通用性更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管道配重块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管道配重块与直线管段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管道配重块与弯位管段的装配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管道配重块与直线管段及弯位管段同时装配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管道配重块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的管道配重块与直线管段的装配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的管道配重块与弯位管段的装配示意图;图8是图5所示的管道配重块与直线管段及弯位管段同时装配示意图。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管道配重块,包括:配重块本体I,所述配重块本体I内设有至少一用于卡紧直线管段2的直线卡管槽11,以及至少一用于卡紧弯位管段3的弯位卡管槽12,所述弯位卡管槽12位于所述直线卡管槽11的一侧;所述配重块本体I外设有开口 14 ;所述开口 14与所述弯位卡管槽12连通。具体地,本实施例对配重块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比如可以为圆柱体、棱柱体或者球体等。以圆柱体为例,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配重块本体I内设有一个用于卡紧直线管段2的直线卡管槽11,以及一个用于卡紧弯位管段3的弯位卡管槽12,其中,直线卡管槽11与配重块本体I可以同轴设置,也可以偏心设置。以偏心设置为例,弯位卡管槽12位于所述直线卡管槽11的一侧,且相对于直线卡管槽11位于配重块本体I中心轴的另一侧。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设置在配重块本体I外的开口 14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本实施例以一个开口 14进行举例。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一个开口 14可以设置在配重块本体I的一侧,且与弯位卡管槽12连通,所述弯位卡管槽12沿所述开口 14对称设置,即开口 14面是配重块的对称面,该开口 14还可以直通到直线卡管槽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弯位卡管槽12呈U型,所述直线卡管槽11与所述弯位卡管槽12的弯臂垂直。装配时,利用配重块本体I自身的弹性打开开口 14,从配重块本体I的开口 14处装进管段,使得管段装配方便快捷。此外,为了加固配重块与管段的装配,本实施例还环绕所述配重块本体I的外圆周表面设有扎带固定槽13。在配重块从开口 14面装到铜管等管道上时,使直线卡管槽11卡紧直线管段2,弯位卡管槽12卡紧弯位管段3,配重块装配到位后,闭合开口 14面,用扎带通过扎带固定槽13固定配重块于铜管等管道上,使配重块固定更加可靠。更为具体地,结合图2、图3及图4详细阐述配重块装配在不同管道上的装配过程:如图2所示,配重块装配在铜管直线管段2上的过程如下:将配重块本体I从开口 14面装配到铜管上,使直线卡管槽11卡紧铜管直线管段2,配重块装配到位后,闭合开口 14面,用扎带通过扎带固定槽13固定配重块于铜管上。如图3所示,配重块装配在铜管弯位管段3上的过程如下:将配重块本体I从开口 14面装到铜管上,使弯位卡管槽12卡紧铜管弯位管段3,配重块装配到位后,闭合开口 14面,用扎带通过扎带固定槽13固定配重块于铜管上。如图4所示,配重块同时装配在铜管直线管段2和铜管弯位管段3上的过程如下:配重块从开口 14面装到铜管上,先使直线卡管槽11卡紧铜管直线管段2,再使弯位卡管槽12卡紧铜管弯位管段3,配重块装配到位后,闭合开口 14面,用扎带通过扎带固定槽13固定配重块于铜管上。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开口 14还可以设置在配重块本体I的两侧,该开口 14沿所述配重块本体I的轴对称面,从所述配重块本体I的一侧延伸至所述配重块本体I的另一侧。即该开口 14将配重块本体I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半圆。装配时,直接将配重块本体I从开口 14处分开,在直线卡管槽11装进直线管段2,在弯位卡管槽12装进弯位管段3,然后将配重块本体I的两个半圆扣合,用扎带通过扎带固定槽13固定配重块于铜管上,同样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配重块与不同类型管段的装配。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直线卡管槽11与所述弯位卡管槽12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案,通过在配重块内既设置直线卡管槽11,又设置弯位卡管槽12,使得该配重块既能装配到直线管段2上,又能装配到弯位管段3上,也可以同时装配在直线管段2和弯位管段3上,而且直线管段2和弯位管段3可以处于垂直状态,也可以处于水平状态,满足两种不同管型的需求,其相比现有的配重块,应用场合更加广泛,通用性更强。如图5-图8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出一种管道配重块,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弯位卡管槽12呈L型,其他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配重块装配在铜管直线管段2、铜管弯位管段3,以及同时装配在铜管直线管段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道配重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块本体,所述配重块本体内设有至少一用于卡紧直线管段的直线卡管槽,以及至少一用于卡紧弯位管段的弯位卡管槽,所述弯位卡管槽位于所述直线卡管槽的一侧;所述配重块本体外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弯位卡管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冰骆福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