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驱动单元以及传动‑驱动单元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3924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9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驱动单元(10;10a),尤其用于调整机动车中能够运动的部件,具有带有第一齿部(16)的从动元件(15),其中所述第一齿部(16)与构造在传递元件(21)上的配对齿部(23)啮合,并且其中所述传递元件(21)在背对所述从动元件(15)的第一齿部(16)的侧面上与支撑元件作用连接地进行布置。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所述支撑元件具有第二齿部(26),其中配对齿部(23)和第二齿部(26)在传递元件(21)运动时在彼此上滚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驱动单元(10;10a),尤其用于调整机动车中能够运动的部件,具有带有第一齿部(16)的从动元件(15),其中所述第一齿部(16)与构造在传递元件(21)上的配对齿部(23)啮合,并且其中所述传递元件(21)在背对所述从动元件(15)的第一齿部(16)的侧面上与支撑元件作用连接地进行布置。按本专利技术提出,所述支撑元件具有第二齿部(26),其中配对齿部(23)和第二齿部(26)在传递元件(21)运动时在彼此上滚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传动-驱动单元。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按本专利技术的传动-驱动单元的用途。
技术介绍
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传动-驱动单元由本 申请人:的DE 103 37 851 Al公开。尤其用作滑动式顶盖的驱动装置的传动-驱动单元包括具有咬合的从动小齿轮的从动元件,所述从动小齿轮与柔性的、由金属制成的上升螺旋(Steigwendel)作用连接地进行布置。在从动小齿轮旋转时,不可相对旋转地布置的上升螺旋线性地运动或者说移动,其方式是从动小齿轮的齿部与以配对齿部的形式进行作用的上升螺旋共同作用。在从动小齿轮与上升螺旋啮合时,上升螺旋由于由从动小齿轮作用到上升螺旋上的力被挤压远离从动小齿轮。为了始终实现从动小齿轮的齿部与上升螺旋之间的啮合,上升螺旋因此在对置于从动小齿轮的侧面上形状配合地或者说摩擦配合地贴靠在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用作支撑元件的引导元件上。在此缺点是,上升螺旋与引导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引起引导元件的滑动面区域内的磨损,并且由于摩擦会产生(不希望的)噪音排放。噪音的形成虽然例如可能通过由塑料构造引导元件而逐渐降低,但是这种构造增加了引导元件上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从所示出的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如此改进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传动-驱动单元,使得其磨损特别少地进行工作并且同时至少几乎不产生噪音。该任务按本专利技术在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传动-驱动单元中通过以下方式得到解决,即在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构造成滑动引导部的支撑元件具有(第二)齿部,其中传递元件上的配对齿部与所述(第二)齿部在传递元件运动时在彼此上滚动。换句话说,这意味着通过构造带有(第二)齿部的支撑元件实现了在传递元件(线性)运动时在传递元件与支撑元件之间不产生相对运动或者说滑动运动。更确切地说,通过具有(第二)齿部的支撑元件在传递元件上的滚动使得所提到的元件之间的摩擦最小化并且同时至少几乎没有噪音排放。按本专利技术的传动-驱动单元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出。当第一以及第二齿部与配对齿部至少在其斜度方面构造成相同的齿部时,实现传动-驱动单元的摩擦特别少的运行。由此(在理想情况下)出现了所述两个齿部以及传递元件上配对齿部的纯滚动。此外,这种构造实现了在基本上相同的部件(齿轮)上构造所述两个齿部,从而将结构上的花费保持得较小。传动-驱动单元的特别优选的结构上的设计方案提出,所述从动元件在相互对置的侧面上分别与传递元件共同作用,并且为每个传递元件配备支撑元件。这种构造尤其用在滑动式顶盖驱动装置中,其中传动-驱动单元关于滑动式顶盖的宽侧布置在正中间并且通过两个与滑动式顶盖的相应的边缘侧连接的传递元件进行耦合,从而使其运动。作为用于有待调整的元件(滑动式顶盖)的传递元件,尤其使用柔性的、由金属制成的上升螺旋。