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重组镜头与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3729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8 23:40
一种影像重组镜头与投影装置,该影像重组镜头用于将影像源所提供的多个沿着排列方向排列的子影像重新排列。影像重组镜头包括沿着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透镜组。各子影像分别成像于对应的一个透镜组上。这些透镜组的光轴在排列方向上彼此不对齐。各透镜组的光轴与相邻的透镜组的光轴在垂直于排列方向的一方向上具有偏移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影像重组镜头与投影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镜头及投影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可将影像重组的镜头及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投影装置是利用投影镜头将光阀上的影像投射于屏幕上。一般而言,以此方法所投射出的影像的长宽比会与光阀上的影像的长宽比一致。因此,当投影镜头欲投射出一长条形影像时,光阀上的影像也需为长条形。这样一来,光阀的工作区域便有许多面积无法被运用。此外,以此方式投射出的长条形影像的解析度也不高。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1219850号揭露一种多影像显像装置,此多影像显像装置包括对称式棱镜阵列、影像处理单元、控制单元及影像显示单元。透过对称式棱镜阵列可将不同的影像分别投射至两屏幕上。另外,美国专利第7832874号揭露配置在陈列架中的第一光学系统及第二光学系统。第一光学系统将投影机投射出的影像的一部分引导至屏幕的背面,而第二光学系统将投影机投射出的影像的另一部分引导至一载物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影像重组镜头,其可将沿着一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子影像重新排列。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其也可将沿着一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子影像重新排列。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影像重组镜头。影像重组镜头用于将影像源所提供的多个沿着排列方向排列的子影像重新排列。影像重组镜头包括沿着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透镜组。各子影像分别成像于对应的一个透镜组上。这些透镜组的光轴在排列方向上彼此不对齐。各透镜组的光轴与相邻的透镜组的光轴在垂直于排列方向的一方向上具有一偏移量。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投影装置。投影装置包括提供影像的影像源以及上述的影像重组镜头。影像重组镜头配置于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影像重组镜头及投影装置藉由透镜组的光轴在子影像排列方向上不对齐的设计可将子影像光束导往不同方向,进而达到使子影像重新排列的目的。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投影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表示影像在图1的投影装置中的光路径。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影像重组镜头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示意图。图6示出图5的影像重组镜头。【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100A:投影装置110:影像源112:光阀114:投影镜头120:影像重组镜头122:透镜组122a:第一透镜122b:第二透镜122c:汇聚透镜F:成像部I1、I2:入光面K:偏移部L:影像光束L1:子影像光束O1、O2:出光面S:屏幕X:光轴x、y、z、D1:方向δ:偏移量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投影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的投影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3表示出影像在图1的投影装置中的光路径。为了清楚表达,图3以一个透镜代表图1的投影镜头,用多个笑脸图案代表图1的影像源所提供的影像。请参照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投影装置100包括提供影像光束L的影像源110以及配置于影像光束L的传递路径上的影像重组镜头120。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源110例如为投影单元,投影单元包括发出照明光束(未示出)的光源(未示出)、将照明光束转换为影像光束L的光阀112以及将影像光束L投射出的投影镜头114。然而,本专利技术的影像源不限于产生在投影单元内的光阀11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影像源也可为显示面板或其他形式的影像源。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源110用于将影像光束L分割为沿着排列方向y排列的多个子影像光束L1,而影像重组镜头120用于将影像源110所提供的这些子影像光束L1重新排列。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影像重组镜头的立体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影像重组镜头120包括沿着排列方向y排列的多个透镜组122。各子影像光束L1分别成像于对应的一个透镜组122上。详言之,如图4所示,各透镜组122具有成像部F以及与成像部F连接的偏移部K。这些子影像光束L1的其中之一成像在对应的一个透镜组122的成像部F上,而不成像在偏移部K上。请继续参照图1、图2及图3,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透镜组122的光轴X在排列方向y上彼此不对齐,且各透镜组122的光轴X与相邻的透镜组122的光轴X在垂直于排列方向y的方向x上具有偏移量δ。由于透镜组122的光轴X在子影像光束L1的排列方向y上彼此不对齐,因此透镜组122可将多个子影像光束L1导往不同方向,进而使子影像光束L1在屏幕S上重新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影像重组镜头120可将沿着排列方向y排列的多个子影像光束L1重新排列为沿着与排列方向y垂直的一方向D1排列的多个子影像光束L1。更进一步地说,透过适当的光学设计,影像重组镜头120可进一步地使这些子影像光束L1相互连接,而构成一幅新的图像。