这种上升螺旋实现了较大的拉力与压力的传递,并且还具有以下优点,即在不使用额外的转向元件的情况下能够相对于有待调整的元件以几乎任意的空间布置定位所述传动-驱动单元。当支撑元件以由金属制成的小齿轮形式构造时,实现了该支撑元件上磨损的最小化。然而作为其替代方案,也能够尤其在力较小时由塑料制成所述支撑元件或者说小齿轮。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了传动-驱动单元的特别小的重量以及噪音优化。为了支承小齿轮优选提出,该小齿轮能够旋转地支承在由塑料制成的穹顶状的突部上。由此实现了与传动-驱动单元的传动壳体的上侧的一定间距,该间距实现了传递元件(上升螺旋)的简单的引导或者说布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提出,穹顶状的突部布置在固定在传动壳体上的承载元件上,并且该承载元件能够调整地布置在其关于从动元件的纵轴线的角度位置中。由此能够实现传动-驱动单元关于其相对于传递元件的角度位置的几乎任意的布置,其中独立于传动-驱动单元的精确的位置始终实现传递元件的最佳引导。在最后所述的构思的制造技术上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提出,所述承载元件通过锁止元件的热变形与传动壳体连接。作为其替代方案,例如能够通过超声波焊接、粘黏或类似方式实现该连接。因为在车辆型号确定时或者说在用途确定时所述角度位置从结构上来说是预先给定的并且不需要后续改变该角度位置,所以在制造或者说生产该传动-驱动单元时已经考虑了这种角度位置,其中所述传动-驱动单元能够通过承载元件的不同的角度位置用于不同的机动车或者说用途。作为替代方案,当然也能够考虑例如借助于螺纹连接实现承载元件与壳体元件之间的连接。当小齿轮通过卡锁连接沿轴向固定或者说定位在突部上时,能够实现小齿轮在穹顶状的突部上特别简单的装配。尤其由此不需要额外的单独的固定元件或者说连接元件,该固定元件或者说连接元件此外提高了结构上的费用或者说装配费用。按本专利技术,传动-驱动单元优选用在机动车中滑动式顶盖的驱动装置中。【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优点以及细节从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以及根据附图获得。附图示出: 图1是用于调整滑动式顶盖的、按本专利技术的传动-驱动单元的透视图, 图2是构造成小齿轮的支撑元件的容纳部的区域中的纵剖图, 图3是相对于图1变化过的传动-驱动单元,其中用于上升螺旋的支撑元件相对于从动轴的从动小齿轮能够调整地布置在其角度位置中, 图4是按图3的传动-驱动单元在从动元件的区域内的纵剖图,以及 图5是相对于图4变化过的构造,同样是纵剖图。相同的元件或者说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在附图中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出了按本专利技术的传动-驱动单元10,如其优选用于操作机动车中的附图中没有示出的滑动式顶盖。该传动-驱动单元10具有马达壳体11以及与马达壳体11连接的由塑料制成的传动壳体12。在传动壳体12内部布置了减速齿轮,通过该减速齿轮能够在提高驱动马达的扭矩的同时降低布置在马达壳体11中的驱动马达的转速。从传动壳体12在其上侧伸出了从动轴13,该从动轴具有借助于弹簧圈14沿轴向固定在从动轴13上并且与从动轴13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的、构造成从动小齿轮15的从动元件。由金属制成的从动小齿轮15具有形式为斜齿部的第一齿部16。在马达壳体11旁边侧面还看到插接件17,所述插接件用于电触通或者说电触控传动-驱动单元10。此外,在传动壳体12上还示例性地布置了三个开口 18,通过所述开口能够例如借助于螺纹连接将传动-驱动装置10固定在机动车的车身上。所述从动小齿轮15与两个构造成上升螺旋20的传递元件21共同作用。所述两个由金属制成的上升螺旋20以压力弹簧的形式进行构造并且额外地借助于(没有示出的)管状的引导装置在机动车的车身内部进行定位或者说引导。所述两个上升螺旋20被柔性地构造、也就是说实现了拱形的引导,其中与有待调整的元件、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0/201410013692.html" title="传动‑驱动单元以及传动‑驱动单元的用途原文来自X技术">传动‑驱动单元以及传动‑驱动单元的用途</a>

【技术保护点】
传动‑驱动单元(10;10a),尤其用于调整机动车中能够运动的部件,具有带有第一齿部(16)的从动元件(15),其中所述第一齿部(16)与构造在传递元件(21)上的配对齿部(23)啮合,并且其中所述传递元件(21)在背对所述从动元件(15)的第一齿部(16)的侧面上与支撑元件作用连接地进行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具有第二齿部(26),其中所述配对齿部(23)和所述第二齿部(26)在所述传递元件(21)运动时在彼此上滚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阿尔布雷希特P施托伊尔S赖希曼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