举例而言,这些子影像光束L1可分别携带不同区域的局部风景图案,透过影像重组镜头120,这些子影像光束L1可被重新排列且相接,而构成一长条状的环景图像。然而,本专利技术的影像重组镜头重组子影像的方式不限于上述,透过适当地设计透镜组122的光轴X间的偏移方向及偏移量也可使子影像光束L1以其他方式重新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影像重组镜头120放置于投影镜头114与荧幕S之间,且影像重组镜头120的各透镜组122包括第一透镜122a以及第二透镜122b。第一透镜122a以及第二透镜122b配置于对应的一个子影像光束L1的传递路径上。第一透镜122a位于影像源110与第二透镜122b之间。第一透镜122a具有第一入光面I1及第一出光面O1。第二透镜122b具有第二入光面I2及第二出光面O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入光面I1可为朝靠近影像源110的方向凸起的凸面,第一出光面O1可为平面,第二入光面I2可为平面,而第二出光面O2可为朝远离影像源110的方向凸起的凸面。然而,本专利技术的透镜组中的透镜的形式及配置方式不限于上段所述,透镜组中的透镜的形式及配置方式皆可视实际需求做适当的设计。举例而言,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入光面I1可为平面,第一出光面O1可为朝远离影像源110的方向凸起的凸面,第二入光面I2可为平面,而第二出光面O2可为朝远离影像源110的方向凸起的凸面。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入光面I1可为平面,第一出光面O1可为朝远离影像源110的方向凸起的凸面,第二入光面I2可为朝靠近影像源110的方向凸起的凸面,而第二出光面O2可为平面。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入光面I1可为朝靠近影像源110的方向凸起的凸面,第一出光面O1可为平面,第二入光面I2可为朝靠近影像源110的方向凸起的凸面,而第二出光面O2可为平面。请继续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各透镜组122可进一步包括汇聚透镜122c。汇聚透镜122c配置于对应的一个子影像光束L1的传递路径上。第二透镜122b位于第一透镜122a与汇聚透镜122c之间。汇聚透镜122c可汇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影像重组镜头与投影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影像重组镜头,用于将一影像源所提供的多个沿着一排列方向排列的子影像重新排列,该影像重组镜头包括:多个透镜组,沿着该排列方向排列,其中各该子影像分别成像于对应的一个透镜组上,而这些透镜组的光轴在该排列方向上彼此不对齐,且各该透镜组的光轴与相邻的透镜组的光轴在垂直于该排列方向的一方向上具有一偏移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重组镜头,用于将一影像源所提供的一第一影像重新排列,该第一影像包括多个沿着一方向y排列的子影像,该影像重组镜头包括:多个透镜组,沿着该方向y排列,其中各该透镜组沿着一传递方向传递这些子影像的其中之一,而这些透镜组将包括多个沿着该方向y排列的子影像的第一影像重新排列成包括多个沿着一方向x排列的子影像的一第二影像,该方向x垂直于该方向y,该方向x垂直于该传递方向,且沿着该方向x上的两相邻的透镜组之间具有一偏移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重组镜头,其特征在于,各该透镜组包括:一第一透镜,配置于其中一对应的子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以及一第二透镜,配置于该对应的该子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该第一透镜位于该影像源与该第二透镜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重组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具有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一出光面,该第二透镜具有一第二入光面及一第二出光面,其中该第一入光面为朝靠近该影像源的方向凸起的凸面,该第一出光面为平面,该第二入光面为平面,而该第二出光面为朝远离该影像源的方向凸起的凸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重组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具有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一出光面,该第二透镜具有一第二入光面及一第二出光面,其中该第一入光面为平面,该第一出光面为朝远离该影像源的方向凸起的凸面,该第二入光面为平面,而该第二出光面为朝远离该影像源的方向凸起的凸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重组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具有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一出光面,该第二透镜具有一第二入光面及一第二出光面,其中该第一入光面为平面,该第一出光面为朝远离该影像源的方向凸起的凸面,该第二入光面为朝靠近该影像源的方向凸起的凸面,而该第二出光面为平面。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重组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具有一第一入光面及一第一出光面,该第二透镜具有一第二入光面及一第二出光面,其中该第一入光面为朝靠近该影像源的方向凸起的凸面,该第一出光面为平面,该第二入光面为朝靠近该影像源的方向凸起的凸面,而该第二出光面为平面。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影像重组镜头,其特征在于,各该透镜组还包括:一汇聚透镜,配置于其中该对应的该子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该第二透镜位于该第一透镜与该汇聚透镜之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重组镜头,还包括:一汇聚透镜,配置于这些子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这些透镜组位于该影像源与该汇聚透镜之间。9.一种投影装置,包括:一影像源,用于将一第一影像分割为多个沿着一方向y排列的子影像;以及一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影像重组镜头,配置于这些子影像光束的传递路径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贤蔡威弘周泓志
申请(专利权)人: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